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破二分法(22): 分析與歸納

破二分法(22) 分析與歸納

  股市中有門學問叫做技術分析」,其實這是個怪怪的名詞,因為它似乎在強調「分析」,那麼,難道「歸納」就不重要了嗎?

  我們都知道:分析完以後,就要做歸納--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一般人在分析的時候找到了幾樣零星的條件,然後就直接挑一個條件巴著,只根據這一個條件就直接做他的「結論」了。

  例如說:分析一個人,有高愛胖瘦、貧賤富貴、智慧愚痴……各種條件,但現在可能有個人,他嫌麻煩,直接用「顏值」看人(就是看外表漂不漂亮),這就是「只有分割而沒有分析」(把外表從整個人當中硬生生切割出來),更遑論是『歸納』了。


~~王力群 台灣.新竹 2017.2.23

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學員分享:我的「型態學」學習之旅


學員分享:我的「型態學」學習之旅

在王力群老師所教授的基礎操盤系統中,主要是以平均線(短、中線系統各有不同的均線參數)為骨幹,並以「型態學」為中線操盤的主要「輔助」指標;以K線為短線操盤的主要「輔助」指標。偏短線系統的《K線操盤法》已於去年(2016)出版;而本書介紹給大家的是偏中線系統的《型態操盤法》。

回想十五年前(2002年4月)我拜入王老師的門下學習操盤系統,當時的大盤指數正在高檔震盪(最高點6484),王老師為了讓學生避開初跌段的損失,先教授我們「頭部」的型態學;接下來為了使學生避開主跌段的損失,他再指導我們「下跌段腰部」的型態學;而後第四季跌到三千多點的時候(最低點3845),老師所傳授的「底部」型態學也讓我們在實戰中有了深刻的體會。

以型態學來說,王老師常提醒我們:高檔震盪時,要把焦點集中在「右肩」;橫盤震盪時,要把焦點集中在震盪區間被突(跌)破的K線;所有的震盪段,都必須用自己的內心去感受市場的多空氣氛。

在開班授課數年之後,王老師發現許多同學對於型態的辨識力不足,其資質無法體會「預測式型態學」的精髓,於是便以「機械式型態學」為教授型態學的入門操盤法,藉以讓更多的同學對型態學的境界能夠達到相當的水平。

記得在一堂「台股歷年行情解析」的課程中,初學型態學的我曾經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在型態成熟的關鍵點,多空雙方要怎麼樣出招,才算是破了對方的局?」現在回想起來,我問了一個不是初學者該問的問題,老師也訓示我:「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好高騖遠。先用機械法練功,等實戰經驗夠了,對於預測式型態學自然就慢慢會有感覺。」

在入門的「機械式型態學」,王老師告訴我們的是:「以機械法的無心境界,當突(跌)破型態關卡的訊號出現,它對於操作者只是一個操作的機會,操作者切勿執著於本身對多空的成見。」、「形態在構築的時候,要把念頭淨空,不要存著太多的主見;要等待關鍵轉折點來敲我的門,而不是一天而晚去尋找關鍵點。」

在進階的「預測式型態學」,王老師告訴我們的是:「不要用型態學去定義型態學(不存成見),而是要以心理分析去烘托型態學」、「股市的參與者是人,人心是會改變的,因而產生的型態是活的,不是死板的教條;人心的改變會影響型態的發展。」

而在實戰方面,王老師的上一本著作《王力群K線操作法》中有提到:短線的實戰,必須以多空兩方面的觀點來做K線的雙向思考;相對的,以型態學來說,在「中短線以及長線」的實戰中,也必須以多空兩方面的觀點來做型態的雙向思考。操作者心中可以先存著多方或空方的定見,但是如果盤勢的發展不符合原先的規畫,你還是要身段柔軟地跟著盤勢走──這就是王老師所說的:「不執著於兩端。」

正如K線會有「騙線」、平均線會有「關卡的震盪洗盤」,型態也會有假突(跌)破的現象發生。而面對假突(跌)破,如果操作者的功力無法每次都可以分辨出突(跌)破的真假,王老師給學生的指導是以「資金分批進場」的方式來控管風險。平常把心理素質練好,當發現我們被假突(跌)破欺騙時,就能減少資金的損失並從容撤退。

至於為什麼要學型態學呢?學平均線是為了感受趨勢的湧動、K線為短線之王,主力騙線著力之所在,那型態學呢?在市場的萌芽時期(例如台股早期),或是成熟的市場(例如現今國外的期貨市場),由於K線以及平均線不是尚未發展就是發展到鈍化難以使用,所以型態學就是那個時空的主要操作系統了。

