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資深贏家境界(1)~保持定境。



資深贏家境界(1)~保持定境。

  (這一系列的文章分為四個部分:新手入門、專業入門、初級贏家入門、資深贏家境界。)
如果是新手,那麼,最重要的是『趕快起步』;如果是專家級,則最重要的是『進入境界』;再來就是資深贏家的『保持境界』了。
基本上,境界很難維持。不過,大部分的初級贏家在有了戰果之後,他可能會因為接觸市場有一段時間了而『意外發現』股市中另外的賺錢管道。這個現象在台灣尤其突出(因為台灣地方比較小),所以藉著這個『新管道』,他的『贏家形象』(不是贏家境界)就得以保持下來了。
當你發現形象比境界更容易『賺錢』的時候,你要選擇哪一個呢?
境界的維持,除了繼續在知識方面取的重大進步之外,心量的開拓更是重要。在我個人的生涯中,操作本身轉變為擴大心量的『工具』的機會愈來愈多,雖然賺錢還是很重要,但是患得患失的心態已經減少了一些。
在專業級或初級贏家的領域中,有太多人都因為對『保持境界』沒有認識,天真地以為境界只要達成一次以後就可以『想去就去,想來就來』,虛妄地以為自己已經達到『無入而不自得』的境界──這些都是魔障。很可惜有些已經富裕起來的操作者不會再去用心體會這些偏差。
對於資深贏家來講,拿到一面獎牌是不夠的,他必須一直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才好。
 
   [end]

~王力群(王勵群)  Randy Wang. 台灣, 台北  2014-7-31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初級贏家入門(3)~無招勝有招。



初級贏家入門(3)~無招勝有招。

  (這一系列的文章分為四個部分:新手入門、專業入門、初級贏家入門、資深贏家境界。)
如果是專家級的境界,那麼,對於技術的學習只要達到『非常熟練』就可以了。如果是新手,則『努力把分內的技術學好』就可以了。
一般人,尤其是對股市過度期待的新手,都會誤會『武功學的愈多愈好』,而渾然不知『功夫在精不在多』。於是他們很容易把『販賣很多膏藥的江湖郎中』當成是高手。
首先,在新手的時候我們要認識清楚『什麼是我們這個門派應該要學習的?』,例如:走價值投資派的人就不必學習當沖,這就叫做『守本分』。如果要達到專家級的程度,當然要愈熟練愈好。
到了贏家境界,慢慢就要返樸歸真,所有的『有形的技術招式』都要回歸於自然,跟自己的本能結合為一,而減少大腦的思考時間,或是減少大腦思考的焦慮程度。
無招不是完全沒有招式,而是招式逐漸歸於『忘我』的『無言』境界。說自己『無招勝有招』的人通常是沒有好好學習、不學無術,胡扯爛淡,對付這種人要特別小心。
無招不是完全沒有招式,而是出招的頻率變得比較少(跟以前相比較),或是不如以前明顯,或是一招發出去之後的延續作用時間會拉長。這種境界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體力跟腦力的耗費大大地降低,達到『順乎自然、物我合一』的自然境界。
在外表的判別上,新手很容易把『無招勝有招』的境界看成是什麼都不會的笨蛋,也很容易把『懂得很多垃圾招式的傻瓜』看成是股市大師──所以要小心一點,不要看走眼。
 
   [end]

~王力群(王勵群)  Randy Wang. 台灣, 台北  2014-7-30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初級贏家入門(2)~得失無動於中。



初級贏家入門(2)~得失無動於中。

  (這一系列的文章分為四個部分:新手入門、專業入門、初級贏家入門、資深贏家境界。)
如果是專家級的境界,那麼,對於勝負輸贏的態度只要達到『輸了要覺得羞恥,贏了要懂得收斂』就可以了。如果是新手,則『情緒不可免除,只要懂得檢討』就可以了。
什麼是『中』?這裡的中是中庸上面講的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未發是中,但還是有一個『未發』的狀態存在,這個搞不好的話會變成一種執著(稠黏的狀態),所以不但要『未發』,還要保持平靜安寧,如如不動。
一般還沒有入門的人基本上是輸了就不想理,不想回憶、不想認錯、不想檢討、不想檢查交易記錄……這些態度當然都是錯的。
有些『假性贏家』(跟假性近視的道理一樣)會發生很多『看起來好像是得失無動於中(其實不是)』奇怪狀況,其實是:
得失無動於表』:表面上強做鎮定,內心其實已經亂了。
得失無動於己』:因為操作的資金是別人的,或是公司的,不是自己的,所以比較不在乎。
得失無動於情』:做人做到沒有感情,一灘死水,無感的枯木。
得失無動於理』:不論怎樣失敗,他都不再會去檢討自己的操作動作是否合乎理性,因為他堅持相信自己是對的。
以上四種狀況,要小心。
得失無動於中』的意思是情緒不動,但是理性依然在活動。這一點一定要搞清楚。
簡而言之:失敗了要檢討,成功了也要檢討。情緒儘量不要亂動;如果忍不住情緒要發作,則發作的時間不要太少,短暫停留即可。
最後講一下資深贏家的勝負境界,是:『忘得忘失無得無失 
 
