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9.15目前的盤勢分析,來回顧我們的思考系統
以最近的股市實例分析來比對我們的思考方法:
一、假設你手上沒有部位;
二、如果你有部位的話,你必需從心理的認知上去想像,把這個部位拿掉,這樣你就不會受到感情的牽累。心理分析狹義講起來並不屬於思考法的一部份,所以這裡只是附帶說明。
三、確定你的操作路線是長線、中線還是短線。
四、本案例以中線跟短線為說明對象。
五、針對自己的操作路線,決定自己使用什麼系統,這裡我們假設使用平均線系統。
六、決定你的附屬子系統,在這裡我們用型態學當成附屬系統。
七、觀察20150915大盤指數的收盤位置相對於短期平均線以及中線平均線,它的位置是在什麼地方,距離各條重要的均線有多遠。
八、觀察現在的月份,也就是季節所在的時間點.
九、觀察它的型態,目前它是一個上漲的震盪二小波,也就是坊間俗稱的123上攻波。
十、找出今年的最高點20150428的10014;最低點20150824的7203。
十一、大概算一下今年的下跌幅度有多少,10014-7203=2811;2811/10014=0.28,大約下跌三成。
十二、現在是從最高點下跌約三成之後的反彈或者是回升,到底是哪一個?我們不知道。如果未來延續空頭走勢的話,此波上漲就叫做反彈;如果未來是走多頭,此波上漲就叫做回升。
十三、觀察中長期均線上揚或是下壓的態勢,以及目前這一根K線的時間點與相對位置;目前的中期均線是下壓的。
十四、因為我們採取平均線系統,在中期平均線下壓的狀況之下,目前中線的格局是空頭,但請注意!是靜態上的空頭,從動態上我們不知道,因為盤勢仍在發展當中。
十五、從日K線來看,現在是高檔四顆星,最後二顆是黑的(截至20150915為止,20150916目前仍在動態發展);就比較粗糙的K線學而言,高檔四顆星嫌未成熟,要等到高檔五顆星再做進一步的觀察。
十六、第一次的結論,中線處在空方格局,有待多方努力突破。
十七、如果是走多頭劇本,則今年的八月就是最低點,從歷史經驗上面,八月落底的案例不多,最有名的就是2010年五月落底,然後八月底拉回來做第四支腳,然後九月正式上攻。
十八、另外一個著名的八月落底例子,就是2004年8月的5255,但這個例子的回升路程,走得非常艱苦。
十九、如果是空頭劇本,可以參考公元2000年十月到十二月的『低檔震盪盤』,這個盤是低檔震盪往下的。
二十、另外一個空頭劇本的例子,可以參考1998年9月到12月初的低檔震盪反彈,這個低檔震盪的方向是往上的,而且這個震盪反彈是回測年線,而不是季線。如果此時不再參考別的指標(例如外資的籌碼分析以及基本分析),那麼我們使用母系統(平均線),以及子系統(型態學),的技術分析工作,就告一段落了。
二十一、注意:如果你使用型態學當成母系統,平均線當成子系統,那麼現在的上漲是震盪二小波,還沒有走到震盪三小波的型態,所以你不能斷定它中線處在空方格局,因為基本的震盪三小波還沒有走完。
二十二、由於震盪三小波還沒有走完,如果我們定義建構第三小波的天數屬於短線操作的話,那麼短線上我們應該做多。一直到第三小波做完或者是失敗為止。
二十三、第二次結論,中線方面使用平均線系統,得到的結論是目前仍處於空方格局之下的反彈,此反彈如果突破季線成功,則轉為多頭。短線方面可以使用型態學系統,重點放在12345上升波的第5波上漲,也就是做短多單。如果這個短多單突破了季線,則短多單轉為中多單留倉。
以上就是我們大概的思考步驟
◎
以上的思考步驟有23個,坦白講這算是少的了,因為通常散戶在思考的時候,有意無意之間都會引進大量的新聞消息,以及他們認為有意義的基本面的數據,這樣一來,分析工作就會變得複雜好幾倍。所以,通常投資人會把自己的分析工作分門別類,以減少麻煩。換句話說,從事基本分析的人就比較少去看技術分析,真正技術派的人也很少去看基本分析,這就是因為當你使用二種以上的分析工具的時候,你的操盤工作就會變得異常複雜。這就好像大多數人只買一輛汽車,頂多再買輛旅行車就差不多了。如果你又買了第三輛、第四輛、又是越野車又是超跑的,那麼你就必需耗損大量的心力與時間在保養車子上面,沒有幾個人能夠應付得來的。
在這裡我要講一下人文思考系統跟理工科的思考系統有什麼不一樣。簡單來講,理工科的思考系統範圍比較小也相對固定,而人文的思考通常涵蓋的範圍很大,而且你不能夠把它固定住。舉例來講,如果你造一架波音747飛機,造飛機的知識領域可能會涵蓋空氣動力學、機械學、通訊電子學,這些學科雖然專門,但是其範圍還不能算是很大;假設我們現在發生金融風暴,那麼金融風暴發生之前的飛機表面的金屬疲勞係數跟金融風暴發生之後的金屬疲勞係數,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或者根本測量不出來。但是在金融市場中,一場金融風暴所帶來的變數,那就太大了!──由此可知,人文領域要考慮到的非常的多,非理工科要考慮的區域數目則比較少。
