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歷年本班同學問題彙整01

歷年本班同學問題彙整

問題001
  問:必修班主要是在學什麼?中國大陸的股市適不適合用?其它國家的股市呢?

答:必修班主要學習的是:『平均線操作系統』。這是屬於中線操作的。至於長期投資,則另外有交待。

我們的平均線操作法當然跟外面的平均線操作法是不一樣的。如果天底下賣的小籠包都是一樣的,那我們就不必去吃鼎泰豐的小籠包了,我們家巷子口也有賣,一個五塊錢,您可以嚐嚐看。

有些必修班的細部描述是寫在本部落格右邊的『必修班課程』一欄中,裡面有許多文章,讀者請自行觀賞。

我們目前把同學暫時分為好幾個階段。前三個階段是這樣子的:

第一個階段:只能夠遵照固定的系統方法操作,不能夠做更改。也就是我們這裡俗稱的原始法。這一個階段的同學,把自己定位為天賦低,或者體力差、不適合自由思考。

  第二個階段:開始涉獵一些簡單的預測法,也就是把原有的固定的操作系統予以改良。此階段的同學視自己為嘗試性的探險,對於預測法有涉及,但是尚未精通,只是在學習階段而已。

  第三個階段:進入職業操作者的領域,預測法會學習多一點,本階段的同學需要天賦高一點,通常這個階段的境界會發生在必修班的後期以及進階班的初期。
  同學在學習的時候,前三個階段大概都靠自己來做判斷,所以需要充分的『自知之明』。

  第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經歷以後,都有一段很長的訓練期以及磨合期,此階段學生需要多跟教師溝通,否則教師無法知道學生的進度到了那裡。過了這個長期的觀察階段之後,就可能進入後面三個階段了。

第五個階段:初級贏家境界,此階段的學生需要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個條件是徹底了解長期投資並且能夠掌握大買點;對於中線操作能夠精熟當然最好。第二個條件是心理正常,尊師重道。

  第六個階段是資深贏家境界,到了此一階段,各種學過的操作技術均能純熟,並且有強化自我反省的功能,對於外面的旁門左道,基本上具備足夠的分辨能力。

  第七個階段是『不退轉贏家境界』,到了此一階段,永遠不會再墮入魔道,學習也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與日增進。

至於大陸股市,不太適合用平均線系統。如果別人問我,我是用什麼工具去操作大陸股市,我的答案是型態學,但是型態學很難教也很難學,所以我沒有把握你學得會。

  如果操作的市場愈多,本班的教材就愈有機會派上用場,但是我也就愈無法照顧學生的操作了。

  如果只是想跟我學股市裡的邏輯或是哲學,而不以賺錢為目的,那我倒是很歡迎國外的朋友報名的。在台灣,確實有幾位同學是抱著這樣的態度來跟我學習的,他們主要在求取知識,至於能否在股市賺錢,則是次要的,或是根本就不重要。


問題002
問:如果沒有辦法到現場去上課,那該怎麼辦?

答:因為現在大家都很忙,沒有什麼時間跑來跑去,所以自從2013年以後,我們主要的課程,就集中在網路教學上面。另外一方面,板橋教室的現場班還是予以保留,大概每隔兩個半月會開一次班,時間選在週六或週日的下午,每一週上一次,一次上四個多小時,一期現場課程大概是上四次。

  自從2013年以後,不論是必修班或是進階班,教學的課程的授課時間都改為「無限」。無限的意思就是持續上課很多年的意思,大概教到我退休或是掛掉。目前無限課程是放在每週三晚上的網路教學班,海內外的同學都很方便參加。唯一的缺點是沒有畫面,只有聲音,這一點我們另外有辦法補救。

  因為網路班的授課時數是無限的,所以課程沒有分期,函授班的同學如果要從頭學起,自然是從網路班的歷史教材中去做函授的,網路班每次上課皆有留下檔案備查,時間久了,資料愈多,就變成一個很豐富的題庫了。

  至於現場班,基本上仍然保持2013年以前的教學風格,儘量把課程重點濃縮在裡面,現場班的授課時數是有限制的,為18小時,分四次上。現場班目前是列為選修學分,非必修,原因是海外同學無法參加現場班。

  不論是現場班或是網路班,都是不斷地對核心教材做反覆說明,所以教學的目標是一致的,結論也相同,但是教材的編排方式不會完全一樣。所有的同學都可以參加現場班以及網路班,只要交一次學費就可以了,不是交二次。

  網路班因為沒有名額限制,所以舊生可以一直參加,現場班因為有座位的限制,所以舊生在每一次現場班開課之前,要提出旁聽申請,此旁聽為免費,但是名額有限。我們現在一班現場班大概是十幾個。


問題003
問:報名之後,怎麼樣拿到上課講義?

答:有兩種方式取得講義,海外的同學是用電子檔下載,國內同學我會用掛號寄出實體的預習講義,實體講義是用郵局的便利箱或便利袋寄出,大概是三天可以拿到。
  拿到講義之後,自先自行預習,可以直接到禮拜三去參加網路班,也可以晚一點去,反正都有錄音備查。至於現場班因為大概兩個半月才開一次,所以有的時候需要等。


問題004
問:網路課上課的方式是怎樣,如果沒有畫面,不是會很不方便嗎?

答:目前必修班的網路課是排在每週三的晚上八點到十點,使用軟體為RAID CALL

  上課的方式採取問答方式,因為舊生非常多,所以他們在上課的時候會大量發問有關實戰的各種問題,請新同學不要怯場,請您就自己針對閱讀教材時產生的疑問,儘量提出問題。

  網路課因為沒有畫面,所以當然不方便。這一部分我們已經開闢另外的課程予以補救。此課程當然涵蓋在必修班學費之內。


問題005
問:我很笨,那我能夠學得會股票嗎?

  答:對於資質不理想的同學,我建議他走兩條路,第一條路就是長期投資。嚴格講起來長期投資法並不算十分困難,它最困難的部分是在耐心的等待機會。資質不理想的同學只要認命,甘心等待,長期投資就不難學了。

  另一條路就是學習百分之百的機械法。百分百的機械法本身非常簡單,難是難在實踐。因為它有一點嚴刑峻法的味道,對於人性有點苛求。

  以上兩種方法,我建議資質普通的同學,要以平待心待之,要想開一點,如果過於自卑,卻又急著賺錢,那就不好了。我認為資質普通的同學應該要以磨練自己為優先,至於能不能賺到錢,誰又敢對您提出一定的保證呢?

  歷年來有許多資質普通的同學都留下來,坦白講,他們的技術都不太好,根本無法單打獨鬥,但是他們卻留下來了,也賺到了一點錢,主要的原因是:他們不貪求利潤,也不苛求老師,把我們這個班當成是知識的窗口,不急功躁進,心態端正,始終保持虛心學習,這樣才有成功的希望。

未完待續……

~陳志清整理,王力群口述,2015.11.30 下午1:03於台灣.新竹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涵古樓有新貨到!003 004