   [end]

~王力群(王勵群)  Randy Wang. 台灣, 台北  2014-7-29

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新版股市學習次第(8)~第五級技術分析(上篇)



新版股市學習次第(8)~第五級技術分析(上篇)
   
當沖的知識,放在第五級,意味著:你前面的四個關卡(一到四級),都過去了。所以,你應該是很厲害的;但是,在現實世界中,很多人的學習過程,都像下跳 棋一樣低空掠過前面四個等級,直接來學當沖。這本來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因為很多人都這麼做,所以大家都見怪不怪了。日子久了,反而是我們這些主張按部就班的人變成怪人了。
  先提醒一下第五級的東西。
   第五級:短線當沖。
   (1)盤中看盤法(期貨跟大盤)。(2)短線當沖操作法。(3)短線當沖型態學。(4)短線當沖平均線學(此項我本人並不擅長,比較少用)。(6)深入的金融市場心理學知識。

   *當沖這門知識,每位老師的方法都不一樣。
   *(1)~(3)的正確知識的取得,非常困難。
   *(6)的正確知識,極為罕見。
   *第五級不是必修,沒時間看盤的人就不需要學
 
  當沖,就是當日沖銷(不留倉),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在市場中,『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基本功跟長線法懂了以後,再來學短線,才好。
  
