2020年5月21日 星期四

王力群必修班2020年新編教材節選 01~08


王力群必修班2020年新編教材節選 01~08

第一課 長期投資

  目前,王力群必修班的重點,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在長期投資方面有所斬獲。
  至於中線波段以及短線方面,因為太難了,所以,並沒有期待大家都能夠成為短線贏家。
  長期投資的方法,在我們班主要是「xx買進法」以及「xxxx買進法」。
  賣點,比較困難。
  台灣股市過去的賣點,如果是大賣點,通常形態學會做得很大,甚至長達半年。
  如果大賣點是尖頭反轉,例子非常非常少,原因是:外資財力雄厚,如果他們發現這邊是「大尖頭反轉」,那麼,一定來不及全部跑掉,接下來,外資就會幫忙拉第二個頭部,也就是第二個大賣點。所以,通常大賣點不只一個高點。
  最短的長期投資,大概就只做一年吧。

第二課 長期投資的心法

  買股票,最好是趁大跌的時候買進。大跌,是利空消息造成的。
  所以,投資人要克服的是:「看到利空消息,感到悲觀,認為沒希望了,所以不敢買股票。」

第三課 長期投資的認知問題

  長期投資的相關知識,如果是技術的操作大綱,那麼,也許一張白紙黑字,就寫完了。
  問題是:心理與認知。
  這裡的心理,主要是指恐懼。
  這裡的認知,主要是指「接收知識的能力」。
  一般來講,大家所知道的股市相關知識,應該叫做「技術」。
  在使用技術的時候,或是平常生活的時候,所發生的心理問題,如何解決?怎麼對待?這叫做「心法」。
  技術跟心法,都是屬於知識。
  那麼,投資人對於「知識」了解有多深?了解的概況是怎樣?不了解的概況又是怎樣? ——這個叫做「認知」。
  台灣的股市金融界,流行的資訊與知識, 99%集中在技術方面。
  1%,集中在心理方面。
  0%,在認知方面。
  剛開始,失敗的投資人會認為自己虧錢的原因是因為「技術錯誤」,或是技術不足、技術不熟練。
  到了中期,失敗的投資人就會發現自己虧錢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心理偏差」。
  到了後期(幾乎沒有人可以到後期),失敗的投資人就會發現自己虧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認知謬誤」。

第四課 長線與短線

  為了解說的方便起見,中線的波段操作,我也把它視為短線。
  長期投資的重點,看起來非常簡單!
  (看電視很難嗎?每個人都會看電視吧!問題是:當年發明電視的那些科學家,真的很厲害!)
  長期投資的困難處,在於心理與認知。——我發現,對於一半的人以上,就算是長期投資,他們的心理與認知也會發生嚴重的問題。
  但是,短線投機的困難處,無論是「技術」還是「心理」、「認知」,這三大領域,每一個領域的困難度,都遠遠超過了長期投資!
  所以,我們班,沒有把短線操作放在必修的課程,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太難了。
  希望必修班同學,能夠把基礎打好,也就是把「長期投資」給學好。至於其他的,等基礎學好再講。
  我把長期投資的相關知識,當成是「基礎」。
  歷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對把長期投資當成是基礎——對於這些人,我一概不予理會。等我有時間,將來再慢慢跟他們解釋。
  (這些人的想法是:例如短期操作,短期操作有短期操作的基礎,短期操作的基礎,跟長線投資無關。——我認為這是邪說。)

第五課 哲學

  大學裡面,有許多科系。
  工學院,有:電機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電腦工程
  理學院,有:數學、物理、化學
  文學院,有:中國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法國文學
  還有其他許多學院,例如管理學院、商學院、醫學院
  這些課程,幫你考上大學之後,依照考試分數的高低,去選擇科系,各自發展。(其實這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但是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這些課程,參與的時候,叫做「上課」。
  上課,除了課本、書包、筆記本、錄音機、原子筆⋯⋯要記得攜帶之外,最重要的是:對於課程,上課聽到的東西、看到的東西,感受到的東西,要用心去體會,用大腦去「思考」課程內容,消化知識。
  收集零碎的資訊,整理成為知識;老師或長輩把知識教給學生,學生去「思考知識」,有所感悟,這個感悟,叫做「哲學」。
  所有的知識,在15世紀之前,統稱為哲學。
  (十六世紀文藝復興之前,知識不分家。現在的「科學」那個時候叫做「自然哲學」。)