理工科考慮的東西比較小跟西方現代科學的發展路線有關。西方科學從伽利略開始逐漸走向專門的研究領域,這個專門的意思是說,哲學家專注在某些事物上面而得到發現(文藝復興時期還沒有科學家這個名字,牛頓只知道自己是自然哲學家),所以在此之後西方科學走的路線,是在尋求點的突破,希望從點的突破,帶向面的突破。換言之,它是先求精深,再求廣博。這種發展路線的優點是,因為精深,所以細微,在細節方面可以做到非常精密,再用大量的實驗去證明結果的可靠,這就形成了現代科學堅硬的礎石。一個接一個的科學新發現,就像一塊又一塊堅硬的礎石,構成了現代科學的基礎,這個基礎就是一個面。在這個面之上,科學家嘗試往上蓋大樓,也就是從平面走向立體的發展,但是在這方面它遭遇到極大的困難,因為所有的科學人才大部份都把自己的心血專注在點的突破,也就是一個非常專業的研究題目上面。雖然非常專業,那麼格局就不可能太大,於是就像我們講的『就像一塊又一塊的礎石』,而不是形容它像一整面平坦又堅硬的地基。
往上蓋大樓的立體發展需要跨領域的知識,於是科學家就必需恢復到五百年以前文藝復興的學術風格。在牛頓和他之前的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從事科學思考的觀察範圍其實是非常廣大的,甚至包括上帝在內。而現在科學家走的路子,卻是把上帝以及精神意識這種東西儘量排除掉,以求客觀。優點是他們確實做到了客觀,缺點是:他們變得太客觀,以至於失去了人味。
我們上述的20150915的思考過程,表面上是使用了某種機械式的系統,這好像有點科學,但其實他是從人文的思考系統發展過來的。換句話說,在我們的大系統當中,還包括了其它的分析觀點以及分析工具。像是:文化、歷史、哲學、政治、經濟、金融……,最後二個:金融跟經濟,我們通稱為基本面。但是在面對一般讀者以及教室裡的新生的時候,我們不能夠教得那麼複雜,所以我們先從技術分析開始教起,技術分析中又選擇了平均線系統為優先,型態系統為輔助。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其實背後都經過人文思考的,希望我們以後有機會把它講得詳細。
另外一個造成人文思考非常複雜的原因,就是人類的感情因素。理工科的思考,在絕大部份的時候都可以排除掉感情因素,因為工程師所分析的東西,絕大部份都不具生命力,或者是說,它缺乏一種善變的生命力。在以上的23個分析當中,每一步驟都必需把感情的干擾儘可能地降低。什麼叫做感情呢?舉例而言:當你在操盤的時候,你會受到消息的影響而產生情緒反應,再由情緒產生「懷疑」或「相信」,但這些情緒我們很難知道是好是壞,所以由此情緒引發出來的聯想,我們也很難知道它到底對不對。以上所講的,就是人文思考複雜的原因。因為人會用自己的意志、思想、感情、情緒所做成形形色色的藉口,去干預正常思考流程的進行。
在理工科的研究領域當中,我們通常形容科學是:乾淨明亮、公式清楚,井然有序、有條有理、有根有據的,但是在人文領域中,我們就很難這樣形容(除了佛法系統之外),其原因就是人文領域的範圍實在過於廣大,所以我們在應用的時候,只利用部份的系統。例如在上面的23個思考步驟,其實你不太容易發現它的人文思想,而比較像是一種機械式的運作,那是我們把它的人文思想暫時調整成隱藏檔,但不表示它沒有,而是在幕後運作。如果把全部的來龍去脈都交待清楚的話,恐怕會變成超級長篇大論。這不是本篇文章的目標,而是一整本厚厚的巨著的目標。
◎
最後讓我們再複習一下我們的哲學思想史:
首先我們對事物要有好奇心;
於是我們能夠專注的在觀察萬物;
在普遍的觀察旅程當中,去尋找一種可以普遍運用的不變的法則,是一種很大的樂趣;
這個普遍不變的法則通常都是跟我們人類能夠產生共鳴、互相呼應的相同之處;
於是我們宣稱我們找到了一些共同點(以上是泰利斯哲學的步驟)。
接著我們再嘗試,把這些共用之處,整理成一種法則;
然後我們繼續觀察,看看我們整理出來的法則,用在新的觀察當中,是不是更妥當。
透過大量經驗的累積,我們的法則從一條變成二條或者變更多;
然後我們再把很多條法則綜合整理起來,建立起一個(操盤)系統;
然後接下去就是我們上面所講的23個思考步驟了。
然後我們繼續觀察,看看我們整理出來的法則,用在新的觀察當中,是不是更妥當。
透過大量經驗的累積,我們的法則從一條變成二條或者變更多;
然後我們再把很多條法則綜合整理起來,建立起一個(操盤)系統;
然後接下去就是我們上面所講的23個思考步驟了。
這篇主要是對最近的盤勢做一個實戰的分析示範,目的是希望大家透過實戰的解說而對一步一步的思考過程有所了解。對於我跟我的學生而言,哲學不是拿來考試或用來裝文青的,而是拿來掙錢吃飯或發財的。
~陳志清整理,王力群口述 2015.09.16 中午12:30於台灣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