型態學在時間軸方面,依交易的時間長短,短至期指當沖,長至大盤月K線,也都各有不同的型態學。而在王老師所教授的型態學當中,最複雜多變,同學也最熱衷學習的是「個股短、中線的型態學」,可能大家覺得抓飆股獲利比較快吧……。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我再次向王老師請教「型態學的終極心法」,他的回答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意思就是說:「不要執著於型態的表相,在型態還沒有發展成熟時,操作者心中不要有太多妄想;當你的智慧成熟,能夠參破型態的表相,懂得型態表相之下人心的變化,那麼你就可以接近股市的真理了。」

最後請容我分享多年來在王老師課堂上學習的心得:對於股市天資不足的同學(福報不夠就比較難救),進股市首先要求生存,而後才論獲利。不懂平均線、型態、K線等指標,在中、長線的操作還是有可能成為初級贏家,只是出手的機會少很多。短、中線的技術分析學得愈多,只是可以增加你出手的機會,但獲利是否能夠隨著出手機會的增加而擴大,就要看個人修煉的境界了。

(本書預定2017年3月出版)

~王力群老師助理 陳志清 2017

破二分法(21): 惡惡喪德

破二分法(21) 惡惡喪德

  所有原先認為對的東西,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都要大修理,都要重新思考是否在這段時間中發生大家原先沒看到的缺點。

  一件事情,或是一件東西,或是一個人,如果放久了沒長進,都會變質的。

  但是原先那個對的東西,已經變成一個集團、一股勢力、一群官僚依附的對象,甚至變成一種簡單的教條與信念,此時,即使發現了有什麼地方須要改革,也很難改了。

  例如XYZ事變,很多無辜的人被殺害,於是衍生出被害者所屬的政治勢力集團的龐大仇恨,這股仇恨用在好的地方可以提供奮發向上的雪恥革新的能力,也就是從悲劇事件中除了產生復仇的力量使自己自立自強之外,也誕生出反省與自覺的智慧。

  這股仇恨如果走到偏差的方向,會把報復的力量導入黑暗的深淵,也就是從悲劇事件中產生復仇的慾望卻使自己更親近與依賴魔鬼的黑暗勢力,於是也同時誕生了整肅異己或階級鬥爭的非正義暴力。

註:惡惡喪德,第一個惡字是可惡的惡,第二個惡字是罪惡的惡。


~王力群 台灣.新竹 2017.2.21

2017年2月18日 星期六

王力群每日BLOG 無知與別知產生的自大 20170218 49分鐘

破二分法(20):凡有相或無相,皆須破執

破二分法(20):凡有相或無相,皆須破執

  不是教你不要用「二分法」,而是教你「不要執著於二分法」。

  不是叫你不要吃飯,而是叫你不要一天到晚吃個沒停。

  如果不用二分法,於是有人就提倡「一元論」,他們剛開始高喊「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平等精神,到後來很可能(不是可能,是很可能)就過度了、氾濫了,扭曲了,變成「你的財產也是我們大家的財產」--然後你的財產就被所謂的「公家」沒收了。

  所以,一元論,犯了執著的一元論,也須要被破除它的執著。
  所有的方法,在反覆使用之後,都極可能產生過度執著的負面狀
況,所以,不管是一元論還是二分法,不管是一二三還是四五六,只要有一種所謂的世俗的方法或觀念存在,通通都可能演變為僵化的意識形態,從當中長出叫做「(過度)執著」的毒素。 
 


~2017.2.18

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

王力群每日BLOG 關於期指當沖 20170217 34分鐘

破二分法(19):從過程中學習

破二分法(19):從過程中學習

  經過思考以後,如果你確定了你檢視的對象之中有什麼是對的,而那些又是錯的,那麼,你得到的結論就必然隱含著一個重大的缺點,那就是:「你很容易會因為你所認為正確(正義)的東西或觀念而產生過度的執著」。

  如果你是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到「檢視你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或不曾懷疑的絕對性或威權式的對象」--如果你是從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到『反省』與『自覺』的精神,而不是從結論中學到「必須做切割才能分出對錯」,那麼你會減少許多犯錯的可能性。
  

2017.2.17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王力群每日BLOG 依人又依法 20170216 25分鐘

破二分法(18):民主制度的『優缺點思考法』

破二分法(18):民主制度的『優缺點思考法』

  民主制度的中心思想是:「政府施政不可以違背民意」。

  其實這不是第一流的思想;比較正確的講法是::「政府施政不可以違背正義(或公理,或真理,或天道)」。

  民意是一個很容易偏離正義的東西,所以國民須要國民教育,人民須要虛心地學習建設正確的民意。

  一流國家的人民知道自己須要教育(謙虛),二流國家以下的人民認為自己已經知道的夠多了(自滿)。


2017.2.16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破二分法(17):練習一下『優缺點思考法』

