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短線迷思:最難卻最擠的遊戲場
在台灣的股市社群裡,最熱門的話題往往不是長期投資,而是股票的短線操作。許多人把持股週期鎖在一週,或頂多一個月,彷彿這才是「真正會玩股票」的表現。殊不知,這其實是股市裡最難玩的一塊領域。
原因很簡單:大盤有總體經濟、國際局勢、政策資金等因素當母體,趨勢相對完整,還能憑著方向感去判斷。但個股就像大河的支流,各自受到消息、籌碼、法人操作與題材的影響,走勢凌亂得多。要預測一條大河的方向尚可,但要預測支流的曲折,難度就高得多。
許多人相信「追逐主力股」就能賺錢,只要跟著浪頭走就好。但現實卻是:
一、你永遠無法確定主力什麼時候會洗盤,把你震出去。
二、你也無法掌握主力何時結束拉抬,悄悄出貨。
結果,散戶往往是看對了趨勢,卻輸在節奏;以為搭上了列車,其實只是最後一站的乘客。
結語:短線的舞台,看似刺激,其實是最擁擠、最容易受傷的地方。若無足夠的心性、紀律與風險管理,短線追逐往往成為投機,而不是投資。
2025.1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