好消息!!!
~~~公告~~~
股票班(股票進階班)同學請注意...
涵古樓有新貨到!
新增003 004 兩個檔案。(2015.11.12)
^^
~王力群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王力群談2001年的小長方形底部



*王力群談2001年的小長方形底部

  2001年的底部是在九月中旬到十月上旬,它的時間並沒有很長,從頭到尾大概是13天左右,形成了一個很小的長方型震盪整理箱,最低點是2001年9月26號當天的低點3411.68,這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底部。

  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情,以致於指數被打得這麼低呢?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美國網路股泡沫的破裂,帶動整個市場對於電子科技股的疑慮,這個風暴從公元兩千年就開始了,但是真正看到會計報表上面繼續開始有虧損,要從2001年開始,所以2001年的跌勢是從四月開始的,一直跌到九月底。差不多是在八、九月的時候,進入末跌段,接著就發生舉世聞名的『911恐怖攻擊事件』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距離911已經十四年了,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輕的投資人,其實已經不太清楚這一段往事了。911的那一天晚上我在7-11買東西,聽到廣播說是美國發生了恐怖攻擊事件,當時覺得很驚訝,又有一點覺得那是『意料之中』,為什麼呢?因為那一年我們本來就看空,而且也做空蠻久的,對於一個手上具有空單的操作者而言,突發性的大利空並不會引起他太大的震驚,他會把它解讀為『情勢符合他的預測』而已。

◎這個底部的技術面很簡單

  911恐怖事件造成了當年下跌段的加速趕底,在這個趕底的過程中,很快的就出現我們所謂的窒息量,像是9月13號,成交量竟然只有一百七十八億,9月19號只有二百六十三億,9月21號只有一百三十一億,到了橫盤開始做小底部的時候(當然,我們也是事後才確定那個橫盤是底部的,當時只是知道它是在走橫的方向,並無法完全確定它不會再往下跌),10月2號的成交量也只有二百三十七億,10月3號有二百九十五億,10月8號有二百六十八億......這麼多的日子裡,同樣都只有稀少的成交量,而且指數的位置又是在相對低檔的三千四百點到四千點左右,不論以我們現在的知識或者是當時的知識來看,這樣稀少的成交量都可以叫做窒息量了,所以,判斷3411是底部『在技術上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得到的一個反省的結論。既然不是太困難,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3411那個底部沒有做大量的買進呢?......還有一點就是,很多人都知道我本人在3411那個時候做了一個重大的錯誤決定,就是我認為指數可能會跌到二千多點,所以我又重新放空了,結果遭遇到了我進股市以來重大的一次損失,也成為我日後最重要的操作經驗之一。我有一段時間幾乎三天兩頭就會想到那一次失敗的操作經驗,藉以警惕自己不要再犯。

  在3411那個時候,彼得林區出來大聲疾呼,現在是勇敢站出來買股票的時候了!……當年我很崇拜彼得林區,我也蠻『相信』他的話的,那麼,為什麼後來我會沒有聽他的話,然後跑去做空呢?......這確實是個好問題,不論是在事情過後不久,或是事情已經過去很久的現在,我都還在思考這個問題。

◎大家都不敢買

  一般股民之所以不敢在3411做買進,其理由其實很簡單,我先跟大家報告一下:911恐怖事件所形成的大利空的消息,真的是太利空了,意思是這個消息實在是太負面、太恐怖了,而且,這個消息暴露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那就是:美國的世界霸主的地位受到了挑戰。這是什麼意思呢?自從冷戰以後,或是從更早的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開起,美國身為二十世紀的全球新興的領導者,它在很多地方做得不好,甚至在很多地方是做了許多負面的破壞和平的工作,這些事情做多了,就被很多人寫成書出版了,報紙也報導了,好萊塢也拍了很多這方面的電影,於是其它國家的人都知道美國在世界各地幹了很多不公不義的事情,搞不好破壞世界和平幕後的那一隻大黑手就是他。這樣的負面印象累積愈來愈多,就會使許多『有識之士』開始擔心美國這一個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世界和平維護者的霸主,是否真的是那麼有情有義?還是假仁假義?......在911恐怖事件發生之前的十年,發生了第一次波斯灣戰爭,那是因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所以美國出兵波斯灣。十年之後,911恐怖事件引起了第二次的波斯灣戰爭,因為阿富汗在幕後陰謀支持恐怖活動,所以美國出兵阿富汗,在當時許多評論家就講:鑒於當年蘇俄出兵阿富汗,結果陷入泥淖損失慘重的經驗,所以美國出兵阿富汗,介入如此混雜的中東情勢,勢必沒有好結果,也就是說:美國會陷入泥淖--這樣的理論,大致上是對的。後來也證明,美國在阿富汗確實是有點掉在泥巴坑裡面了,甚至在更後面,美國藉口說伊拉克有破壞性的化學武器,於是跑去打伊拉克,結果鬧得烽火連天,到現在都沒有收拾好。這一連串的事情,不論是從表面上或者從事實上來看,美國世界霸主的地位確實受到了很多的質疑,也讓一些國家的人,尤其是中國,更加認識了美國的真面目。所以,話說回來,在2001年的九月底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之後,中東上空就戰雲密佈了,美國出兵波斯灣的機會非常的高,所以那個時候全球的股市陷入一片恐慌,在這樣子恐怖的氣氛之下,很多散戶當然不敢買了。即使是有一些經驗的大戶,雖然他們也認為這個地方會是個好買點,但是他們普遍都很沮喪,認為世界發生了這麼大的利空,可能會對他們在股票市場以外的正常工作會產生影響,也有很多大戶忙著去思考他自己的企業未來要怎麼走,而沒有心情去做股票了。請注意『心情』這兩個字,通常進場是需要點樂趣的,如果你沒有帶一點樂觀的期望,那就很難進場了。那時候不論是散戶或者是大戶,都普遍地憂心忡忡,對於未來抱著比較悲觀的看法,認為世界即將進入一個動盪不安的階段。

  這種想法對不對呢?

  過了那麼多年,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不是發生像世界大戰那麼樣恐怖的災難,其實波斯灣戰爭只是算一場局部性的戰役。現代人可能因為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看過的戰爭比較少,我的意思是大規模的屠殺作戰,比以往的例子少多了,再加上有一個股票市場推波助瀾,可能會誇大負面消息,所以我們必需要小心:市場可能會對戰爭的消息,做出過度的解讀。總而言之,世界不是完美的,在人類過去的歷史當中,幾乎天天烽火連天,但是那時候沒有股市,現在有了股市,反而會認為一個地方燒了一把火就好像全世界都要著火了,這種觀念其實是不太對的。巴菲特常常鼓勵我們:永遠不要對股市失望。當然這一句話的前提是:全世界沒有發生像二次世界大戰這麼樣恐怖性的普遍災禍。

  當年許多有識之士,很多有學問的人,都認為這一次的戰亂將帶給股票市場一次長期的動盪,甚至他們還表現出很有歷史觀的樣子,認為十年前的波斯灣戰爭可以打贏,但這一次未必能夠享受跟上一次一樣戰勝的豐美果實。如果這一次的波斯灣戰爭美國又可以打贏,那不就變成食髓知味了嗎?那不就象徵著誰的拳頭大,誰就可以隨意去掠奪其它國家的資源了嗎?這不就象徵著我們世界只能夠由霸權來統治,而不能用王道來統治嗎?......我相信,由這些崇高的理想來解讀世界局勢,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去俯看戰爭風雲,這都是很好的態度,但是那一些專家學者,包括我在內,在當時可能都忽略了一件事情:所謂的崇高的理想與崇高的角度,都需要時間來慢慢完成它,世界大同不是一蹴可幾的,不是一步登天的,我們也沒有太多理由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六十年之後就立刻要求美國從一個霸王變成聖王,這一切都是需要考驗的,用戰爭、饑荒、天災......來考驗我們;轉折的變化不論是上進或是墮落,都可能不是發生在一個點上面,不是發生在一個事件上面,不是發生在一場戰爭上面、不是發生在股票市場的一個月之內......而是一場漫長的旅程,要過了那一段時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時我們才感覺,世界真的在變了。第二次波斯灣戰爭,也就是2001年秋冬兩季的風雲詭譎,只是一個考驗,刺激人類去做一個反省;美國當然有很多做錯的地方,但是我們不能期待市場馬上給他懲罰。


◎學者缺乏實戰經驗,戰士缺乏理論系統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歷史學者,都缺乏實戰的經驗,因為現在許多歷史知識的工作並不一定是要做預測,所以你的實戰經驗缺乏,似乎也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我們一個必需常常要做基本分析的人而言(我那個時候時間比較多,做基本分析的工作也佔了我每日功課的一部分),真刀實槍的去預測市場走勢,就必須要動用到歷史知識,而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智慧。我們常常說要從歷史中學習到活的知識,這句話到了股市就不是開玩笑的,因為死的假智慧會讓我賠錢,搞不好還讓我賠光,所以從經驗到智慧的轉換過程,我們在股市實際作戰的人,都會比所謂的專家學者更多了一層體會,但也多了一層野味,這一層野味讓我們很難登學術的殿堂,甚至不登大雅之堂。但是對我們講求實戰、講求真實人生的人而言,在不斷地股市征戰中換來的經驗智慧,再納入系統,還是比較接近真相的

  在學院裡面的研究,現在很多都變成了考古而已,而缺乏前瞻型的工作,更遑論擴大到其它友邦的學術領域去幫助其它的知識更上一層樓了;意思就是說:歷史的功能被侷限了,恰好就是被我們這些所謂的歷史學者、專家教授所侷限了,大家都忽略了知識的可能性與廣闊性,而把它綁在一個小地方方便我們人類去做『研究』,這些研究有的可以跟老百姓結合在一起,但有一些卻離我們稍微遠了一點,但是我們又拉不回來,於是很多的知識就孤懸於沙漠中,變成無人履及的象牙塔了。──我在2001年的年底,就感受到這種歷史知識的貧乏對我造成的傷害,而且是一次重傷,因為我相信某些專家學者的話,認為阿富汗戰爭是一場泥淖,就好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打中國一樣,進得去卻出不來,這樣的下場似乎不會太好──然後用這樣子的想法為基礎,得到一個很重要,但是也是很糟糕的推論,就是我們認為股票市場將隨著美軍在阿富汗陷入泥淖,一併變得悲觀不明