第六課 課程分類

  不只是股市課程,其實天底下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分為三大類:技術、心理、認知。
  技術加上心理加上認知,所有的知識,都屬於哲學。
  理論上,在傳授知識的時候,全部都是哲學(這個哲學,「不只」是現在大學哲學系那個哲學)。但是,因為學生不習慣「正確的教育方式」,所以,目前全世界都使用「三流的教育方式」,也就是「非通識教育」。
  也就是說:把知識撕開來,一條條交給你。
  所以,你看到的不是雞腿,而是雞絲。稍微好一點的,叫做雞柳。
  所以,為了遷就世俗,我們不得不在必修班裡面,把「關於思考認知」這一部分的東西(也就是哲學),原則上是儘量拿掉多少就算多少。
  因為,如果使用理想的教學方式,同學不習慣,會覺得被我騙了。
  (講明白了,如果同學翻開必修班講義,裡面講的都是關於思想方面的哲學,同學會覺得被騙。)
  舉個例子來講:假如老王當導演,拍了一部電影,叫做「製造愛情」(make love)。結果觀眾買了門票進去看,發現從頭到尾,男女主角都在討論愛情的藝術,而沒有發生肉體上的關係。這個時候,觀眾就會覺得上當受騙了!就會要求退票!
  現階段股票市場,就相當於上面這個笑話。
  所以,第六課是在回答同學問的一個問題,同學曾經問我:「為什麼沒有把哲學課程直接放在必修班裡面?」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原因了。

第七課 補救措施

  由於心理以及認知這兩大領域,是成為股市投資贏家「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新手並不知道心理以及認知的重要性。新手只知道「技術」,其他的通常是不予承認。
  所以,王力群必修班偏重於技術。
  其他的,像是心理、認知,以及更完整的哲學,另外開課,讓同學「自由」選擇。
  也就是說:除了必修班是必修學分之外,其他的課程,基本上都當成是選修的學分。
  這樣一來,課程的內容雖然豐富了、更好、更完整了,但是,時間卻拖得更長,也變成額外要收費的。
  當年,曾經為這個問題討論過,討論的重點,大概是這樣——
  有些同學認為:既然「心理學」、「認知學」,以及「哲學」都是將來股市贏家必須學習的知識,那麼,這些課程,可以獨立開辦,但是不應該再另外收費。
但是,這個歷史性的錯誤,已經無法挽回了。因為, 2003年開始,我們開辦「心理學」課程,當時是另外收費的,大概是新台幣3000元。
  當年我收這個學費,完全不知道後面還有「認知」,以及「哲學」這種東西。也就是說:關於這些知識之間彼此的關係,我那個時候沒有像現在這麼清楚。
所以,對於舊生而言,如果所有的課程都要合併到必修班裡面,那麼,就必須要退費。
  後來,老王班的課程就雙管齊下。
  因為沒有退費,所以,變通的方法就是:把必修班的課程,無限制延長。而且,你在必修班可以問任何關於「心理」、「哲學」方面的知識。(至於正式的心理學班、正式的哲學班,那些另外收費的心理班與哲學班,都當成是進階的好了。)
  所以,各位繳了24,000塊錢的同學,參加了必修班以後,在LINE頻道上面,只要老王還沒有死,原則上,教育的時間是沒有限制的。
  在Line上面,老王所有的講話,全部視為「教學」。
  私底下講話也一樣。

第八課 日常生活

  在老王班,不管是投資還是沒有投資;不管你有沒有操作(有許多同學,在老王班真的是在學哲學,沒有從事金融操作。),有一個觀念是希望同學都知道的,那就是:
  「王力群本人認為: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與他的金融投資,有絕對密切不可分的關係。」
  這個觀點,是我提出的。
  在台灣,反對我這個觀點的人,大概跟牛毛一樣多吧。
  一般來講,投資人的觀點是這樣的:「公歸公、私歸私,私人的生活,包括私人的感情生活,不影響他的個人金融操作。也就是說:個人的私生活,與他的投資行為,沒有關係。——我認為這是邪說。
  在班上求學的同學,知道王老師對這個觀點是抱持什麼樣的態度,暫時就可以了。

以上是第一課到第八課。
2020.5.21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