破二分法(17):練習一下『優缺點思考法』

  這堂課讓我們來練習一下優缺點思考法。

  每一件事或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有其優缺點,但是思考範圍狹隘的人無法同時兼顧優缺點,或是根本想不到!這就形成思考的死角;死角形成以後,思考逐漸喪失立體感,逐漸扁平化、單線化、點狀化……到最後他的思考變得不是『尋找新的材料』,而是「把現成的東西一刀兩半」。例如某人家境窮苦,晚餐只有一道菜,就是一顆地瓜,於是他拿把刀把地瓜切成兩半,左地瓜撒鹽,右地瓜扮糖,這樣就多出一道菜了。類似的手段也可以用在族群分裂的二分法上面。

  以下開始練習。不過,通常一件事情的優缺點都不只一兩項,有的多到可以寫論文,所以這裡只是簡略化,主要是要讓同學的思考有一個初步的訓練。

  習題1,長期投資有何優缺點?
  優點:如果挑對股票,擺得愈久賺得愈多。
  缺點:很難挑對股票,挑錯則擺得愈久賠得愈多,風險反而變大。

  習題2,短線投機有何優缺點?
  優點:速度快,賺現金可以應急。
  缺點:速度快,所以學問深,持續賺錢的難度超高。

  習題3,大資金投資有何優缺點?
  優點:心理壓力小(已經是富翁了),可以選擇的戰術多。
  缺點:部位大則很難全部布局到位(很難做滿倉)。

  習題4,小資金投資有何優缺點?
  優點:靈活。
  缺點:人窮志短,患得患失。

  習題5,一次性買進法有何優缺點?
  優點:只要做一次決定,痛快!
  缺點:萬一買的價位不理想,但因為已經滿倉,所以損失會嚴重。

  習題6,分批進場法有何優缺點?
  優點:分散風險。
  缺點:三心二意。

  習題7,投胎做人有何優缺點?
  優點:有七情六慾,人間有趣又好玩。
  缺點:人心險詐,故煩惱多;地球氣候難測,若遇旱澇,性命不保,故謀生不易。

  習題8,追求智慧有何優缺點?
  優點:太多了,說不完。
  缺點:被一堆傻人嘲笑。

  習題9,追求財富有何優缺點?
  優點:很多,大家都知道。
  缺點:很容易變成錢的奴隸,斷人慧命,反而增添煩惱。

  習題10,中國共產黨執政有何優缺點?
  優點:中央集權,國家資源力量集中好辦事。
  缺點:如果過度崇拜力量,則容易忽略思想自由。

  習題11,台灣的國民黨或民進黨各有何優缺點?
  優點:(自己想)。
  缺點:(自己想)。

  習題12,聰明有何優缺點?
  優點:很多,不贅述。
  缺點: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12個題目只是一道小菜,通常我們在課堂上做練習的時候,速度會加快--換言之:面對這些題目,我們不但要求思考的廣度,更要求思考的速度;因為:如果思考的速度不夠快,則很難把這些知識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人類通常是根據第一個念頭來辦事,而第一個念頭的來臨,通常是由速度來決定,誰先到,就用誰,由此可知思考快速的重要性。

  在一般人的思考中,思考最快的就是上述以地瓜為例的「現成二分法」,我們如果要蓋過那種二分法,就必須快速地分析出事務的優缺點。

 *未完待續

~王力群 2017.2.9 台灣.新竹

(王力群的股市部落格:http://randywang319.blogspot.tw/
(王力群的人文思想部落格:http://heller10393.pixnet.net/blog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破二分法(16):紀律與自由的兩端衝突

破二分法(16):紀律與自由的兩端衝突

  一般人在思考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執著在「對」與「錯」的二分法。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特別提到過這一點,但是,如果您不是常常去複習那些"舊"文章(破二分法(8):一件事情的對與錯,&破二分法(13):破二分法的思考步驟),您就不會熟悉我講的這些思考的方式。

