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與邏輯(14):【開放系統】與【自我反省】的文化
這一波美股的上漲,從2009年一月開始到現在,不論結束了沒有,歷經五年之久,時間不算短,應該有足夠的光陰去讓操作者思考這個趨勢的意義。
巴菲特跟坦伯頓都認為美國是一個開放系統,一般人可能都認為美國之所以開放是因為『自由市場』。這種想法寬鬆說來,也不算大錯,但是這個觀點非常危險,因為他很容易忽略自由市場的一些重大缺點。
一個開放系統之所以是開放而不封閉,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反省文化」。如果這個系統的反省能力很強,則不論它是採取合議表決制或是君主集權制,都有資格發展成為第一流的強大組織。換言之:如果沒有反省能力,民主政治很容易變成暴民政治或是愚民政治。
美國的反省文化,主要是在第一流大學裡的思想菁英(這些人才不只來自於美國),他們總是對美國現況提出尖銳而深刻的批評,而且透過書籍跟大眾傳播,全世界都知道了美國的缺點。像是他們的霸道、陰謀顛覆…等等。
美國的開放系統的形成很早,獨立建國宣言裡面就已經有這種思想了。
台灣不能說沒有這種反省,但是這種反省很難在台灣成為主流,而是要花費很多力氣去跟封閉勢力做搏鬥。
依照長線的眼光,二戰以後,這幾十來都是多頭市場,而所有的金融風暴對於開放系統都是「多頭市場的回檔修正」而已。其中最大的修正就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金融海嘯之後,批評全球自由市場、痛罵美國利欲薰心、為富不仁、看空美國股市的書籍,如雨後春筍出籠,多到令人不耐──這反而是好現象,證明這個系統的反省能力的強大。
因為台灣基本上是美國的附庸國,所以我們對照美國跟台灣的股市波浪,美國是走連續上升波浪,但是台灣因為體質薄弱,所以2011年歐債風暴的那個時候的拉回幅度就很大,以致於很難看出台灣的多頭格局。所以計算台灣的多頭波浪,從2012年11月的低點7050算起,比較明顯。
這麼明顯的上升波,讀者可以用來檢查自己體內的「反省機制」:你有沒有因為一路被軋空手而感到羞愧?……你有沒有認真去想過為何你的操盤系統會錯過這一波的行情?……你有沒有認真去思考過為什麼這兩年的台灣股市會漲?……(如果我沒有告訴你或是講的不夠清楚,你不要等我來說清楚,而是自己要先去思考「為什麼」。)
對於贏家而言,重點是在反省文化的升級問題。意思是:不但要反省,而且要深刻、要徹底、要高超、要減少遺漏……這些都是很難的問題。但是對輸家而言,連地都還沒買呢,更遑論蓋大樓了。
從短線來看: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的辦事能力;從長線來看,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的反省能力。
但是從一般的世俗觀念來看: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的抄捷徑的能力;而長期價值則是取決於他一輩子積攢的財富多寡。
這種世俗觀念愈強,則系統的封閉性愈牢固;長期下來的貧富差距會拉大到可怕的程度。
反省機制本身是一種很特殊的系統,因為它是一種「迴向」式的系統。這可能暗示著『除了時間系統外,所有的系統最後都必須回歸到它自己身上去(指向它自己)』,否則就不能算是完整圓融。換句話說:系統都不是單向的箭頭,而是可逆的。
我覺得這個意義很有趣,足堪玩味。
∼2014.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