  以上所講的,就是當時外界的輿論對我的影響。股票市場裡面充滿了各種行為以及知識,很多聽起來像是知識的話都是學者專家講的,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你跟我,尤其是從事基本分析的朋友,難免會受到這些消息輿論的影響,當然影響有好有壞,就要靠自己智慧的抉擇了。智慧不夠的人,只好從這種事件中考驗,在從考驗中分出勝負,如果得到的是個負,那就要反省,然後再從反省中得到真實的經驗,如此反覆掙扎、反躬自省、糾正過錯,才能從負面走到正面,才有把握自己得到的知識確實是有幾分真實性。2001年的秋天,我被輿論影響了,甚至我在911燃燒的世貿大樓的火焰中,似乎我也真的看到撒旦的魔鬼笑容了,他好像是在嘲笑這個世界:你們做了這麼多不公不義的事情,現在確實是應該受到懲罰了!......我自認為我還算是有點良心的,所以我能夠稍微了解911恐怖攻擊事件所帶給我們的警訊,然後我把這種警訊帶進了我的工作,把這種悲觀氣氛也一併帶進了我的工作,而忘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經濟局勢的走向在很多時候是跟股票市場的走向不一樣的,甚至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內,完全背道而馳!

  股市跟經濟走向會不一樣,這個事情我知道,而且我也知道:就長期趨勢而言,股市的方向應該會跟經濟的方向大致符合的。但是在短線,甚至中線,我們都沒有太多的理由去要求經濟方向必需跟股市漲跌方向互相吻合。──我明明知道股市有這種調皮搗蛋的特質、我明明知道股市在中短線可能是一個反骨,那麼,我為什麼會在2001年的年底迷失呢?

  前面我已經講過,那一年我受到了輿論的影響,而忘記了股市可能做出完全與經濟趨勢相反的動作;換言之:就一個非長線的層級而言,股市是股市,經濟是經濟,兩者可能在這段時間之內完全不搭嘎!對於基本分析沒有深入太多或是經驗不足的朋友而言,這樣的知識他們是很難接受,但是我接受了,我有這樣的知識!在2001年我就有這樣的知識了!──於是就剩下一個大問題,既然我有這樣的知識,那麼我為什麼會在2001年失敗呢?


◎遺忘蒙蔽,與背叛

  早在1998年的時候,不論是中線短線或是長線,我的股市知識的架構已經大概完成。我必需很慚愧的講:在2001年的秋天的3411的底部來臨之前,我腦袋裡的股市的知識已經足夠讓我去面對那樣的局面了;就理論而言,我好像不缺乏什麼,我似乎不太需要去學什麼了,我似乎已經是一個比較完整的個人了。知識在我身上,似乎經驗了一段的淬煉時期,然後開始進入成熟的收割期了──我是這麼覺得的,我的朋友也是這麼覺得的,結果呢?我在那個地方犯了一個大錯。這個大錯我已經在我以往的文章以及部落格上面講過很多次了,簡而言之:3411底部來臨的時候,不論是股市裡面或是股市外面,我們看到的所聽到的種種資訊,都已經符合了我的股市操作模型,告訴我:這裡就是底部了,我應該要大力買進!──結果我沒有這樣做,反而去放空,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從某個角度而言,我瘋了。


◎無知的平靜

  絕大多數股市中的人,都曾陷入這種『平靜的瘋狂』。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呢?那就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不知道在那一天,不知道在那一分、那一秒,我們違背了我們原來的信念,在一剎那間、在一彈指間、在一砸眼的功夫,我們從原先的那個理念中出來,進入一個幽暗的空間,於是我們變成另外一個人了,我們拒絕承認前一秒鐘我們的那一套知識,甚至完全違反了我們自己原先定下的原則,遠離了我們之前的信仰,我們認為那是一種改變,甚至認為那是一種上進的表示,認為現在的我跟以前不一樣了......這種轉變我把它解讀為良性的,然後用一句話來表示我為什麼跟以前不一樣了,那句話就是『這一次的狀況跟上一次不一樣!』──嗯,這一句話聽起來很熟悉,沒錯,在股市中,不論是過去或是現在,都不知道多少人在犯錯的時候,都講了這句話。明明我們的能力都可以應付這種狀況,但是我們突然改變了我們原先的想法,別人覺得奇怪,問我們,我們為什麼會改變呢?我們的解釋是:因為這一次的情況跟上一次不一樣,所以我不能夠再用以前那種老方法,現在我要用新方法。──用新方法,就是一種改變,是為了求好,不是求更壞──。在現實的人生中,可能要過了很久,甚至幾年、十幾年、幾十年,或是下一輩子,才可能有歷史的紀錄去評斷我們當時的改變是好是壞──但是在股市中,報應如閃電,如果速度很快的話,我們甚至會在一天,或者數天之內,就嚐到苦果,為我們犯下的錯誤付出沉重的代價。

  我想跟讀者講的東西很簡單:2001年的底部我做了空,因為我聽了某些專家的話,自己在心理又轉不過來,誤認為這一次跟上次的波灣戰爭不一樣,美國可能會打輸;在技術分析方面,我背叛了我自己,我認為我應該做一次例外,去相信我那個時候,在那個時候的當下幾天之內我所感受到的才是真實,而不是去問我的系統我該怎麼做;換言之:我『暫時』把我的操作系統丟到一邊去了,我沒有好好的安慰我的系統,反而騙我自己現在局勢可能變得更糟糕,所以我應該做空──結果,我做錯了,在2001年的3411附近我下了空單,在一個月之內遭受到很大的損失,賠了百分之八十幾的資金,不但讓我失去了很大一筆錢,更讓我失去了許多朋友。這是我人生的一次大失敗,而那一次失敗是因為我背叛了我自己。

  一般人知道什麼叫做背叛,但可能不清楚背叛的機率會這麼高,更沒想到過人的一生當中可能會出現很多次背叛自己的狀況一般人會認為自己就是現在這樣,不太會想到自己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換言之:每個人不論是對自己或者是別人,他的想像空間如果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他的想像空間會很小,都是以現在為標準,無法推測到以後變化的狀況。經過2001年底部事件放空虧錢之後,我領悟到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即使這個操作系統是我自己一個人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但我也有可能在魔鬼的誘惑之下,放棄自己辛苦建立起的事業,轉而投向某種不知名的陰暗空間的懷抱,在那一夜之間,我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我雖然依然會思考、依然會生活,但是我的腦袋某塊地方已經被烏雲完全遮蓋住了。從外表上來看,我是一個正常的人,但實際上從股市的角度來看,我已經成為一個魔鬼,一個最危險的人物,一個即將變成輸家的卑微人類,我即將輸錢!但是我自己不覺得,反而用一套乍看之下似乎很有學問的理由來說服我自己,那一套說辭從某個角度來看,非常有學問,非常有理智,有時候甚至好像充斥了『天地正氣』──這種錯誤真是可怕!正氣也可能是海市蜃樓啊......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覺的潛意識中進行的,但奇怪的是,從外表上來看,我仍然是醒的,但是我體內的正義在沉睡,在活動的是我的心魔。


◎誤信世俗人性的永恆

  有太多太多的投資人因為自己的經驗不足或實力不夠,所以很喜歡在坊間尋找股市高手去跟隨他,跟著他的預測去實際操作,這樣的做法聽起來似乎沒有大錯,但是卻非常危險。如果我們不了解那個人他的操作系統的真正意義,那麼我們就不能夠去跟隨他的操作,否則就是盲從。被跟隨的那個人,他必需具備成熟的人格,而且要有充份的監督機制。意思就是說: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所以一個成熟的操盤手,應該是以去建立另外一套獨立的監督系統來看著他自己,在他行為出軌的時候適時予以警告──但是很多操盤手都是一個人,不但沒有找人來監督他,自己也不太懂得監督自己,這樣就糟糕了。監督的觀念,在台灣股民的心中是非常陌生的,因為一般股民總是會幻想英雄式的操作,就是一個人打天下,不需要任何同伴,其實這個觀念是不對的。

  許多在檯面上的人物,他們也許把自己的信念講得很清楚,也許他們把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觀念,甚至自己的行事風格的系統都講得很清楚,但是,他自己卻可能會成為他所信仰的那一件事物或對象的背叛者!一般人會認為:既然是自己親手締造的事業與系統,那自己怎麼會違背呢?這不就是放棄嗎?──是的,他就是在放棄自己,但是他自己不覺得,他認為那是一種權宜方便,只是暫時性的改換立場,他這樣做是為了順應當下時勢,是為了自己好......,這一連串都可能是藉口,我們必須要小心。


◎學習戒律

  經過2001年的3411底部事件之後,我慢慢了解到:不論是我自己,還是別人,我都必需要長期的觀察他。換言之:我不是真的了解我自己,因為我還在改變中。宇宙萬物時時刻刻都在改變,人也不例外,我更不例外。以前我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我自己是不變的,意思就是說,我可以控制得了我自己,經過2001年之後,我才明白:大家都在改變,我也不例外。所以,持續地關注自己、反省自己,是無比重要的工作,雖然過去我有做,但做得還不夠,不夠徹底。在2001年之後,反省變成了我日常的工作,那件事情給我的影響造成我日後操盤工作許多重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建立監督機制,以及一個更完整的操作系統,例如說,某一種機械法,強迫我自己不可以去違背我過去所揭櫫的信念,必要的時候,要把我的信念變成嚴刑峻法,用鐵跟血的精神去強迫自己去實踐。


「我不了解的人」可能是一個地獄

  對自己的要求我慢慢去做,但是對別人的要求呢?......經過3411事件之後,我了解到必需把自己置於嚴刊峻法的戒律之下,我才有可能會變得更有出息、我才可能會犯更少的錯......但是對於別人呢?我如何去讓我關愛的人、對我很重要的人也減少犯錯呢?......在很多很多年之後,我才學到了一些更深入的觀察別人、了解別人的方法,因為別人也不停地在變化,即使我密切的觀察,還是有可能會出錯。這種出錯的可能性高到什麼程度呢?是不是我只要持續關注就永遠不會再犯錯呢?答案當然不是。但是我總有一個錯覺:只要我謹慎,那麼即使發生不好的後果,我也做了心理準備,所以我是可以收拾殘局的。──結果在2001年之後以過了許多年,我又遭遇到了幾件事,才讓我了解到:有些事情,即使是我心理準備得再多也不夠,它都會帶給我意料不到的更深層、更廣闊的衝擊。從負面的角度來講,有點失望、有點沮喪,因為挫敗超過了我的預期;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超出預期的挫敗,就讓我成長的更快了,讓我更茁壯了。