  以股票操作為例,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操作者的經驗不夠,知識不足,先天的智慧又缺乏(用人文的角度來講:就是他通曉的「文本」,也就是集體的或個人的歷史材料不足),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會給他一個「規範」--講的難聽一點,就是一堆有系統的教條;講的好聽一點,就是一套有系統的方法,給他,請他去「按表執行、照表操課」,暫時「不要問太多為什麼要這樣做」,而是「從執行中去學習」,而不是「從理論中去思考」。--這樣做是一種權宜之計,但卻是絕大多數有心成為知識分子的一個較為簡便的開端,因為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承認自己的知識不足!而一般人是不會承認這點的,因為填鴨式教育教導你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在「詢問我現在做的對還是錯」,而不是「錯了以後調整偏差的矯正動作」

  以機械法為例,如果是以「多空關卡法」為操作的主要方法,那麼,在由下往上突破關卡之後,我們買,但是買的理由是「因為突破關卡」,而不是因為「看好」!看好要一個比較基本派的理由,也就是把目前市場資訊融會之後得到的一個知識性的理由(讓填鴨派知識份子聽了以後會點頭的理由),而現在買進的理由只是因為類似「排長下口令」的軍隊式命令,突破了關卡就往前衝。如果勉強要說有個情緒在那裏樂觀看好股價還會繼續上漲,對不起,那是機器在看好(機械法在看好),而不是操作者本人的意見!

  粗淺說來,這樣做的優點是:不需要怎麼思考,而是講究服從。缺點是「因為不需要思考,所以這樣搞久了人會變笨」,而且,因為機械法的彈性小,所以同樣一筆操作,它很難達到高層境界,或者說:因為它的方法偏向死的(一體成型不繞彎),所以它很難達到完美的境界(它刻意去逃避完美)。

  至於說這筆交易如果按照機械法做買進,這個買,買對了嗎?……這個問題對絕大多數人來講是個很嚴重的問題,可偏偏在機械法中,它的答案「竟然」是:不知道。

  不知道我現在做的到底是對還是錯,因為:
  一、對錯要看我的系統,但現在是我的系統命令我去做買進,而不是我指揮系統!
  二、這筆交易(這件事情)還沒有做完,現在只是過程,如果這個對錯是世俗的對錯,那就是這筆交易到底是賺還是賠,但是我現在還沒做完,所以我「不知道」它到底是賺還是賠!--如果這筆交易的對錯是看它的進出理由是否「正當」,那麼,我只要忠實地執行我的系統命令即可,如此就可搏得「盡忠克己」的美名,這個貞節牌坊是拿定了!

  但問題是:作股票的人大多數都很現實,很少人要那個貞節牌坊,而是希望得到「這筆交易最大的獲利(第一時間買進&第一時間賣出)」,所以他們不太願意使用機械法,也就是說:他們做什麼事很少講究原則(某種教條),而是「審時度勢」,給自己相當大的靈活空間去思考、去調整;這樣做(這就類似預測法了),可不可以呢?
  
  答案是:智慧未逮、氣力未充之前,不可以這樣做!(不可以太相信自己的判斷!不可以一下子就貿然跳過機械法而直接使用預測法!)

  但是在「破二分法」中,你要知道不可以執著,不可以執著於兩端,不可以執著於機械的紀律,也不可以執著於預測的自由,所以:「真實自由來自於正確的紀律」,「先機械,後預測」,換言之:要想成為偉大的球員,先要把基本動作給練好;但是光憑紮實的基本動作是無法成為偉大的球員的。

  在股市中,我們面對的「敵手」幾乎等同於上帝,他的能力是我的N倍,所以在很多時候我不知道他要做什麼,於是我只好按兵不動或是使用機械法。

  而在實際的人生中,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的人事物並不直接等同於上帝,也就是說:我們要儘量去了解世界,因為它們的理解難度沒有上帝那麼高--所以在人生裡面的很多事情,我們應該用「預測法」去鍛鍊自己,在反覆的預測成敗中汲取經驗,以便提升智慧。至於機械法,它充其量只能保障我們一部分的獲利,而很難提升我們的大腦思考能力。

