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4日 星期四

2017年新版_股市學習次第(3):突破你的意識形態!



王力群_2017年新版_股市學習次第(3):突破你的意識形態!

  OK!現在我們要開始我們的「學習之旅」了。

  你已經了解到我們首先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去除驕傲的心魔,將自己以往學習到的舊知識先擺在一邊,把空間清出來,用全心的風貌,準備接納新的知識──對不對?

  當然對,就是這樣的,清空自己、保持謙虛,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從現在開始,是全新的自己。──以往的心態,就是一種理論?還是你已經做到了呢?

  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告訴自己:態度要謙虛、要客氣,但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人雖然號稱自己「在股市中學習」,其實卻全然不是這個樣子的。

  那會是怎麼樣子呢?──絕大多數的人,在股市中展開學習之前,都已經預設好一個框架,或是說已經打造好一種意識型態,然後進入股市。──換言之:從表面上來看,他是到股市來學習的,其實在潛意識中,他是以一種「君臨天下」的姿態進入股市來挑選他所喜歡的話語敘述。這種氣魄、這種架勢,首當其衝的.就是教師本人!他所教的東西,不在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等待「被檢查」的思想產品。

  以我們的學習次第來講,首先,我們要問自己:要做的是長線?中線?還是短線?……或者是長線短線一起做,還是中線短線一起做?還是一部分做長線,另外一部分做當沖?……如果你有這個計劃,就把它講出來、寫出來,讓你的老師知道。如果你沒有這個計劃,跟白紙一樣,那麼也最好讓老師知道一下,你對於做什麼線並無成見,也就是說:老師按照學習順序教什麼,你就接受什麼,你相信老師,先把一切暫時交給老師。

  如果按照我們的學習次第,我們認為應該先從中長線開始講起,那麼教什麼呢?我們的決定是教平均線。為什麼是教平均線呢?那是因為王力群他在考慮過K線、型態學、以及他所學過的林林種種的一些技術之後,他所採用的一個重大決定,也就是從均線開始。──但就在這個時候,問題來了,如果你認為不是均線,而是要從K線開始;或是你壓根就不喜歡均線這個東西,那要怎麼辦呢?

  遇到這種情況,那我們就要說:您原來就有一個框架了,您現在是在按照這個框架跟老師討價還價

  如果是從平輩的關係來看,這是一種切磋、一種討論,但是如果從師生的關係來看,這樣的程序與行為是不對的。既然是在這裡學習,你首先必須想到的是:老師這樣教必定有他的理由,我必須要先去體諒他的理由,而不是按照我的感覺直接給他做反應。──如果我按照自己的感覺直接給反應,就非常有可能落入框架的模式。

  在開始學習平均線之後,王力群認為首先要了解的是『單一均線』。但是任何知識,即使是正確的,也會出問題!例如:如果年線在八千點的位置,那麼,8001算不算突破年線呢?以一種原始的概念而言,它算是突破的,當然,你也可以規定要到8050才能夠算是正式突破年線──這種濾網的規定,操縱在每個人的手上,但重點不一定是在濾網,而是你能不能接受這種操作方式,這種方式有點像「一刀兩斷」,如果規定在8050,也就是過去50點才算是突破年線,那麼如果它過去只有49.999點,那麼算不算過去呢?……這個就是由一刀兩斷式的操作法所衍生的問題──問題嚴不嚴重呢?其實問題不大,但是,許多人在濾網的這個問題上面做文章,他們發現了濾網許許多多的問題,然後把這一些問題當成是這個操作法不可使用的藉口,予以否定,這就是見樹而不見林,在倒洗澡水的時候,把嬰兒也倒掉了。

  在單一均線的思考上面,非常容易發生界限明確與不明確的問題(例如:發生核災時如果法律規定半徑100公里以內的居民要疏散,那麼,如果你家在100.01公里的位置上,要不要也跟著去逃命呢?),我要提醒初學者的是:即使是正確的方法,也會同時具有優點跟缺點。我們不能夠因為它的缺點而摒棄這個方法(如果它已經被認定是正確的),而是要去改善它的缺點。

  在股市中,有許多的初學者,是依照自己的框架,因為他不喜歡過度的明確,而喜歡模糊地自由操作,所以在單一均線的地方首先就碰到了卡關,這一卡,就可能把接下去的一連串知識都否定掉了。

  容我再說明一次:初學者必須接受一個觀念,即使是正確的方法,也不可能完全沒有缺點,缺點的存在不是要我們去否定它,而是要我們去改善它。

  如果能夠接受單一均線,接下來就是兩條均線。在中長線中,這兩條均線可以是二十年線跟十年線,也可以是五年線跟一年線,從兩條均線我們可以得到兩項常被市場提起的寶貴知識,那就是「死亡交叉」與「黃金交叉」。關於這兩個交叉,坊間已經有許多資料了,我暫時不多說。

  進入第三個階段之後,就是學習『三條均線』的使用。如果均線有三條,其中可能三條均線糾纏在一起,可能兩條相碰而另外一條不相交,由此衍生的狀況很多,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面對呢?……這就是老師要負責任的教學項目了,我們下一篇再從這個地方接下去講。

  最後回到這一篇的主題:在接受新知識時,如果不能接受,就要去思考自己的潛意識中是否存在某種固定的意識型態,這種意識型態是對的嗎?什麼時候養成的?是填鴨式教育養成的呢?還是升學考試至上主義所養成的呢?還是我天生反骨,為反對而反對、把孤傲當清流、把狹隘當成是正義的堅持,甚至把無知當智慧呢?……凡此種種,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去思考、反省自己;如果思考流程不順,馬上找老師,這就是學問的次第境界的進步。

~王力群 2017.5.4 於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