  這就是人生。沒有意外的人生,全部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那麼我們就永遠不會有進步了;即使有,那種進步也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凡屬意料之中必有其限度,跨出去的步伐就很有限了

  後面的事件分別發生在2007、以及2014年、講到那個年代的時候,我再跟各位讀者報告。


~陳志清整理,王力群口述,2015.11.09 上午08:47 於台灣.新竹

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王力群談1995年的底部


*王力群談1995年的底部

  1995年的底部跟2008年金融海嘯的底部,同樣都是『收斂三角形』。因為有了這一層的因緣,所以在2008年的時候,我就曾經『想到』這個正在進行的底部可能會跟1995年那一次的底部相同。這個思想的由來有一個很重要的理論背景,那就是:如果時間夠長,大三角收斂型的底部是比較優秀的整理型態,比長方型的整理底部要好很多。因為收斂三角形是採取漸進的洗盤方式,慢慢把震幅縮小,但是股價跌得不厲害,沒有破底,所以它是一種很溫和的方式,比起許多方型的整理箱的震盪幅度可能過於劇烈,收斂三角形則必定會走到非常狹幅整理的那一步,那個時候就量縮了,底部訊號會更明顯。如果是方型的整理箱,我們還要去找窒息量在哪裡,比較不方便。收斂三角形的窒息量通常會發生在收斂的尾端,要找起來方便多了。

  同樣都是大三角形收斂,但是1995年我還在公司上班,並不是什麼專業的操盤手,只是一個渺小的非專業投資人,非常業餘。但是那一年的投資經驗,卻成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之一,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我並不是職業投資人,我白天要上班,甚至晚上還要加班,我無法把全部的時間放在股市上面,換言之:我沒有辦法對股市想的太多,功課也沒辦法做很多,瑣碎的技巧以及短線更與我無緣,我所能知道的,以及我所能掌控的,都是一些大型的東西,所以我那個時候還是做長期投資的,型態學方面也講究大的型態學,平均線也沒有看短線。總而言之:身為一個業餘投資人,那些年其實是蠻輕鬆的。雖然那時候的我對於投資的觀念在某些方面還很幼稚,但是現在回想起來,只要不要去朝某些更專業的領域發展,那些無知跟幼稚似乎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了──這個觀念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有大錯,但是在實際的人生旅途中會發生一些問題,這也就是這篇文章接下來要談的重點。

◎一九九五年不平靜

  1995年,也就是民國八十四年,台灣陷在一場史無前例的選舉風暴之中,那就是民國八十五年三月要舉行中華民國第一屆民選總統的選舉,國民黨的代表是李登輝跟連戰,民進黨的代表是彭明敏跟謝長廷。那次選舉的規模空前龐大,因為是全民直選,所以選舉的戰火在1995年的時候已經炒得很熱了。我相信很多台灣人已經忘掉了那個時候的政治氣氛其實是非常嚴峻的,那是因為民國八十三年四月,李登輝接見了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談到了國民黨是一種外來政權,這還不打緊,在言語之間,李登輝以中華民國總統之尊,卻對日本充分表達了孺慕之情,聲稱日本是他的祖國。這一番言論不但搞得台灣島內許多人不以為然,對岸的中國共產黨更是看不過去,於是種下了因果。在那以後,李登輝為了展現台灣是一個獨立自強充份具有主權的國家,展開了一連串的外交活動,以私人身份到美國康乃爾大學去發表一篇演講,講題叫做『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大體上說來,那兩年當中,李登輝的思想言論因為他自己給自己定的『多重身份』而呈現空前的混亂。他既是日本人,又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又是皇民,又是中國人,又是國民黨,卻又是民進黨的支持者,不論頭腦再清楚的人都無法容忍他這種多重分裂的人格表現。我們看不懂,老共當然就更看不懂了,於是在1995年那一年,台灣島內冒出許許多多的台獨言論跟主張統一的人吵過來吵過去,沒完沒了,國家分裂,人心徬惶。如果你那個時候每天都看報紙的話,真的會感到憂心忡忡;如果你每天都不太看報紙,窩在公司乖乖上班,那就是會認為,日子過得還不錯,因為那個時候台灣正處在電子工業的整裝待發時期,要等到民國八十五年就開始一飛沖天了,所以從某個領域來講,台灣那個時候的電子產業正要開始發光發熱,國力還有一個小高峰可以攀上去,難怪李登輝總統會感到自傲,也就是在這一股盛氣凌人的自信心驅使下,他的言論開始變得奇奇怪怪,講了很多衝動的話,甚至講了很多令人髮指的話,結果竟然會讓對岸的中國共產黨以為,台灣真的要搞台獨了!於是在1995年的年底,就發生了所謂的『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這一段危機最後是打了兩個空包彈,有一個是打到彭佳嶼附近,稍微有一點年紀的讀者應該還記得那個時候有緊張的氣氛。後來是怎麼擺平的呢?美國派了一艘航空母艦,叫做小鷹號,來到台灣海峽。這真是一件非常不得了的大事呀!因為自從美國第七艦隊撤防台灣之後,這麼大規模的航空母艦示威還是頭一次,對於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人民共和國來講,外國的艦隊開到自己門口來,是一個國恥啊!所以過了這件事情之後,中共就對天發誓要做自己的航空母艦,也深深讓中共明白未來的世界一定要牢牢的抓住海權,所以航空母艦跟核子潛艇是非常重要的,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感謝美國人

  在這種政治利空的情況之下,金門前線跟馬祖前線進入作戰準備,天天都在挖壕溝,整理武器,外島禁止探親,本島人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可見其聯想力實在太差。駐守外島的高級將領,都把遺書寫好了,準備萬一老共打過來,大家就拼個你死我活,甚至同歸於盡吧。至於外島的阿兵哥,都很沮喪,認為自己很倒霉,怎麼會活在1995年的台灣呢?然後又抽到外島籤,現在可能要去送死,真是嗚呼哀哉啊。──在這樣子的緊張氣氛之下,還好美國的航空母艦來了,於是大家都得救了,感謝美國人,美利堅合眾國萬歲!

  這一段時間,我一半的光陰耗在公司裡,主要是勘查工地以及繪製施工圖,另外一方面,因為我母親病重,所以我有很多時間都待在台大醫院,這一段的經歷,我在其它的書上已經講過了,就不再多言了。總而言之,1995年,民國八十四年對於我個人而言,是非常難忘的一年,外面的政治軍事氣氛異常嚴峻,自己家裡又陷入深深的哀傷,當年學生時代的個人理想不知何時才能實現,現在回想起來,除了無言之外還是無言。

  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之中,我『度過了』台股1995年秋天的大底,也度過了冬天的悲觀的底部,當別人都在對股市感到悲傷的時候,我正在處理我們家裡的事情,所以這一段時間我就這樣過去了。什麼叫做『就這樣過去了呢』?──我的意思是:我沒有把心思放在股市上面,但是我大概知道股市正在做什麼事情,不就是利空下跌嗎,對不對?......利空下跌完了以後,如果大家都非常悲觀,那不就是底部了嗎,對不對?......──我的想法就是這麼簡單,這個是我在1990年大崩盤時候學到最寶貴的一個觀念,就是要把握大底部,小老百姓才有翻身的機會。

  1995年我是業餘的操盤手,因為我是專職的工程師。專業的工程師的身份讓我沒有精力跟時間去研究股市的短線,以及其它奇奇怪怪、琳瑯滿目的各個門派的操作法,您說:這樣是不是一種幸運呢?我會不會因為不知道這些股市的專門知識而影響到以後我的投資績效呢?......這一些問題將來都會有答案的,但是不是在現在,我現在要跟大家講的是:那一段時間雖然我沒有天天看盤,但是我的腦袋很清楚,更重要的,是我的腦袋保持著相當的『純真』!──這個純真後來在我成為專業投資人之後,就逐漸喪失了。剛開始的時候是一點一滴的慢慢流失,到後來速度加快,於是我就變成股市老油條了;還要再等個很多年之後,我才慢慢撿回當年的那一份純真。──這就是我要跟各位讀者在這篇文章中談到的這個主題,就是:身為一個職業操作者會讓你認真,但是認真過度就會讓你失真;身為一個業餘操盤手會讓你輕鬆,輕鬆可能會讓你看得更清楚,但是過度的輕鬆會讓你鬆懈,鬆懈之後就容易墮落,墮落之後就是逐漸接近失敗的最後下場。


◎人生識字憂患始

  一般的新手因為剛入門,所以對股票市場裡面很多的知識存有很多期待,當然也夾雜著許多幻想,情有可原,比較不切實際的東西要等以後正式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的把它篩除掉。一般而言,股市是沒有一個框框的,意思就是說,你要選擇做短線、做中線、做長線,甚至做超超長線,持股放到千秋萬代子子孫孫,也沒有人要反對。就是因為它太自由了,所以每一種時間週期都有許許多多的操作法與之相配合,這樣一來,就天下大亂了。到現在也沒有一個統一。新手進入市場之後,會聽到很多很多豐富的股市知識,講好聽一點是五花八門,講得難聽一點是亂七八糟,因為都沒有經過路線的整理,聽在新手耳朵裡面,很難分辨時間長短或是非對錯,於是就迷失了。即使是坊間所謂的高手,其實大多數也是迷迷糊糊、把野心當成雄心,只有大心而沒有小心(只有魯莾而沒有謹慎,然後最後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我在1995年冬天過了以後很多年,才慢慢想起一個道理:『人生識字憂患始』,這是什麼意思呢?人的一輩子,以我們知識份子而言(假如我們有點知識的話),是從學習認字的時候開始我們所謂一個人的文明的旅程的,但是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們認得字了,開始學會吸收所謂的知識了,這個時候,煩惱憂愁痛苦就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了。小時候過兒童節很快樂,因為無憂無慮的,三歲小孩胖嘟嘟的很可愛,四歲小孩也很可愛,五歲小孩也可愛,愈老愈不可愛,因為純真逐漸喪失了。到最後,所謂的『赤子之心』,竟然成為一種失去就不可再得的東西,您說這多悲哀啊。擁有赤子之心不是很好嗎?我到現在還是很期待每一位學習股市的同學都擁有赤子之心,也就是對追求股市智慧保持高度的熱情,這樣你學起來才會比較自然、舒服。


又聰明又愚笨