◎換東家的案例

  以下舉一個例子而言~
  從前,有個工程師叫李四,他在某國某家大公司(姑且稱為C國的H公司)從小職員升到高級主管,現在H公司要換老闆了,那麼,李四應該跟著換公司呢?還是留下來?
  這個H公司原來的老闆很霸道,不太聽員工的意見,甚至會暗中陷害忠言逆耳的員工,卻放縱幹部貪污舞弊,基層員工都恨得牙癢癢的。
  現在要換新老闆了(姑且稱新老闆為K),這個新老闆K是從哪裡來的呢?喔,聽說是從俄羅斯的某家賣石油的能源公司來的,那麼新老闆在俄國的時候幹過啥事呢?……喔,讓我們蒐集一下資料,發現當年K在俄國的這家公司晉身為主管後整肅異己、迫害一流人才,扶植二流幹部,更改營運目標……李四在看到這些資料之後,做出一個初步的結論A。
  但是K到了某國之後,先到一家中型公司當總經理,形象很好,樹立了一個小小的楷模,還蠻「仁民愛物」的,於是C國媒體的分析師對K的評價非常好……李四在看到這些資料之後,也做出一個初步的結論B。
  對李四而言,他對原來公司的這個舊東家評價很差,他也在舊老闆的領導下做了很久,所以結論B做出來以後,兩個一比對,他燃起了對新老闆的希望,也更感受到舊公司的腐敗。
  但是新老闆K以前的前科,對李四來講是他接觸沒有很久的資料,也就是他沒有實際在K手底下做過事--這就有了一個風險,萬一K將來故態復萌、走回老路了,不再是個仁民愛物的主管了,此時李四應該怎麼辦呢?是離開?還是留下來幫K做事呢?
  這時候,李四有個老同事,也是好朋友,叫做胡八。外面的人都說這個胡八很不錯,評價算是高的。這個胡八就勸李四說:「你如果現在離開,至少還是個有好名聲的清官,出去以後薪水還是照舊的算,只會多不會少;但如果K將來變成你不願意見到的那個樣子,你可能會被弄掉,到時候他給你一雙小鞋穿,你不但沒有了自由,收入也保不住了。」
  此時,李四說出千古名言:「我自求待人處世問心無愧,大丈夫豈能在乎世俗一時之變!」(翻譯:一個優秀的操盤手的每一步動作只求對得起自己的學術良心,怎麼能侈言預測到以後的世事變化呢?)
  於是李四留了下來,胡八則離開了。
  新老闆K上台後,頭一年還好,第二年開始整肅異己,李四看不過去了,寫了萬言書,傳到公司,公司的傳真機傳了一個多小時還沒傳完,中途還換了新的感熱紙。新老闆K看了幾頁,不發一言,第二天下了道命令,調李四到偏遠地方去繼續為公司服務。又過了幾天,公司有很多幹部不見了(不是全部,只是部分),說是得了腸病毒,回阿嬤家賣鹹鴨蛋去了。……又過了幾年,老闆K開始吃喝嫖賭,亂搞一通,差點把公司搞垮…… 李四就在失望中鬱鬱去世了。
  李四當初留下來的決定錯了嗎?……這就是會在世俗中起爭論之所在。這個未完的分析&答案我會在本周三上課講。

  話題回到股市:在2010年的元月資金行情的8395附近,本班發生了歷年來最嚴重的機械法與預測法兩派的對峙,預測派聲稱經過「理智的分析」之後,幾乎可以斷定8395就是波段的最高點!而機械派卻誓言死守六十日均線的多空分水嶺--後來,這個事件就成了我們教材中最著名的歷史事件之一,就是一直到現在還有人在討論的『2010年四行倉庫事件』。

  從當年這段歷史,同學們能夠得到什麼教訓呢?……能夠學習到何種正確的思考流程呢?……

*未完待續

~王力群 2017.2.8 台灣.新竹
(王力群的股市部落格:http://randywang319.blogspot.tw/
(王力群的人文思想部落格:http://heller10393.pixnet.net/blog



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破二分法(15):多重性

破二分法(15):多重性

(王力群的股市部落格:http://randywang319.blogspot.tw/


(王力群的人文思想部落格:http://heller10393.pixnet.net/blog


天底下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同一件東西,卻包含許多不同的成分,然後,在不同的時間或場合,不同的成分有時候會一起作用,有時候會單獨作用;有時候會好幾種成分連合起來運動,有時候卻有零星一、兩種成分孤獨地運作。

  這個很奇怪的道理,在科學中被發現了以後,立刻產生巨大的衝擊,這個衝擊到現在還沒有平息,它的題目就叫做:二重性。

  什麼叫做二重性呢?例如光,它同時具有粒子的單位個體化的性質,但它又有介質波的性質,但是粒子跟波動這兩種性質,基本上是矛盾的,粒子可以跑來跑去,而波只是原地不動的介質做出來的──到現在為止,科學界只能承認這兩種性質同時存在於光中,卻無法解釋為什麼光同時具有這兩種性質。

  這個道理如果擺到人文領域中,它就會生一件「可能大家都會覺得很奇怪」的事情,例如:有一個人,白天造橋鋪路、救助貧民,作了一大堆的好事,但是到了晚上,卻拿塊黑布把面矇了起來,開始做江洋大盜,在全城各地姦淫虜掠。──這樣的人,在人文中,我們可能把它叫做一個變態的人。從剛才那個角度來講,這個變態的人,就是包含著兩種基本上不相容的特質,本來水與火是不能共存的,偏偏在他體內白天做善事、晚上做壞事,於是乎就形成了一種水火共存的奇怪現象。

