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

王力群的股市教學日記 2016.11.17(四):學習者的四個努力方向

王力群的股市教學日記 2016.11.17():學習者的四個努力方向

(王力群的人文思想部落格:http://heller10393.pixnet.net/blog

有同學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學習的時間是規劃的比較短暫的,譬如說三到五年,那麼我們怎麼樣去學習班上的東西會比較有效果?」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老問題,同學提出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要求我按照固定的模式來答覆,他主要是給自己出一個考題,嘗試問自己,假如學習時間是比較短的話,那麼自己要怎麼樣去督促自己學習老師的東西?也就是說這個題目他是用來勉勵自己的,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本來在一個班上怎麼樣去學習這個老師的東西,是自己要去想一遍的,然後呢,或許才可以聽聽老師的意見,也就是說你來到一個班上之後,先了解這個班的狀況,然後再體驗一下學習者本人在這個班上的教材的互相感染、激盪之下,產生了一個什麼樣的狀況,或是學習效果。

有了這個初步的情況,學習者本人在綜合自己以及周圍環境的情形之後,可以做一個簡短的報告,也就是說,對於自己在這個班上的未來的學習做一個規劃,所以,這個問題是屬於學習者自己要去思考的問題。如果自己思考到了某一個程度,已經思考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之後再去問老師,這樣的效果是比較好的。之所以會有這樣子的狀況,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幾乎百分之一百的同學都是受填鴨考試訓練出來的。

填鴨考試訓練它不是一種教育制度,它是一種選拔制度,也就是說它不知道學生的情況是怎麼樣,也不知道同學的程度有多高,所以它利用上課填鴨教育的方式,來尋取同學的共鳴。如果共鳴強烈的話,那他就是天才,我們就錄取他;如果共鳴很低劣,沒有什麼共鳴,那他就是放牛班的,我們就放棄他。在這樣子的狀況之下,教育制度被破壞殆盡,所以嚴格講起來,填鴨教育制度是一種毀滅知識的標準流程。

那這一套標準流程經過中國兩千年的開發、灌溉,已經達到一種空前絕後的強勁、廣泛影響的程度。在時間步入民國之後,這個廣泛影響的程度,曾經有一度在民國初年的時候因為五四自覺文化運動的開展,稍微得到了某些方面的壓抑,因為那個時候,時代求新求變,但是很可惜的,這段時間沒有持續太久。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到台灣來之後,它實施的仍舊是這一套傳承自清朝的八股文的人才選拔制度,只是它加入了一些新的外貌,譬如說有新的學科,有物理、化學、數學……。那麼到目前為止,雖然教改方面的動作其實做得還滿多的,但是憑心而論,不論是台灣或者是中國,在檯面上看不到對於填鴨式考試制度的比較完全的反省,也就是說,千千萬萬的學者以及知識專家在教育這塊領域混日子。

他們關心的可能是自己的學術前途,對於同學受教者的覺醒,有的人關心,但是關懷的程度、層次不夠,那大部分的學者專家則是毫不關心,這跟中國傳統功名利祿制度當然是有絕對的關係,所以呢,今天我們倒回頭來談:「一個學生應該怎麼樣去做學習」。

我相信這個題目發下去之後,如果叫同學作文的話,我相信這個作文的效果可能不會太好。有些同學他對於這個題目有一點概念,那個就是出於他的天賦本能,而不是後天受老師諄諄善誘,受老師的觀念所影響。我的意思是說:如果受教者本身有對填鴨式教育有深刻的反省的話,那麼,絕大多數包括我在內,都是因為自己擁有某些方面教育的天賦,因為有了教育的天賦,所以他知道教小孩、教學生,不能夠這樣子教。所以如果這個題目當成是考試卷發下去的話,如果你學得比較好,那麼應該是歸功於你的天賦,而不是歸功於教育的傳承。