  如果看過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的朋友們,不妨想想男主角郭靖大俠的練功過程。一般來講,學武功需要天分與專心,但是很有天分的人因為太聰明了,想要學的東西太多,所以無法轉型;就算他專了心,鑽研進去了,但也沒有辦法達到太高的境界,因為愈高的境界,就愈需要返璞歸真,恢復到小孩子一般純真的心態,腦袋裡面要放空,把舊有的知識給忘掉,這樣子才能夠達到更高的境界;但是一般聰明的人,腦袋裡面不是雜慮太多,就是世間的執著過多,以致於沒有辦法像小孩子一樣笨笨的學下去。至於沒有天分像傻瓜一樣的人,雖然天真爛漫、渾渾噩噩,但是他做的事情比較能夠專心,也就是比較老實,鐵杵磨成綉花針嘛,傻傻地一直做下去,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這就有點像愚公移山的精神了,而不是智公移山。所以一門武功要練到很高的境界,就必須又聰明又愚笨──但這是矛盾的,很難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郭靖很笨,所以一套武功別人練一百遍,他就練一萬遍,勤能補拙,倒也還說得過去;他的老婆黃蓉超級聰明,武功東學一點西學一點,學得都很不錯,但是最後沒有辦法達到比他丈夫更高的境界,這就是因為黃蓉太聰明了,心機太重,以致於沒有辦法達到空靈的境界。金庸小說裡面只有一個標準人物是又聰明又愚笨的,那就是小龍女。一方面她冰雪聰明,另外一方面她又可以把俗世的知識,毫不戀棧的全部拋掉,變成一個無思無想的純潔少女,但外界看起來卻像是傻女──武俠小說中描述的這種武功境界,跟我們的股市知識,道理是一模一樣的。

  幾乎所有的人在股市中的學習,都不是以自己的境界為評估,而是以交易金額的盈虧為標準。也就是說:我們是否要讓自己晉級學習,並不是反省我們自己的實力到了什麼程度,而是看我們到底賺了多少錢。如果打了一場很大的勝仗,賺了很多的錢,我們就認為自己有資格升級了──這種觀念,真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如果心平氣和地用大腦想一想,我們很快就會知道:一個人是否有資格繼續學習更深入的知識,除了要看他的天賦與決心之外,更要想想看他過去的舊功課到底做好了沒有?.......如果基礎打得還不夠,就不能夠升級,就只好把自己留級了,繼續打基礎功,如果再不行,甚至很多同學都需要降級,甚至打回原點,重新再來,俗稱叫做『砍掉重練』。


◎知識障

  學了一門知識之後,不論是型態學,或是K線學,或是平均線學,不論你的知識有多麼正確,如果你的境界沒有達到最高境界,或多或少都會從知識本身產生一種執著,如果是在武俠小說中,我們就叫做『武學障』;如果是一般的知識領域,我們就把它叫做『知識障』。

  障的意思就是阻礙。為什麼會有障呢?因為精通了一門學問之後,可能就會恃才傲物,或者以後這個人所有的思考就只限於這門知識,很難再跨出去了,很難再開發新的領域了,於是乎,本來精通一門知識是好事,但是因為太過於執著,就變成一個壞事了,阻礙了一個人的學習進步。古代中國過去是這個樣子,故步自封、開口閉口都是過去光榮的成就,什麼秦皇漢武、大唐盛世、四大發明……講多了講爛了就變成鬼扯淡了,身為現代華人的我們,也似乎繼承了古人的那個調性,常常會因為有了某方面的成就而自以為自己很博學,什麼都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就是沒用的。例如有一個台灣大老闆,他就是這樣子的一個思想,因為他沒有念過大學卻白手起家創業,賺了太多太多的錢,於是乎他就用他的神邏輯,認為念大學是沒有用的。像這樣子的人,他腦袋裡面就沒有知識障,那他是什麼障呢?──『智障』。智障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沒有智,當然也就『沒有』障了。但是一般人只會看到他的錢,而不認為智障有什麼關係,尤其這個智障是某方面的,又不是全部,他做生意還是很厲害的。──於是他在另外一個領域幹的沒腦的事就被別人以及他自己輕忽掉了。

  由上面這一段的解釋,我們可以大概明白:知識太多、太專門了,可能會因為自傲或者是消化不良,而產生了黏在一起的『過度執著』的『知識障』,意思就是原先有的舊知識在抗拒新知識,謂之障礙。反過來講,如果沒有知識,也沒有天賦的慧根,只知道努力,那麼,除非是運氣好,有貴人相助,否則一個真正的傻瓜再怎麼努力,都不會做成什麼大事業的。雖然傻瓜努力起來的那一股衝勁很可愛,但是很多智慧並不是光靠衝勁與蠻力就可以得到的。

  在股市中,學得愈多,就要消化得愈多,但是消化了以後,還有更高的境界需要爬升,所以所有的消化都不能夠說是完全消化,必定留下一塊團塊,只是或多或少而已,這些團塊就是執著,會害到我們的進步,所謂真正的高手、真正領悟到境界的人,他知道自己留下的團塊在那裡,所以他會小心謹慎,不要讓這些團塊、這些執著,成為將來自己吸收新知識的絆腳石。但是,執著畢竟是執著,它會在我們心中留下痕跡,學了長線之後,如果很好學,又去學了中線跟短線,這個時候,他的腦袋裡就會裝了許多中線跟短線各門各派的知識,即使那全部都是正確的,但畢竟已經佔用了這個聰明人一部份的腦細胞,換言之,他的心思會愈變愈複雜;如果沒有經過一個返璞歸真的訓練,一個人腦袋裡面知識裝得愈多,要做的功課愈多,當然也就會愈勞累。我自己,以及我看過很多很多所謂的股市老手,都會陷在這種疲乏當中,但我認為那是疲乏,那些所謂的高手可不這麼認為,他們會認為自己很厲害、知識豐富,看到一個盤就可以聯想到很多很多操作的方法,他們把這樣子的狀況解讀為他們自己是很專業很厲害的,我也無奈。

  在我的股市經驗中,1995年的那一段經歷告訴我:腦袋裡面該清空的時候,就要把雜念放掉,不要眷戀。1995年的那個時候的我,年紀還太輕,知識不足,想的很少,只知道長線而不知道短線,於是乎我自然比較能夠專心等待長期的底部出現,而不去想短線的那些事──更正,喔,不,正確的講法應該是:我根本就不知道短線的方法,那我怎麼又會想到短線呢!......就是因為那個時候我沒有學過短線,所以我活的很快樂(當然我也沒有賺到任何短線的錢);就是因為我那時候的股市知識不太多,所以我才能夠有耐心等到1995年底部的出現;但也就是因為我的股市知識還不夠充足,所以埋下了以後我在2001年底部犯下了一個大錯。我要說的是:凡事是有一體兩面的,純真有純真的好處,無知有無知的好處,但是無知也有它很大的壞處,只是那個壞處沒有在1995年的冬天表現出來,一直要等到六年以後,才在2001年的冬天表現出來。

  一般操作者最大的困擾,就是同時想操作太多路線,又想吃遠的,又想吃近的,不論遠近高低,只要是看到的他都想要,這種貪婪其實是不太對的。知識本來是愈多愈好,但是要搭配心理,如果心理搭配不好,其它的知識必定成為干擾。


◎反璞歸真

  我認為,正常學習知識的程序是這樣的:先學基本功,然後再從自己的反省或老師的評量再來決定自己是否要進階學習;進階學習之後,知識會愈來愈多,此時就要趕快消化,知識消化以後就成為智慧,但是不可能完全消化,所以我們要保持謙虛,謙虛的意思就是保持自己的那份純真的無知;無知並不是完全沒有知識,而是承認自己在某個領域是空曠的,沒有裝東西,這就是一種誠實的自知之明;此時,一種空明的境界就慢慢形成了,再從空明到『反璞歸真』,於是我們就可以恢復嬰兒的赤子之心了。赤子之心就是:一方面我們還有點聰明才智,另外一方面,我們做該做事情的時候,保持專注努力,就好像笨蛋一樣,不會受到外界的引誘,傻傻的做下去──這種又聰明又憨厚的學習態度,表面上看起來很矛盾,但其實是融為一體的。


◎自知之明

  一個人的學習,第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自知之明』。我個人在生常生活的缺點是:我是個生活白痴、路痴、方向痴、貪吃,有時候做事情太急躁,有時候反應卻又慢得跟烏龜一樣;年輕時候很傲慢,脾氣古怪,經常會刺傷身邊最親近的人......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的缺點;在股市中,我最大的缺點有兩項:體力不足,以及難以專注。雖然說難以專注有時候是體力不足的關係,但是我的難以專注是因為我還有其他的研究功課要做,不限於股市這一塊領域。

  至於我對別人的想法,在過去十五年的股市教學經驗,我教過的絕大多數非常聰明的學生當中,很奇怪的,愈聰明的人,通常就愈沒有自知之明,他們都蠻有心機的,聰明才智高人好幾等,講究股市技巧,重視股市心理卻不知深入潛意識,而且對道德觀念通常都比較薄弱,卻又經常假仁假義......這類的『優秀』同學幾乎都走了,離開我們這個班了,我並沒有給他們太多的祝福,因為我知道他們最後可能大概會變成什麼樣子,所以我也並不鼓勵新同學走他們的路線,當然班上還有許多同學因為學習時間不夠,或者自己本來就不是太聰明,但是他們在學習中都能夠保持一份自知之明、保持謙虛,知道自己是不足的,所以老老實實、一步一腳印、穩當為先;如果不能夠領悟比較深奧的操作方法,那就問老師,如果老師講了之後還聽不懂,那就再退一步,跟著老師所教的機械法則做;跟著固定的法則做,不需要花太多的大腦,那就看你相不相信這個老師是正確的了,當然這也要一些福報才行,跟老師要有一些緣分。


◎專注當下卻不離過去

  總而言之,在1995年的底部我因為還沒有學過短線,所以我腦袋裡面完全沒有短線的想法;又因為我自己的事情太多,所以就算受到了短線的干擾,我也沒有時間去理會──這樣的經歷,在我以後成為職業操盤手,都被打亂了。

  後來成為職業操盤手的我,以在家專職操盤為生,每天看盤的時候都會想到很多很多,有時候短線機會來了,就跑去做短線了,做完以後可能會感到很累,這個時候又有一個中線的機會來了,於是東抓西抓,抓到最後我終於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輕鬆,智慧與肉體融為同一境界,此時不論動腦筋或是動手動腳又不會耗費太多體力。如果整個人的境界仍停留在俗世,那就很容易受到俗世中的業障所牽絆了,這就是俗稱的塵緣未了。於是身在紅塵不由己,人在江湖不由己,人在股市不由己,不由自己腦海裡面之前學到的簡單智慧,卻受當下所發生的一些無聊的事情所牽引;有的牽引很大,就變成誘惑的一個大洞,涉世未深的小白兔掉下去,從此只能以管窺天,坐井觀天,知識領域就狹隘了,但是他自己不覺得,這就是『知識障』的悲劇了。

  因為大多數的知識都沒辦法百分之一百完全消化,留下的小團塊有可能會繼續吸附灰塵,慢慢重新長大,所以我們要小心,要學會減少自己大腦中無謂的雜慮,不要用功過度,自以為懂得很多,就把全部的知識像堆積貨品一樣一件一件堆上去;也不要把大腦真正的當成你的倉庫,要記得時常整理,有時候甚至要忘掉。忘掉的功夫是要經過修煉的,也是本篇文章所提出來的問題最重要的解決方法,就是『平常心』,或稱為『無心』,或是叫做『放下』,簡單的來講就是忘掉。忘掉那一些你現在用不到的東西,雖然只是暫時,但是也要做得徹底。例如你現在上班,開一個很重要的會議,這個時候你當然不能夠想你家裡的老婆,要暫時把她忘掉,專心於當下的工作,但是專心工作卻又是為了讓老婆過更好的日子──這就對了──於是乎,『專注當下』就成了一種又聰明,但是又愚笨的行為。因為太專注了,所以我們好像忘記了許多事,那些現在不重要的事;等到該用的時候,再把它拿起來用就好。

  技術愈高,心理素質就要愈好;思考的功課愈多,就愈要學會沉澱自己、放鬆自己。這不但是股市獲勝的重要秘笈,也是我們人類生活重要的原則。  

  下一篇我們來談一下公元2001年的方型底部。