  請注意以上那個例子:有個人在白天做好事,但是到了晚上沒有人看到他的時候,他卻開始做壞事,換言之:別人看得到他的時候,他是這個樣子;當沒有人注意的時候,他就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各位讀者,到這裡我們要停一下,請各位想一想看:這樣的一個模式,你有沒有辦法接受呢?……你有沒有辦法接受當別人注視你的時候,你就規規矩矩的表現像個好學生,當沒有人注意你的時候,我們就跑到自己房間裡面去看限制影片?……當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個神經分裂的瘋子呢?還是一個很正常的兩面人?

  這種矛盾的現象,在科學實驗中也被發現了,它叫做「雙狹縫實驗」。這個實驗是科學史上一個巨大無比的里程碑,從這個里程碑開始往下,幾乎是一片空白,目前我們所有理工科的科學知識界的學者,都無法針對這一種奇怪的兩面現象做解釋。上一個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理察.費曼教授曾經說過:雙狹縫實驗所顯現出來的不可思議的現像,恐怕是人類以及整個宇宙所有謎團的一個總和的表現

  寫到這裡,我想要說的是:從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宇宙萬有的普遍現象,那就是一件事情的兩面性以及多面性;如果放在人文領域當中,就一個人來講的話,那就是一個人的兩面性以及他的多重人格。講到多重人格,很多人就想到《24個比利》,但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多重性格的表現者,我們身上都有多重性格的,其實這事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少見多怪罷了。

◎多重因素的二分法

  那麼以上說的跟我們所講的二分法有什麼關係呢?既然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有多面性,那麼,我們在判斷分析的時候,就要針對不同的成分去做分析;也就是說:對待同樣一件事物,我們可能要做不只一次的二分法,考慮到許多的因素都要做二分法。

  這話怎麼講呢?舉一個例子來講,人都是有多重身分的,例如老,他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壞人,這是一種二分法;老白天上班的時候是一個小職員,下班以後是太太的平凡老公,這也是一種二分法;當有人注視老的時候他就刻意的表現規規矩矩,當沒有人注意的場合他可能會偷偷挖鼻孔;這也是一種二分法。OK,現在問題來了,以上有這麼多二分法,哪一種二分法才能夠顯現最真實的老呢?

  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題目。但是我們隱隱都知道,就算老在沒有人注意的時候偷偷挖鼻孔,但這可能是件小事,最值得注意的是:到底是不是一個好人,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問題又來了,我們往往因為觀察到其他的現象,於是先根據某個因素做了個二分法,於是先形成了一種成見,以致於妨礙我們下一個觀察之後得到的意見

  例如:如果我們發現老私底下不但喜歡偷偷挖鼻孔,還喜歡到捷運站去偷拍女生,那麼,我們就不太可能認為老是一個忠孝雙全的大好人。

  我們再換一個敘述來講好了,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成分:A、B、C、D、E……,A可以做二分法,B也可以做二分法,C、D、E都可以做二分法;假如我們先根據A做了二分法,得出了一個結果A,而這個結果A是很容易引起人們歡喜或厭惡的情緒,然後,我們接著在上面做二分法,又得到一個結論,此時,不論結論B是什麼,我們前面都已經有了一個成見了、有了一種情緒了,如果這個情緒是惡的,那就會影響到我們後面做二分法的判斷。

  此時,我們不妨粗淺的說:我們先依據A做了第一個二分法,得到了結論A我們自豪地說:我們抓住重點,選了對象──即使在上面做的二分法是對的,它卻引起了一種,而這種惡會蒙蔽我們理智,成為思想的毒素──於是一件對的判斷,反而引起了錯的心態,然後在接下去的分析判斷過程中,把整件事情給搞砸掉。

  歷史上面,不乏這種錯誤的二分法所引起的悲劇。

  我先拿我自己來講好了:在公元兩千年的台灣總統大選的時候,我原本以為宋楚瑜會當選,沒想到宋楚瑜因為興票案而把寶座拱手讓出,結果陳水扁當選了。──當時我轉念一想:不管是宋楚瑜或是陳水扁當選,都是換人做,他們或多或少都代表了某種從傳統老舊國民黨裡面變化出來的新力量,只是宋的舊成分比較多,而陳的新成分又更多了一些──我在做了這樣子的二分法之後,我安慰了自己,我想:反正只要不是連戰代表的老舊派國民黨當選,台灣都會有一個革新的機會吧!……後來過了一、兩年,我就發現我錯了。我做的這個二分法錯掉了。這個二分法就是:連戰,以及非連戰。我可能忘了思考一些其他的項目