攤開目前教育的狀況,雖然說教育改革這個工作,台灣還算有人在做,但是目前看起來他們雖然知道填鴨式教育有問題,但是他們不清楚、也不曉得該怎麼樣把教育矯正成比較正確、比較完整的方式。

那麼,本班同學在進入這個班級之後,我相信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半年吧,有些同學甚至在一個晚上之內),就能夠了悟到什麼叫做比較完全的、正確的學習方式。首先,你要看教材多到什麼程度,我們現在的教材堆積如山,這就對了,教材一定要堆到你這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完完整整的消化掉,這樣子的教材其實才是真正及格的,但是全地球上的人可能還沒有辦法做到這個程度。所以我們講說,如果這個教材夠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去消化的話,那也不錯啦。

龍樹菩薩說過,他到龍宮去參觀圖書館的時候,那個書之多啊,多到他沒有辦法想像的地步,所以我們人類目前的知識只是在真理的大海旁邊撿到一些美麗的小石頭(小貝殼)而已。那麼,我們要怎麼樣去學習呢?這是我們的正題,要從四個方面去著手。

第一個方面就是「身教」──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他所展現的模式。以前身教這個東西,我們只能夠聽錄音檔,沒有辦法看到老師的肢體動作,後來有錄影機之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第二個方面就是「言教」──就是這個老師留下來多少的著作、文字、聲音……。這方面我們的數量我覺得還是不太夠,我們做教材已經做了差不多六年了吧,檔案大概有一千多個檔案,我覺得這個數量是非常少的,我希望在我死之前,能夠做到兩萬個以上的檔案。我希望能夠讓同學二十歲進來,一直學到六十歲,都還有東西可以學,這是我的理想。但是大家都知道,我沒辦法活那麼久,所以能夠做到多少,我就嘗試做到多少。

第三個方面就是「課堂上面的問答」,這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自從孔子、釋迦牟尼佛,耶穌走了以後,所有的門徒都困在一個地方,就是他們再也找不到可以問的人了。這個問題已經拖了好幾千年,是一個非常大的教訓,這告訴我們能夠問的時候就趕快問,千萬不要等到人不在了,然後在那邊捶胸頓足。不論是佛門還是天主教還是儒家,都面臨到了這樣子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非常的嚴重。為什麼呢?因為老師一旦走了以後,你就找不到人問了,他所有的學問都很可能變成死背的學問,你沒有辦法去靈活解釋這個老師所遺留下來的學說(除非出現一個像孟子一樣的天才,但是後來孟子也走了),所以只要那個人(孔子、釋迦牟尼佛、耶穌)一死,他的東西就非常可能淪為一攤死水,就是俗稱的教條

釋迦牟尼佛有鑑於此,所以他創了一個教派叫做禪宗,禪宗後來被達摩大師傳到中國,所以禪宗在佛教中扮演了一個角色,就是它傳承的是一種精神,精神如果被傳承下來的話,你用那個精神去看佛教的經典,就能夠得到正確的解釋。釋迦牟尼佛他當年在世的時候就有這樣的遠見,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

至於基督教是採用另外一種模式,因為它的精神其實已經非常非常明顯了──「神愛世人」。但是我們這個宇宙人生還是有很多的細節問題,而耶穌已經不在了,他沒辦法回答我們了,所以才形成後世基督教這麼多問題的爭論。

所以一門學科,尤其像人文這種學科,人文學科跟自然哲學學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那是因為我們現在的科技只占了真理的一個角落而已,比起我們現在已經開發的人文的空間,相形之下科學的領域還是小了一點,所以人文學科它需要老師的成分比例會更高。

再來就是自然哲學它建立了一套比較客觀驗證的一套工具,大家都知道那是數學,所以還能夠撐一陣子,但是人文學科所面臨到現實挫敗的條件比自然學科還要嚴重。我們都知道人心歹毒,人是很難教化的,所以人文學科發展的時候,所遇到的挫折就更嚴重。