~陳志清整理,王力群口述,2015.11.06 上午11:00 於台灣.新竹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王力群談2008年的底部


*王力群談2008年的底部

  2008年下半年發生了舉世聞名的金融海嘯事件,造成了全球性的股市大跌,台股也不例外。大概是從九千多點開始跌,最後跌到了最低點3955。從2008年的10月到2009年的3月初,做出了一個很大的底部,這個底部是屬於型態學的『收斂三角形』,歷時差不多快要半年,時間來講是蠻長的,點數來講也算很低的,所以這算是一個優秀的底部。


◎花非花,霧非霧;難非難,易非易

  讀者看到上面一段的敘述,輕描淡寫的,似乎2008年的底部並不是很難判斷。說起來也奇怪,指數愈低,低到了三、四千點,甚至到了二、三千點,『似乎』應該是很容易判斷這麼低的位置應該就是底部了,但是很奇怪的,回憶台股這二十多年來,低於五千點以下的低檔,在當時發生的時候,我們都很難看出來那是底部;原因很簡單,因為跌得太厲害了,指數太低,股價太慘,所以造成人心惶惶,恐懼的人心總是會把未來的事情看得『更』悲觀,所以在那時候的當下,幾乎很少人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來這裡就是底部;其實就算看出來,也很難有那個機會大聲嚷嚷吧。

  讀者在看此類文章的時候要注意:聽我們敘述往年的過去的事情似乎都是輕輕鬆鬆的,其實在那個當下真是風雨交加、雷聲轟隆、人心恐慌啊,恐慌到大家都不敢買,大家也包括你我在內,你我都不能免俗,真是太悲哀了。2008年那一年,底部做得大,底部時間也做得久,本來應該是很好判斷的一個底部,結果每次都弄成那樣,哪樣?就是大家都把它搞砸了,沒有在一個簡單的底部給它做買進。

  有一部電影,叫做『一個好人』。做一個好人有那麼困難嗎?仔細想一想,好像還真困難,判斷一個大型的底部有那麼困難嗎?有比小型底部還難嗎?好像比小型底部還要簡單吧,那為什麼在當時大家都看不出來呢?......這真的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在那個時候的當下,恐怕也是個匪所思的問題吧。


◎財愈大,慌愈大

  愈大型的底部,它所散發出來的底部訊號就會愈明顯;此時,如果做底的時候夠久,那麼,暴露它是最低點的徵兆當然就會更多。結果呢?就算暴露了一大堆的『洩底』的訊號,我們仍然很難發現我們踩在底部的身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那個時候,所有的重頭戲都在我們自己的心中上演,就是恐慌、很恐慌、大恐慌、極度的恐慌,太多的人因為恐慌而感到不舒服,於是就暫時停止了交易的活動,在這種悲觀的氣氛中,當然就更沒有多餘的力氣去買了;至於說買很多很多,那更是稀有的。

  一件事情,如果你認為它很簡單,往往做起來就會很困難;一個理論,往往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驗起來卻很困難;一個型態,其構成理論可能很簡單,但是等到你真正要去做它的時候,才會發現很困難。很多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去執行的時候,就會遇到很多困難──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唯獨在股市就糊塗了。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糊塗心理呢?可能是跟大家太急躁有關係,急著去想知道股市賺錢的秘密,於是就一時糊塗,刻意把每一件事情都看成簡單了。

  2008年的底部,也就是金融海嘯的底部,現在回憶起來,當然是馬後炮了。但是我在很多地方都強調,如果一件事情,連馬後炮都沒有辦法把它形容得精準,那就糟糕了。2008年的底部現在回想起來是一個簡單的底部,但是這個簡單的底部卻包含許許多多複雜的心路歷程。讀者學習型態學經歷過一段時間之後,應該要了解一下型態學的內涵,也就是型態分析與心理分析的結合,這二者的結合,才是有血有肉的股市。現在就讓我們走入時光隧道,重新回憶一下那一年所發生的故事。


◎次貸雷曼

  2008年的金融海嘯是由2007年秋天爆發的次貸風暴所引起的。這兩個危機都是發生在美國,罪魁禍首是華爾街,請讀者注意這個罪魁禍首的歸屬問題,因為它是屬於基本分析很重要的一個項目,將來我們會用得著。因為台灣跟美國的連動性很高,所以我們就受到了波及。我先大概的把這個下跌的過程講一下。

  2008年上半年大概來講是個漲勢,但是漲得不乾不脆,創新高不久之後就有一波並不算太小的拉回,所以大家都覺得很不耐煩,光是上半年就拉抬了四次,但不是太成功,最高也不過拉到了9309(2008年5月21號)而已。然後在六月十日出現一根大長黑,從此就向下猛跌。這個時候還沒有發生雷曼兄弟事件,大家跌得有點迷糊,也有人想說這是次貸風暴所引起的,總而言之,次貸風暴是2007年的事,到2008年的七月已經一年多了,所以造成了大家的疏忽。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大概是在2008年八月的事情,所以從2008年七月中旬開始到2008年的八月一整個月,出現一個盤橫震盪整理段,絕大多數的人在這個橫盤整理段都以為股市要止跌了,沒想到九月一日又一根中黑殺下去,差不多殺到十月底,將近兩個月的殺盤可謂凶猛異常,動搖國本啊。然後在跌到十月下旬的時候,大概得到一個初步的止跌,向右邊展開震盪整理,後來就逐漸形成了一個『收斂三角形』。這個收斂三角形大概是從2008年十月二十八日開始,一直到2009年三月五日結束,歷時差不多快半年,時間蠻久的。做為一個長期底部,它的時間夠久,底部夠大,所以比較堅固,照理說,這樣比較大的底部對將來做多的信心會有很大的幫助,不過這是以後的故事了。


收斂三角形其實很簡單

  首先,我要講的是:收斂三角形的畫法並非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我相信其實小學生也懂得什麼是三角形、什麼是圓形。但是當年我在課堂上跟大家講2008年的底部可能重蹈民國八十四年年底台海危機的底部型態,也就是重覆當年的大三角收斂(民國84年年底也是大三角收斂),結果發現台下的同學反應異常冷淡。反應冷淡的原因當然很多,但是其中對於型態學而言,是他們無法繪製,或者說不能繪製收斂三角形,這要怎麼說呢:因為這個收斂三角形是逐漸成型的,剛開始的時候它是一種看不太出來所以然的震盪波,然後它的震幅慢慢縮小,照理講,在震幅縮小的時候,就應該聯想到它在收斂,但是一般人卻沒有這份心思,為什麼呢?這就是我們所要思考的。

  收斂三角形的圖形明明很簡單,為什麼很多朋友們都不會畫呢?難道收斂三角形會比微積分還難嗎?會比高等會計學還難嗎?......那時候我真是納悶啊,還好沒有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在第幾思的時候,有同學就告訴我:其原因可能是出現在『型態是慢慢形成的』這個關鍵上面。什麼意思呢:如果一個東西它是逐漸發展而成的,而且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也把當事人牽扯進去,換言之:這個東西的成長是跟當事人的歲月成長是合在一起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當事人就無法客觀了;更何況,有的型態做成功,有的型態搞到最後卻失敗了,所以當事人不會養成一種固定的機靈習慣,對於每一次的收斂都認為它即將成為一個收斂三角形,因為有失敗的案例,所以他的警惕心就降低了。或者說:他根本就沒有把這二件事情想在一起、他根本就沒有把盤勢的震盪幅度減小跟『收斂』想在一起,他的情緒可能沉醉在另外一個地方而沒有想到他正在『繪圖』


◎操盤要融合生活

  這種『我過我的生活,你走你的型態』的思想,是根深蒂固埋藏在很多投資人的血液中的,如何把操盤流程與自己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對絕大數的投資人而言,是一個超高的門檻,也是極嚴厲的考驗。

  曾經有同學問過我這種不能融合在一起的缺點要如何改善?──我苦笑了一下,台灣人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有太多的知識只是用來考試,將來頂多拿來養家活口而已,如果說要把什麼樣的知識跟你自己內在的生命『融為一體』,這樣的術語,對於像我這種喜歡天馬行空思考的人來講是常常看到的,如同家常便飯一樣,只是做得到的多少而已,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講,這種把知識哲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境界,卻是填鴨式教育教導出來的國民無法想像的,走筆至此,感嘆萬千,深感勢單力孤,難挽狂瀾。所以我也只能跟各位同學講,『時常叮嚀自己不要忘記型態學,這樣就很好了』。我們並不期待也不須要在每一天都去詳細的檢查目前的型態走到怎樣的地步了,這樣的方式也太緊張,很容易出錯,所以我也不贊成。我的建議是:大概每一個禮拜,或是半個月,去檢查一下大盤目前有沒有什麼比較成熟而明顯的型態出來。原則上對一個功力純熟的老手而言,他大概只要看個幾秒鐘,就可以把很明顯的圖型找出來了,因為明顯嘛!明顯的圖型就會吸引我們的眼光,這是很自然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學習要先準備好,如果你腦袋裡沒有那個觀念,那麼你看到什麼形狀都不會有反應的。對於新手而言,可能一下子看不太出來明顯的圖形,那是因為知識的準備不夠,而不是你觀察的時間不夠久,所以新手在學習的時候應該多多練習,培養實力,熟能生巧以後,觀察型態的速度就會快了。我相信:一個禮拜到半個月一次的檢查,對於大型底部而言,夠用了。


剛學會打麻將的新手容易贏錢

  解決掉了圖型的辨識問題之後,接下來我們就面臨到氣運的問題。在2008年下跌段正在進行的時候,因為它是下跌,基本上大家都跌得很難受,因為外面都是利空的消息,所以下跌段不論是在有形或是無形,都可能對操盤者產生傷害。就算操盤者本身靠了做空而賺錢,但是操盤手的親人或朋友也可能會因為股市下跌而受傷,這種煩惱跟痛苦或多或少到最後都會回到操盤手自己身上的,到時候只能夠用放空賺得的那些錢來安慰自己了。所以,每次接近大底部的時候,都是我們心理跟體力最弱的時候!──這一點我希望各位讀者要注意。在那些人的經驗中,我認得幾個在下跌段以及下跌段之後緊接的底部操作得不錯的朋友,結果千篇一律,他們不是新手,就是剛好在底部的時候有一筆閒錢,所以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摧殘,能夠保持旺盛的體力去跟底部搏鬥。我問他們底部之前在幹什麼,有的人根本還沒進場,有的人在學校裡,有的人在當兵,有的人在上班,各忙各的事,所以沒有受到下跌段的心理摧殘。還有一部份的人,剛進股市不久,體力元氣充沛,搞不好下跌段還被他去放空,賺了一筆,於是氣焰高漲,底部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升高了。像這樣的人,等到在股市中混久了,不再是新手了,變成老油條、更敏感了,到時候他的元氣就不會那麼充沛了,因為股市待久了,思想就會受到坊間股市觀念的污染,逐漸喪失純真,到時候不論是下單或是抱單,都不會像年輕的時候那樣天真無邪了。