  犯我這錯誤的,我還想到一個人,他的名字叫陳寅恪,大家先看一下從百度百科上查到的陳寅恪的資料:

陳寅恪(1890.7.3-1969.10.7),字鶴壽,江西修水人。中國現代最負盛名的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於一身的百年難見的人物,與葉企孫、潘光旦、梅貽琦一起被列為清華大學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與呂思勉、陳垣、錢穆並稱為「前輩史學四大家」。先後任職任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廣西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學等。
  宣統二年(1910年),陳先生自費留學,先後到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就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回國。
  民國七年(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費的資助,再度出國遊學,先在美國哈佛大學隨籃曼教授學梵文和巴厘文。
  民國十年(1921),又轉往德國柏林大學隨路德施教授攻讀東方古文字學,同時向繆勤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士學習蒙古語,在留學期間,他勤奮學習、積蓄各方面的知識而且具備了閱讀梵、巴厘、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種語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厘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學的工具,他國學基礎深厚,國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見解,多為國內外學人所推重。
  文化大革命開始之後,陳寅恪遭到殘酷折磨。使他最傷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書籍、詩文稿,多被洗劫。
  1969107日,陳寅恪在廣州離開人世;1121日,陳夫人唐筼亦辭世。

當年,1949年國民黨撤退到台灣之前,蔣介石叫胡適先生把國內德高望重的學者用飛機運送到台灣,排列在名單上面的第一個,就是這位陳寅恪教授,他是所有中國學者中排在第一位的人,可見其重要性。但是到最後,陳先生並沒有來台灣,因為他做了一個決定:既然是共產黨來了,那就讓他來吧,以前的國民黨已經夠壞了,共產黨就算表現得不好,也不會比以前的爛國民黨差到哪裡去吧?……在這個重要的關頭,他做了這樣的二分法,於是他就沒有來到台灣,他的下場是:被共產黨活活迫害而死,成了二十世紀學術界一樁悲劇。

  在陳教授這個例子當中,我們就知道,他先做了一個二分法,就是拿國民黨跟共產黨做比較,他的結論是新興崛起的共產黨比貪污腐敗的國民黨好,然後,他開始要做第二個二分法了:就是留在中國大陸呢?還是去台灣呢?……很顯然地,第一個二分法的結論(國民黨不好)影響到了他第二個二分法(不去台灣),於是他選擇了留在大陸,到最後把老命都送掉了。

*未完待續

~王力群 2017.2.7 台灣.新竹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破二分法(14):最常見的七種錯誤的二分法

破二分法(14):最常見的七種錯誤的二分法

  一般人在思考的時候,會不知不覺使用幾種固定模式的錯誤的二分法,我把幾種最常見的寫在下面:

  一、第一種就是:凡是我認為是對的就是對的,我認為錯的就是錯的。──這一種觀念的來源多半都是世俗社會鼓吹個人獨立意見、勉勵知識分子要不受別人的影響而獨立發展自己的創見──可惜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並不是英才,所以大多數的人的意見都不太對,而是彼此模仿與抄襲世俗的潮流。至於世俗的潮流是對是錯,那就要看眾生的共業了。

  二、我家的是對的,別人家是錯的。──這種觀念是由傳統的家族範圍而來,自己家裡面的人做的事情是對的,別人家的錯的機率就很大。在中國傳統的社會中,這種家族的觀念擴大到鄉里,再從鄉里擴大到城鎮、再從城鎮擴大到國家,最後形成國與國之間的鴻溝壁壘,妨害了國籍關係的成長,搞到最後,傳統的舊中國也就成為閉門之車了。

  三、世俗潮流的就是對的,不是世俗潮流的就是錯的。──這種二分法很常見,最常見的就是穿衣服。穿衣服如果符合流行,別人就會稱讚你有眼光,如果穿的是過時的衣服,別人就會說你是老土、笨蛋一個。

  四、依照傳統的學術標準來作二分法,學院派的就對,非學院派的就錯。──這種錯誤的分類是絕大多數知識分子會犯的錯誤,錯誤的來源當然就是從填鴨式教育而來。

  實施填鴨式教育的學校如果推究其根本,往往是虛幻的,也就是他的思考方式有問題,但是學校會百般掩飾,甚至整個學校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學校在填鴨,社會上也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追根究底大家都不知道,包括知識分子在內,一片無明,久而久之,學術界的方向自然繼續錯誤下去,當中或有幾許光明,但整個講起來,卻是失敗的。