第四個方面如果在我們股票班的話,就是你「怎麼樣去應用」。這跟自然哲學一樣,理論叫做科學,應用叫做科技,所以呢,我們這個班級是從第四方面開始發展起來,建立這個班級的。

老師教了這麼多的知識,同學學了這麼多的股票知識,要能夠應用。應用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這些知識對你的整個生活,心靈想法有多少改善;第二個,他能不能在你世俗的經濟財務方面,得到一些幫助──就是我們俗稱的「在股市中賺錢」。當然這兩個目標,其實第二個目標是比較難達到的,第二個目標是你要學會打勝仗,而第一個目標是,你不一定要會打勝仗,你只要成為一個身心健康、戰技純熟的士兵就可以了。成為一個優秀的士兵之後,能不能打勝仗,然後凱旋返鄉呢?當然這是另外一個故事,這個另外的故事就是我們股票課程所教的東西。

進入老王班開始學習之後,首先要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優秀士兵,這是我們新手入門的第一個目標。我們沒有辦法要求你一進來就能夠指揮兵馬打勝仗,指揮兵馬的意思就是講說,每個人手上都有一筆錢,你如何去調兵遣將,分派資金,你要成為將帥之才。那同學其實大家心裡面都知道,自己如果要成為將帥之才的話,一定要經過一番努力,假如說你不是將帥之才的話,基本上你根本就沒有辦法在股市中成為贏家。為什麼呢?道理非常簡單,因為你沒有辦法調度你的資金。

所以以上我提供了四個方向給同學,提供你去做思考。第一個「身教」,第二個「言教」,第三個「提問」,第四個「應用」。當然如果你要把這四項提煉出來,就像禪宗一樣提煉出來一個精神,這個精神就是我們班一直在強調的:「你對於求取知識、求取智慧要有點興趣」。本班的追求目標就是把大家對知識的熱忱恢復起來,就好像滿清末年的時候一直在那邊講說,我們要恢復民族自信心,恢復中華民族的歷史光榮,有一點這樣的意思。

而以上講的四項,在多短的時間內能夠體會呢?我剛才講過,有人在一個晚上之內(有的人花半年、一年、二年……,每個人的狀況不太一樣),他看到教材是這樣子做分布、排列的,那麼他很快地就能夠領悟,但是如果你來問我的話,我當然還是會先告訴你,還是這個精神最重要。

一個優秀的造船師父,他最主要目標其實不是在教學生各種造船的技術方法,而是在喚起學生對於大海的熱愛,第二目標才可能是你要學習各種造船的方法。所以一個優秀的造船師父先要讓跟隨他的學習者了解到什麼是大海,依據大海,然後再來造船。假如你對大海沒有熱愛,那你去造船,造出來的東西坦白講,可能安全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舒適感可能會有點問題──因為你不懂大海。這就好像你沒有上過路,不曉得台灣的路況,連紅綠燈都沒有看過,那你開發出來的汽車多多少少都讓人覺得怪怪的。

以上就是我回答一個同學他想要跟我討論的一個問題,他不是自己沒有思考過,而是他自己思考過,所以他思考過以後我才配合他的思考,然後今天在這個地方,藉這個機會講解一下。

  讓我們再強調一遍本文重點:

  第一個談到的是身教。以前在填鴨學校裡,老師在課堂上的「演出」幾乎都是幫助各位準備升學考試,即使有少數老師的目標不是這個,但是絕大部分的老師都是如此,志願成為升學制度的幫兇,在形勢比人強的狀況下,劣幣追逐良幣,同學在一路成長的過程中接觸這種自甘墮落的老師久了以後,不知不覺中,同學自己也就會用鄙視的眼光去看待講台上的老師,認為他們只不過就是升學制度之下被利用的工具而已。

