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群的數學課(1):自然數 (補充與延續2014年我教的數學課)
英國數學家伯蘭特.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1970)說:『要覺察到兩天的2跟兩隻雞的2是同樣的2,需要無限長的歲月。』
英國數學家伯蘭特.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1970)說:『要覺察到兩天的2跟兩隻雞的2是同樣的2,需要無限長的歲月。』
這種覺察,據台灣的一個土木工程師(王姓,1960年代生)指出:這就是所謂的『邏輯平移』。這門科目也是他發明的。
我們也許不太清楚兩天的2是不是屬於自然數,但是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兩隻雞的2是屬於自然數。
回到幼稚園班的數學課程:一個蘋果,加上另一個蘋果,等於幾個蘋果?
其實這個問題的設定滿嚴格的,他是問你:[幾個?],而不是問你:[兩個蘋果加在一起會發生什麼事?]
人類的歷史,是從[個]的計數觀念進展到[事件]的環境參數考量呢?還是先從觀察周遭有形有相的環境開始,然後到計算手指有幾根、羊有幾頭?
回到本題:一個蘋果,加上另一個蘋果,等於幾個蘋果?
小明舉手說:[兩個蘋果!]
這就是1+1=2的自然數計算。
小華舉手說:[一個都沒有,因為我會把所有的蘋果都吃掉!]
小明的回答範疇比較小,屬於一般知識分子熟知的純知識領域;小華的問題比較大,已經牽扯到教育的層面了,因為會這樣想的小孩,人格方面可能會含有某種特殊成分。
於是我們展開邏輯平移,出現一個問題:[你認為股市操盤比較像小明的問題還是小華的問題?]
如果您的答案是選[小華],那麼,接下來你就[應該]可以發現,這裡面有一個隱藏的計量尺度,就是『時間』。
甲,當一個蘋果加上另一個蘋果的[瞬間],等於2個蘋果。
甲,當一個蘋果加上另一個蘋果的[瞬間],等於2個蘋果。
乙,一個蘋果加上另一個蘋果,二十分鐘過後,小華吃掉了,所以是零個蘋果。
丙,一個蘋果加上另一個蘋果,放在那裏不動,二十年過後,剩下的一堆東西,可能就[不是蘋果]。
由甲乙丙可知:自然數的計算隱含時間的尺度,但是現在幾乎所有的數學計算都沒有把時間列入先天性的前提,除了我們在考試的時候規定一個小時以後要收卷--真衰!
我們熟悉的自然數系統,來自於皮亞諾公理(Peano axioms),也稱皮亞諾公設,是義大利數學家皮亞諾提出的關於自然數的五條公理系統。根據這五條公理可以建立起一個算術系統,也稱皮亞諾算術系統。台灣教育目前從小學到大學,基本上都算是皮公的天下。
問題不在於五大公設是否正確,問題在於自然數系統帶給我們的讀書人什麼樣的負面影響?(正面影響到處可見,手機、太空船、戰鬥機……都是數學科技的傑作!)
如果1+2+3=6;
那麼:1人+2人+3.5人=幾個人?
問題是我們都知道人的計算不可能會出現3.5這種數字。
這種自然數的觀念形成了一種成見,無形中將我們制約(或者說將原始人的思維制約了);那麼,接下來問一個問題:[在股市中,能不能說我做了3.5筆交易?]
(未完待續)
~王力群 2017.4.14
於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