  不論是在台灣的學術界還是在外國學術界,這種狀況是非常普遍,只是台灣的更嚴重而已。我們台灣的知識分子,大多是循著這套思考方式去思考的,什麼思考方式呢?就是不思考,反智的傾向非常嚴重。遇到事情只會背答案,而不會去思考為什麼。推究其根本,就是在最原始的地方做了錯誤的二分,認為學校的那一套評判標準才是對的,如果經過學校的訓練出來而沒有什麼感覺,那這個東西就是不對的。──這種錯誤的二分法在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當中實在是太普遍了。

  五、依照外表二分法,有形有相的就可以進入討論,無形無相的就目瞪口呆了。──這種錯誤的分類是因為傳統中國的世俗文化極端排斥形而上的緣故。

  六、依照自己的職業來做劃分,自己分內工作的就值得去思考,工作範圍之外的就不去管它。──這種錯誤的分類是因為傳統中國的自私自利與無知。

  七、依照自己的官位或世俗成就做劃分──升官了就表示自己的知識愈來愈對了,賺到大錢了就表示自己的頭腦高人一等了。──這種錯誤的分類是因為傲慢與無知。

*未完待續

~王力群 2017.2.6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破二分法(13):破二分法的思考步驟

破二分法(13):破二分法的思考步驟

(王力群的股市部落格:http://randywang319.blogspot.tw/
(王力群的人文思想部落格:http://heller10393.pixnet.net/blog

以下簡略地講一下破二分法的思考步驟:

1,首先,我們經過「思考」以後,得到一個初步的結論A。

2,我們暫時不討論我們腦袋中的思考材料是否正確。

3,注意一下我們在得到A結論的時候,是否排除掉了另一個與A相反的可能?如果有,我們就把它取名叫B。

4,注意一下我們在得到A結論的時候,是否排除掉了與A不相同的結論?如果有,我們就把它取名叫C……

5,得到A結論之後,努力嘗試在A中分析出A的優點跟缺點。--注意!這是第一個高門檻,一般人思考到此就會卡住,因為他無法想像自己所做的正確決定會有缺點(死角)

6,依照結論A做出方案A,A執行一段時間之後,優點可能會「逐漸減弱」或是「表面上維持,但內部發生質變」;所以,不可執著於A──意思就是說「不要輕易相信A永遠是對的」、「不要認為A永遠都不需要維修就可以永恆地正常運轉」。

7,當A的優點減弱之後,其他像是BCDE的優點可能會發生質變而轉強,於是我們可能會轉而支持B,或CDE……

8,當我們轉而主張B的時候,表面上,我們好像是捨棄了A,其實A只是退一步,變成了我們未來的備用方案而已

9,B執行一段時間之後,B的優點可能會「逐漸減弱」或是「表面上維持,但內部發生質變」;所以,不可執著於B──意思就是說「不要輕易相信B永遠是對的」、「不要認為B永遠都不需要維修就可以永恆地正常運轉」。

10,      當B的優點減弱之後,其他像是ACDE的優點可能會發生質變而轉強,於是我們可能會轉而支持C,或DEA……

11,      當我們轉而主張X的時候,表面上,我們好像是捨棄了B,其實B只是退一步,變成了我們未來的備用方案而已

12,      X執行一段時間之後,X的優點可能會「逐漸減弱」或是「表面上維持,但內部發生質變」;所以,不可執著於X──意思就是說「不要輕易相信X永遠是對的」、「不要認為X永遠都不需要維修就可以永恆地正常運轉」。

13,      重複10~12這段流程

以下舉一個失敗的案例來說明:

1.     王小明喜歡打籃球,因為打籃球可以讓他長得又高又壯。

2.     王小明打籃球打到荒廢課業,此時他決定好好打球,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入選NBA

3.     經過十幾年的奮戰,王小明在NBA賺到上億美元的財富,好多個冠軍戒,光榮退休。

4.     退休之後開始享福,此時,王小明聽朋友的讒言,把自己大部分的財富投入股市,想要翻倍;但是王小明以前對投資這一門知識根本就沒有什麼正確的認知,現在也沒有。他也不認為股市成功需要什麼「額外」的學習,換言之:他認為打NBA比較難,投資股市比較簡單

5.     經過兩年,王小明賠光所有的財富

  課後題目:

(1)   王小明因為執著於什麼東西或觀念而失敗?

(2)   王小明可能在哪裡做了錯誤的二分法?

*未完待續


~王力群 台灣.新竹 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