  用大拇指想也知道,真正的教學絕對不是這樣的。教師本身的言行,就應該是同學學習的對象。換言之,教師本身要建立一種人格的範本,而絕對不只是單純的知識傳送工具而已。

  現在在課堂上,最直接、最方便的學習老師身教的方式,就是先學習老師的思考流程,也就是老師在課堂上是怎樣去思考的,這就是同學極需要去學習的東西。了解教師的思想模式之後,同學還要去注意教師本人的生活是如何與他所傳承的知識相互結合的──從來沒有知識能夠離開生活,離開生活的知識很容易變成假知識。──了解了這一層之後,同學的第三步就去做綜合性的思考,再進一步地去了解在大格局的知識範圍中,我們怎麼樣從老師的身教範本中去學習這個理想的人格與知識結合的模式。

  其次談到言教部分。這一部分我們的教材已經有許多了,除了課堂上的錄音之外,還有老師本人的著作。但是,也千萬不要忘記了,老師曾經指定的書籍

  在真正的教學中,尤其是在台灣,我們迅速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同學所閱讀的書籍都是在小範圍之內,也就是在「限制人民思想」的前提下所刻意劃出來的一小塊領域,然後把所有年輕的知識分子都塞在那裡,存心叫他們窒息而亡。──這就是台灣現階段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在多個領域無法融會貫通之下,所產生的知識貧乏症,知識貧乏久了,甚至連常識都沒有了,形成我們目前最大的國民思想的危機。

  所以,閱讀基本的人文書籍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方面,我以前開過了許多書單,在部落格上面都有,請同學一定要去看。

第三個談到同學上課問問題。大家都知道台灣學生不愛問問題,這一部分的原因我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是兩千多年來功名利祿過度的思想,以及升學填鴨制度所造成的大災害。身在中國,最不幸的就是受到這種填鴨升學制度的危害,搞到最後,我發現有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學習是怎麼一回事,根本就不了解如何去從日常生活中學習、根本不了解如何把自己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唉,這一切難道填鴨式制度都不需要負責任嗎?

  同學一定要了解: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家一種能力,把日常生活中親身體驗到的歷史經驗轉化為知識,再昇華為智慧。──這一個流程是需要花時間去學習的,然而,過去在我們的學校中,老師不會跟你教這個。

  從今天開始,從任何一個時間點開始,同學只要有所體會,就要了解:學習不只是要當下那個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很多轉折點與歧路要找到正確的方向,所以你要不斷地問問題!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在這麼多的歧路都依憑著自己的力量找到正確的方向!自古以來,先聖先賢、成佛成道者,也不曾有過一個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到正確的出路!這一點我可以跟各位打包票,在我閱讀過的文件中,絕對沒有這種記載!所以,同學必需要了解?求取知識並不是單純地找到考試卷上的標準解答,而是在大格局的方向中,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通往正確的方向,不管目標有多遠,這一路下去都會有許多考驗,更會有許多疑惑,需要自己跟教師攜手同心,共同來解決的。

  第四個是實戰。不管是在股票市場中,或者是在有明確指標告訴我們對錯輸贏的考驗中,我們都希望能夠把自己的知識拿來做正確的運用,然後藉著指標來告訴我們是做對還是做錯。在我們這個班上,由於我們的起源是金融市場,所以這方面我們得天獨厚,每一個同學都可以自己承擔一項工作,那就是:把你在班上所學習到的全部的知識投入股市的交易中,用人類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來驗證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確。

  古往今來,許多學者專家浪得虛名,或者從事錯誤的知識研究,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原因,就是缺乏實戰的訓練,也就是缺乏實際案例的考驗。許多人讀了一輩子的書,沒有上過戰場,只在學校裡面做研究,研究出來的東西在大格局之下也不一定是那麼正確。久而久之,這個人就變成一個缺乏考驗的人了。我們在金融市場中,絕對不可以做這種蛋頭學者。

  以上四個努力的方向,只是大綱,至於細節部分,都在我們歷年來的教材之中了。

  以下講盤勢。

  今天的盤跟上禮拜的看法差不多,短線震盪難免,中長線忍著點。 


~王力群口述,陳志清整理, 2016.11.17 上午 10:10台灣.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