◎時間太多的煩惱

  接下來我們談到第二個問題,就是『時間愈多、想法愈多』的問題。2008年的這個底部的形成時間很長,將近半年,一般投資人都難免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並不是那麼喜歡死板板的操作。在每個人的操盤旅程中,都難免會聽到很多消息,以及很多新點子,基於好奇的心理,聽到新奇的方法都會想要去學一學、用一用,所以人生過得愈久,有可能信念愈堅定,也有可能思想變得愈雜亂,因為接收的觀念太多了,所以來不及消化,於是就累積在一起,時間久了,就算是有一點道理的方法也因為時間過時而喪失了某些時效性。總而言之,不論是在2008年漫長的下跌旅程中,還是在底部構築的過程中,時間太多都會成為一個煩惱,因為想法也跟著多了。我們常常講:有時候並不是操作方法對不對的問題,而是你能不能把對的方法堅持到底的問題。我自己在2008年的經驗是:九月多的時候我還能夠堅持底部即將來到的想法,但是等到2009年二月的洗盤展開的時候,我跟大家一樣都被洗得頭昏腦脹,於是對於底部做完以後的上漲波,就操作得沒有那麼理想了,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以後會講到。


◎小利亦可追,但請勿因小失大

  第三個問題是關於底部的操作的取捨問題。本來應該在長期底部來臨的時候,就逢低佈局就好了,然後耐心等待盤勢的上漲,這是比較標準的做法,其實也是很理想的做法。但是人在市場混久了,都成了老油條,偷雞摸狗的心理變多了,於是想要在底部震盪的時候,上下其手,搶賺一點短線錢,這樣一來,本來是準備逢低佈局的長期資金,就挪做他用,拿來做短線了──這樣的做法,乍看之下是有點小聰明,其實是很糟糕的!──假如你的技術非常好,都可能有了這種偷雞取巧的心理,而影響到我們的心理素質。我並不是說不能做短線,我的意思是:如果短線的技術不夠好,卻又自以為聰明地想在某個特殊的地方揩油,這樣的心態很容易使一個普通人墮落,變得更投機取巧、變得更短視近利。所以我認為:在長期底部做短線,操盤者本人必需具備崇高的心理境界,否則還是靜靜佈局就好,甚至跑去睡覺也好,總而言之,在2008年的秋冬兩季,如果操作太頻繁,精力消耗太多,那麼,等到來年春天資金行情展開的時候,就會發生體力不濟的情形。有些體力不濟的狀況並非發生在表面,而是在潛意識當中,他會以一種特殊的型態表現出來,那就是:心理恐慌,隨時擔心上升的波段會夭折,於是就在2009年的初升段,就因為抱不住持股而提早被請出場了──這也是另外一個故事,而且也是許多讀者熟知的股市高手的栽跟斗的故事,以後有機會再講。

  其實底部的操作,就理論而言很簡單,就我個人而言只有兩種操作法:第一種就是逢低佈局,耐心等待明年春天的來臨;第二種就是保持空手,在家裡關門睡大覺,等待寒冷的冬天過去,第二年春天來臨之後,再等盤勢拉高一點,創新高之後,再一口氣大筆買進,這樣比較確定一點。如果有第三種做法的話就是用少量資金在底部做做短線玩玩,但是近年來我已經比較少這樣做了。

  總而言之,底部的操作理論很簡單,但是實行起來卻相當困難,除了利空消息的恐怖氣氛之外,自己陷入體力不濟與意識模糊也要負很大的責任。本來簡單的想法,都被我們自己給複雜化了,在底部我們很容易迷失自己,不怪別人,只怪自己不爭氣吧。


◎基本派的死角

  第四個重點,也是本篇文章最重要的重點之一,就是2008年金融海嘯的底部,幾乎找不到基本面的利多消息,也更難找到起死回升的經濟數據!──這樣艱困的基本面,對於基本派的投資家而言,那一年真是惡夢!(相對地,技術派的人就可以偷笑了),這個惡夢就是,當他們想要找理由買股票的時候,卻找不到什麼令人振奮的基本面轉好的數據。對於中規中矩的法人而言,基本面遲遲未見好轉,他們就不能夠大量地敲進股票,充其量只能買一買指數期貨而已。那麼,基本面的數據是什麼時候轉好的呢?大概要等到2009年的5月以後,但是那個時候,加權指數已經從最低點3955漲到6500多點了。換言之,這個基本面轉好的狀況,似乎來得太晚了一些。雖然技術分析派的朋友們不會發生這種現象,但是看到別人的窘況,我們也不能大意,要心生警惕,引以為戒。

  金融海嘯的底部拖了很久才看到基本面數據的轉好,這件事情對台灣某些知名的基本面操作者影響非常巨大!當年檯面上有許多讀者崇拜的基本派的操作大高手,都因為基本面數據遲遲不見起色,而沒有趕上2009年三月起漲的初升段。這個教訓,提供給過分迷信基本面的讀者做為參考。


◎我在2008年底部的反省

  現在回想起來,在2008年夏天跟秋天的下跌段,一方面因為國際情勢太緊張,另外一方面下跌總是傷感情的,所以我們在那個時候雖然做空單有獲利,因為對於自己的元氣卻是大有損耗。所以我大概做到九月底,就因為體力不支就先拍拍屁股走了,沒有撐到四千點再回補。在底部震盪了將近半年的『漫長』過程中,不懂得保養體力的我依舊是心情上上下下,雖然說上上下下的心情為了自己的私事少,公事多,但畢竟是一種煩惱,自己卻沒有估計到自己已經步入中年,體力大不如前,卻還幫大家扛擔子,說是不自量力也太超過,說是庸人自擾也不對,總而言之,俗緣未了,深陷紅塵之中,難免有些人事糾葛,這些難免都會影響我們抱單的心情,以及判斷盤勢的準確度。雖然在2008年年底的底部我們沒有犯太大的錯誤,但卻因為體力被耗損太多,所以影響到了2009年長線多頭抱單的持續決心,以致於賺得不夠多。這一點,是我到現在還深深自責的,在此寫成文字,以供後人及自己懷念憑弔,錯誤不要再犯。

  下一篇我們再來談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那時候的『大三角收斂整理底部』。


~陳志清整理,王力群口述 2015.11.05 上午11:05 於台灣.新竹

2015年11月4日 星期三

王力群談長期底部


*王力群談長期底部

  有一句成語,叫做『摸頭猜底』。通常在使用這句話批評別人的時候,都是指責對方正在做一件不對的事情,就是像小偷一樣摸來摸去,試圖摸出這裡是不是頭部;以及胡亂運用想像力或是妄想力去猜測某個地方是不是底部──這些行為在股市中已經發生過太多太多次,以致於有這麼一句四個字的成語來責備他們這種不對的行為。摸跟猜這兩個字都是不太好的形容辭,這似乎告訴我們:頭部跟底部是碰不得的,不要去想像這裡是底部或頭部,也不要做研究功課,總而言之就是放棄去研究底部或頭部──這樣的想法對嗎?

不可以偷摸,要認真研究

  其實,不要去摸頭猜底只是市場老手依據他們多年經驗之後的一種感慨,因為太感慨了,所以就用這句成語去告誡後來做股票的人千萬不要去摸頭跟猜底呀!──其實頭部並不是不可以去辨別,底部也不是不可以去鑑定,但是辨別不要變成了『偷摸』,鑑定也不要變成了『猜測』。總而言之,我們要知道某個地方是不是頭部或底部,這種工作應該是嚴肅的,應該有科學根據的。坊間一般投資者對於頭部或底部,都會存著過度的情緒,以致於在行動的時候摻入了太多的感情而變得不理性,於是就變成『摸』跟『猜』了。

  這裡先做小結論:廣泛的講起來,並不是不能去摸頭猜底,而是要很認真很嚴肅的去做功課,以便辨別頭部以及確認底部。儘量避免沒有真憑實據的猜測,以及儘量避免用不正確的方法或是小動作去摸索這裡是不是頭部;局部性的動作很難窺知全局真相。

  於是我們有點明白了:我們叫人家不要去摸頭猜底,其實是為了對方好,因為大多數的人,即使實力已經達到了某一個高度的水準,卻依然會在頭部以及底部的辨別中犯極大的錯誤!這一點是一般股民不知道的,他們還以為只要是高手就很厲害,殊不知有多少高手就是栽在摸頭猜底上面。所以:對待頭部跟底部,我們應該有兩種態度:
  第一種態度就是儘量謹慎去辨別它們;
  第二種態度是:放棄用預測法,就是不要去想這裡是頭部或者是底部,而是改用機械法

  機械法告訴我們怎麼樣去做,我們就去怎麼做,絕對不要有太多的私人意見,當然也就放棄了去確認這裡是底部或是頭部。在正規的機械法中,沒有『確認』這件事情,只有訊號是真實的。有些機械法的進場訊號,到最後是虧錢的,但是只要遵守訊號辦事,整個操作風格卻是成功的。所以當我們依照機械法做交易的時候,其實我們並不確認這裡的位置到底是什麼,講難聽一點就是:我們的腦袋有一點空空的,只是遵守訊號辦事情,就像機器人一樣,所以叫做機械法。

  在這裡,我要先說明一件事:勸別人不要摸頭猜底,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巴菲特操作法當中,對於市場的態度是不去摸頭猜底的,更廣泛的講起來,巴菲特拒絕去測預市場的走勢。當我們要買進股票的時候,如果用一般通行的辨法,最好是能夠在市場的低點,也就是接近底部或等於底部的地方買進股票;另外一種方式是巴菲特所強調的,就是不要去管市場現在在那裡,也不要去知道這一支股票現在是不是在底部或是頭部,最重要的是:這一支股票的股價現在合不合理?──『合不合理』,這就是巴菲特精湛的研究功夫之所在了!這也就是學習巴菲特操作法的人所必需要學習的功課,就是去研究這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所在,然後再來判斷它的股票股價現在是否合理;只要落入股價合理的範圍區(股價合理的意思就是它具有真實的投資價值,股價將來還會有更大的上漲空間),巴菲特就說我們可以買進了。所以:巴菲特是不太理會市場的,以致於他更不會去摸頭猜底。

  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有兩種人不會去摸頭猜底:第一種人就是巴菲特代表的價值投資派,第二種就是技術分析派當中的機械法。附帶一提的是:基本分析派當中研究市場的,也有所謂的機械派,他們是看經濟數據的好壞來決定要不要進場,而不是像技術分析派那樣,依據『形狀』來進場,所謂形狀就是頭部跟底部。

◎「不能碰」與「小心碰」的認知問題

  勸人家不要去摸頭猜底,本來是一件好事情,在上面我們也充份說明了:底部跟頭部不是不能夠去碰,而是要認真的去碰、嚴肅地做研究、運用科學方法去思考、用科學方法去實踐,而不要用一些泛泛的俗氣的錯誤知識去妄加論斷頭部與底部。這就好像結婚一樣,並不是叫你不能夠去談戀愛交男女朋友,而是叫你要謹慎選擇談戀愛的對象。這個道理乍聽之下很簡單,但是在我從事教學工作十幾年以後,大概是在2012年,我突然發現一件很嚴重的事情:當我們告訴同學這一件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要好好的去做,認真的去做。──很多很多同學在聽到這一句話的時候,都會在大腦裡面自動將後半句完全斬斷切掉!而只聽到前半句話。意思就是說:他會認為我們在用一種非常獨斷嚴厲的態度,嚴厲禁止他做那件事情,雖然我們後面又補充了一句,告訴他們說:其實不是不能做,而是要你小心去做、謹慎去做,而不是隨隨便便去做──雖然我們這一句話加上去了,但是我在2012年的時候發現加上去的這句話,在某些同學的大腦裡,竟然完全產生不了作用,這對我來講真是一件讓我血壓衝高到可以讓我爆血管的事情!(我真的太脆弱了)我姑且把這種態度叫做『自動截取功能』,這種功能真的是太邪惡了。運用這樣自動截取的功能,他們把一般日常吸收的知識,不知不覺中就做了大量的扭曲。例如:當我們告訴他肥肉要少吃一點喔,對方就會很生氣的認為我在罵他吃肉,其實我不是叫他吃素不吃肉,我只是叫他少吃而已,但不論怎麼講,他們就是認為我們在責備他、禁止他、惡意地攻擊他。他們可以把這樣的思考邏輯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放大,最常見的一件超級嚴重的事情就是:當我們要跟對方溝通的時候,我們會就雙方的優缺點交換心得,此時,當我們講出對方的缺點的時候,我們自認為我們是在坦誠溝通,但是對方會認為我們在放大他的缺點、掀他的醜處、攻擊他的私密,然後就翻桌翻臉,大罵我們是虛偽的,因為我們之前都把不滿放在心裡面不講出來,現在露出真面目了吧。──其實,一個人的缺點並不是不可以討論,但是要在坦誠的心態之下做理性的溝通,但是後面這一句話對方聽不懂聽不到,於是誤會就大了

  這樣的無知行為以及錯亂的邏輯,在股市中,天天正在大量的發生。於是我在2012年以後,陸續遭遇到教學上的重大挫折。舉一個例子來講:如果我們教一個原始部落的土人用筷子吃飯,可能我們要傷點腦筋,但是如果我們發現這群人的老祖宗不知道從第幾代開始就已經不再用手指工作了(或者說這個部落是無手族),那麼我們教他們使用筷子的工作,其難度更是高得無法想像。

  股市的教學工作,可以把以上這種人類思考的弱點大量的暴露出來,我不知道別人為什麼沒發現,但是我發現了之後,我的灰心沮喪真是難以形容,所幸現在已經過去了大半,我還活著,還在跟這個問題繼續奮鬥。在股市中,有很多同學剛進我們班級的時候都很喜歡摸頭猜底,後來經過我們的教導,他們立刻明白或逐漸明白摸頭猜底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如果自己的妄想太多,那就更不對了。他們明白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我又告訴他們:其實並不是不能去摸頭猜底,而是要認真去研究,不要偷摸、也不要瞎猜,如果當我們發現我們自己的行為只淪落到摸跟猜這種小動作,而無法登大雅之堂、無法使用更正確的方法去對待頭部或底部,那麼我們就是自甘低級了;自甘低級的人就不要再去摸頭猜底了,因為你所做的動作非常容易淪於摸頭猜底,或者你做的動作幾乎就是等於摸頭猜底──當我把這番道理講給別人聽的時候,有些同學能夠明白,但是又有很多的同學完全不明白!他們認為我在前後矛盾,他們會反問我:不是之前講過頭部跟底部不能夠去預測嗎?怎麼現在又說可以去預測呢?......此時我就會解釋說:不是不能夠去預測,而是不能夠去妄加猜測、不能夠用不成熟的功力去妄想底部跟頭部──結果我這番話他們聽不懂,他們認為對待一件事情只有兩種態度:要不然就去做,要不然就不去做,不能夠再有其它類型的動作了。當我了解他們的想法之後,不禁感慨萬千,我們對待世界上的人,態度當然有很多種,絕對不只兩種,有的人我們理,有的人我們不理,我們理的人未必就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不理的人未必就是我們的敵人──這樣的道理他們都不懂,所以我感到極大的恐懼,這種恐懼是對學術上,因為我在以往閱讀的資料書籍當中,並沒有發現大學者認真提到這個問題的全套解決方法(佛法中有提到,但是因為佛經是用文言文,所以給我的震撼力沒有我自己實際接觸到的時候那麼大),如果學術界不明白學習的人出了這樣認知的問題,那麼我們的知識傳佈的工作會不斷地在無形中碰到挫折,使我們的教育瘋狂地大打折扣,大概是打五折或是完全被減弱至零

  ◎儘量不要死認一個底

  對於底部的正確態度,並不是『只』買在底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很多投資人有意無意之間,都會透露一種並不是很好的想法,這種不好的想法有時候足以讓他們致命,那就是:平常的時候儘量不要買進,要等到底部正式出現才能夠買進。──這句話聽起來其實很對如果你的工作以及生活節奏,都可以在日常保持理智,那麼你確實可以等到股市底部出現的時候買進。但是這樣一來,我給你的建議是:你對於底部的定義一定要非常嚴格,否則你就會買在很多你自以為是底部,但卻不是底部的地方。

  我記得我以前做股票的時候認得一些人,他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在等待機會,等待底部來臨之後,然後一口氣買很多。我再聲明一次,這樣的想法乍聽之下並無大錯,出問題的是在後面。接下來發生了什麼故事呢,我講給大家聽: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終於等到了他們所要的機會,就是『底部』降臨,於是他們就一口氣買很多,但是過了一個禮拜,或是一個月,底部又往下跌了兩、三百點,這個時候他們就開始懷疑他們買進的不是底部了,於是就將持股拋出,拋出以後股市卻開始大漲,這下他們才開始後悔。後悔之後,這些人不約而同都做了一件事情,什麼事情呢?就是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具備充足的耐心去等待底部機會的來臨了,他們把操作的時間週期縮短,不去等待長線的底部,而去試圖抓取中線以及短線的底部。因為他們在上次的行為中,忽略了長線底部的震盪範圍可能很大,於是乎他們被洗掉了,這一被洗,照理來說;當事人應該去檢討他們的操作風格是不是太敏感了:如果你是做長線還那麼敏感就不對了,但是如果是做短線跟中線,這種敏感其實有時候是職業操盤手所必備的特質之一;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發現了這種他們自己敏感的特質,但是他們把自己的這種敏感給自動升級了,他們把自己的敏感當成天賦了!於是乎他們就改行去做短線了。這種情況在我早期看過很多很多,換言之:不能夠堅持自己原來的做法,不能夠堅持自己原來對的想法,是造成他們日後股市失敗的根本原因之一。

  那麼,我們要在怎麼樣的狀況之下才能夠堅持有耐心的等待底部機會來臨呢?這麼多年我得到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就是平常心。如果你的底部的條件定義的不錯,那麼你就可以耐心等待,或者根本就沒有在等待,無憂無慮、無思無想地過我們的優哉日子,等到底部訊號被觸發了,我們再進來買就可以了。但是這裡有一個大問題,這個大問題造成了很多很多投資人變成歧路亡羊,這個大問題我上面已經講過了,就是:如果我們買進的地方不是底部,也沒有靠近底部,買進之後又往下跌了一、兩千點,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對於許多技術不是那麼優越的長期投資人來講,這個確實是有麻煩的,我思考了許多年,答案是:無解。為什麼是無解呢?因為長線投資人如果不再去精進自己的技術,那麼,要他再往下洗盤一千點或甚至兩千點的過程當中仍然把持股抱牢,那麼我認為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我的想法是:除非你能夠知道再往下跌兩千點就是底部或是接近底部了,否則你不可能會抱得住的。這樣子一來,持有的部位就不穩了,要做長期投資就困難了。所以我的答案是無解。

外資是逢低買,不是只買在底部

  過了一些年之後,有一天我在思考外資的股市操作法,我才恍然大悟,我現在就把我這個寶貴的心得公佈給大家知道:

  一、我們不一定要買在最底部,能夠買在最底部當然最好,但是不能夠買在底部,或是買在半山腰,甚至買在頭部,那麼外資就會用金字塔法買進,意思就是說,外資有雄厚資金的實力、外資的荷包要夠深,再往下跌到更像是底部的低點的時候,外資就會用更多的資金買進。換言之:外資不是用全部的錢去砸在他們認為的底部,要留退路。我們在觀看外資的時候,就會發現外資的荷包夠深,所以他們即使買錯地方了,也有辦法向下攤平。但是請注意一點:往下攤平只限於用在整個大市場(一籃子股票),不適合用在個股。

  二、如果我們被洗掉了,不要害怕,請記住你的格局要放大被洗掉了之後會有資金入袋,換言之你已經收回了一部份的資金實力了,此時我們要繼續等待我們認為的底部出現,做下一次的進場。但是如果你每一次進場都被洗掉,那麼你就要檢討你對於底部的判斷知識應該有問題。

  ◎初步結論

  一、如果是基本面價值派的朋友,講究的是個股的股價要合理,而不是股價到底了沒有。

  二、如果是注意單一底部的朋友,也就是說你的目光集中在最恐慌的那個底部,而你的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你的心情平穩,經濟無憂、工作穩定,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福報也不錯,那麼只要你的底部條件不要定得太差,耐心等待,等到最恐慌、利空消息烏雲滿佈的那一天來臨的時候,大家紛紛殺出持股,那麼你就人棄我取,用大筆的錢買進低點的股票,危機入市,這樣我當然不反對,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你實在是個有福報的人啊。至於說你要用多少錢去買,要不要把房子抵押了、把定存解約了拿去買?我也實在插不上話,因為你是個有福報的人,也許你的福報就應驗在這一次的交易上了,那我又有什麼多嘴的餘地呢?

  三、如果覺得自己的命運不太好,福報不夠,智慧也不夠,使用的方法自己也不是百分之一百的放心,但是自己又無可避免的會去摸底,那麼我給你一個比較實在的建議:請你用在你所認為的底部的資金,不要超過總資金的百分之三十(或更少一點)。這樣你才有退路可走,至於你會不會被洗掉,那就不是我能夠預見的了。

  四、如果資金很多,像外資那樣,而且你又是比較專職的操作者,那麼不妨謙虛一點,可以採取拉回佈局的政策,當然是分批佈局,指數愈低,佈局的資金愈多,這就是金字塔買進法,道理很簡單,只要分批去執行就好。但是使用這個方法的人,荷包要深,心理素質要堅強。

  五、有一種方法很重要,我稱之為『金字塔型加強法』。也就是說:就像外資那樣,錢很多,但難免做了一些誤判,在不是底部的地方也買了貨,於是乎在繼續往下跌的過程當中,愈買愈多,但是,外資也不是全然的無知,到了真正的底部的時候,各種明顯的訊號會異常的發光發亮發熱,此時外資就會想辦法在比較確認的底部買更多的貨!買進更多更多的股票跟期指合約!!這就是我所謂的加強法,就是前面買錯了沒關係,後面攤平,終於有一天等到真正的底部,此時就要咬緊牙關,投注更大額的金錢在最後的那一個底部。如果你問我他們為什麼有這樣的信心,覺得那是最後的底部?那我就告訴你,這是因為他們的實力夠。每一個人的實力的界定,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不是本文的重點。

  以上我講的就是我對於長期底部(大底,不是小底)的一些粗淺意見,明天我們再來談,我在歷年底部的一些實際感想。


~陳志清整理,王力群口述 2015 11.04 上午11:05 於台灣.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