  2.當沖的平均每筆交易的利潤,不高。
  
  3.當沖的交易機會比較多。

  4.市面上的當沖法太多了,但是長期操作下來能夠成功的,甚為稀有。

  5.當沖所用到的型態學、均線學、量價學,都跟中長線有所不同。它自成一格。
  6.當沖賺錢快。但是很難學。
  7.當沖要求反應要快,長線則不必如此要求。
  8.從某一個角度來講,當沖更需要耐心等待交易機會。
  9.當沖不是賭博。
  10.股票很難當沖,所以大部份的當沖帽客都是做指數期貨。
  11.學習當沖所需要的教育時間,很長。
  12.當沖的風險,很難控制,所以:當沖的資金控管,就變的更重要。
  13.學習當沖最好是「學徒制」,也就是跟在教師身邊學習。
  14.當沖最好要是一組搭檔。也就是兩個人合作。
  15.當沖是「機械法」跟「預測法」兩個混合使用度最高的交易方式。
  16.當沖對操作者的健康殺傷力,最大。
  17.當沖可能會降低一個人的人格素質。
  18.當沖有可能在漫長操作歲月之後,降低你的心智能力。
  19.當沖有可能在某種特殊的機緣下,開啟你的智慧之門。
  以下逐條解說。
  第一條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勸告大家要在一個比較穩固的地盤上練基本功。還有:長線比較容易,先把長線學會,容易賺的先拿到手,利潤有了基礎,再來學做當沖,生活會比較有保障、心會比較安。
  提到基本功,這是可以在盤後練習的,不一定非要在盤中練習不可,因為基本功是熟悉市場的一些基本法則,而這些法則在長 線或中線就都具足了,不必硬要牽扯到短線跟當沖。反過來說:一開始就學短當沖的人,就很可能犯了基本功不紮實的缺點;這個缺點,在某些狀況配合下,可以讓 人從市場直接畢業。著名的交易員,同時也是『黑天鵝效應』的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他把這種現象叫「炸燬」。
  當沖是在盤中盯著盤面進行交易的。盤中的變化多,要練基本功不容易。在瞬息萬變的當沖市場,我們的情緒也是變化多端; 等到收盤以後,從波濤洶湧到雲淡風清,很多人才回過神來、恢復正常,但是這一回神,也就常常把盤中剛剛發生的那些變化給忘了。這是故意的遺忘、也是無意的 遺忘;不管是有意還是故意,遺失掉盤中的記憶,其實也就是暗示操作者本人不想再去檢討剛才的成敗因緣。這樣的逃避心理或遺失現象,是很不好的。因為這樣你就很難進步。如果沒有辦法重新體會一遍剛才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就很難學到盤中隨機應變的教訓,也更難弄清楚短中長三條線之間相互的牽動關係。
  第二條:『當沖的平均每筆交易的利潤不高』指出了一個真理,就是:天底下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除了謊言以外)。
  市場的『非完美法則』,大概如下:
    利潤高的,風險大。危險小的,利潤低。
    利潤高、危險少的,機會不多。
    利潤高、危險少、機會多的,不好學。甚至學不會。
    利潤高、危險少、機會多,又容易學的,卻需要大筆資金。
  做短線,因為停損停利設的比較近,所以賺的比較少,賠的也比較少;做長線,停損停利設的比較遠,所以賺到的比較多,賠的也比較多 ──(這個基本道理我以為很多人都知道,結果好像是很多人都不知道 。)就因為做短線做當沖有這個「賠少」的優點,所以一般循正軌學習當沖的人都努力加強自己的盤感,以便把進場點抓的更準更有把握,至於出場點就交給固定的停損停利法則去執行(這樣的精神類似機械法)。
  第三條:『當沖的交易機會,多。』這句話在市場之外,普遍都遭受到嚴重的誤解,以為「機會是可以製造出來的,所以在當沖的地盤上,機會才會變多」,這真是嚴重的誤解。所謂機會多,是指我們換了一種方法(換成短線法或當沖法)之後,透過這個方法去觀察盤勢,就能夠發現更細微的機會。這就好像你用顯微鏡去觀察軟木塞的樣本,發現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細胞;但是,木頭裡的細胞絕對不會因為你使用了顯微鏡去看它就變多!
  第四條:『市面上的當沖法太多了,但是長期操作下來能夠成功的,甚為稀有。』這句話在告訴我們:當沖的操作方法,百家爭鳴、千奇百怪、無奇不有、雞犬同籠……如果你曾經偏愛過哪一種當沖操盤法,那麼,有極高的可能性暗示這個當沖法只是迎合了你內在的慾望,卻不是憑真正的內在價值得到你的青睞。會產生這種情形的原因,是因為長線法跟中線法各方法之間還是有少數類似的程度,但是一個當沖法跟另一個當沖法之間,卻可能長的完全不一樣!
  也因為當沖法實在太多,就算你碰到合格的教師,他也不可能親自試驗過所有的方法,所以,在禮貌上,他無法斷然勸告你放棄之前的舊方法。這麼一來,問題就大了,到最後變成:盤中大家各顯神通,新法舊法一起用,亂成一團,到最後各自以賠錢了事。
  第五條:『當沖所用到的型態學、均線學、量價學,都跟中長線有所不同。它自成一格。』這一條是死穴!很多人都不知道當沖用的型態學跟一般的型態學會差很多。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因為當沖盤有一個叫做『平盤線』的東西,其他像中線跟長線,在他們的日線圖上,哪裡找得到一條叫平盤線的東西?……光這一條線,差別就大了。
  這一條對於想省學費的人而言,很不利。本來已經學完型態學,又要花錢學一次當沖專屬的型態學,真是苦了他們了。
  第六條:『當沖賺錢快。但是很難學。』講到這一條,會讓人有點感歎。
  大多數想做當沖的人,都是想快速獲利。這些人又大概分為兩種:一種人知道「當沖的利潤不高」,但是他還是要做;另一種人並不知道「當沖賺的少」,那當然就更熱衷了。 其實,這兩種人(撇開真正成功的短線贏家不論),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就是:表面上他們是想賺得快,但實際上他們都在逃避長線。他們為什麼要逃避長線?除 了長線的時間比較久,等不及之外,還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他們認為長線難以掌控、比較難學,所以長線好像很難獲利;然後他們又轉過頭來認為短線近在眼前,比 較好掌控、比較好學,所以短線就應該比較容易獲利。這兩套言論,似是而非,沒有全錯,但卻也錯了一部份,而且,錯了的那一部份,比對了的那一部份,對投資 人造成的影響更為深入而廣泛。
  各位,當沖好不好掌控,是要看你會不會,你會了以後,當然就比長線要好掌控,因為當沖的利益就在眼前啊,那種臨場撈錢的現場感,確實是很舒爽的!但是,你要是學不到當沖的正確方法的話,當沖就難以掌控了。
  近在眼前的東西,如果你不懂去抓住它的正確方法,那麼,近在眼前又有啥用呢?只能讓人流乾口水、氣急敗壞地搥胸頓足,眼睜睜看著錢從自己眼前溜過而已。所以:千萬不要誤以為「距離你比較近的東西就比較容易學」。
  第七條:『當沖要求反應要快,長線則不必如此要求。』當沖要很靈活,不只頭腦要靈活、動作也要很靈活。這一條大家都知道,本來不必贅述,但是我發現近兩年來有很多反應慢、思考能力也不佳的散戶,明明就不適合投入當沖這 個緊張的職業生涯,卻對這個行業充滿無限希望,這實在是一件奇怪的事,就好像缺手缺腳的人想要打職業NBA一樣。不過,話說回來,就是因為沒法賺這個錢, 所以才對這一行懷有夢想吧……這樣的故事,有點淒涼。
  第八條:『從某一個角度來講,當沖更需要耐心等待交易機會。』機會,不是製造出來的,而是用智慧觀察出來的。所以,做當沖的人,一定要想得開、心胸要寬大,要有點人生智慧才行。
  為了不想等很久才獲利,很多人把希望寄託在當沖上,其實,當沖的機會,比起長線來是多很多,但並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多。一般人為了不想久等而投入當沖,結果反而等的更多。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沖客很多都是專職,每個月就想靠這個賺生活費,其他的收入就欠缺,所以每天的壓力都很大,只要一天不賺錢,可能就會很難受,於是就天天希望賺錢、天天「等著」去賺錢,開盤之後,就在等機會,進了單之後,也是等著拉上去(或跌下來空單獲利);等過來等過去,長久下來,會等出一些心理問題,非要靠後天的修煉給它化解掉不可。所以當沖需要更多的智慧。
  第九條:『當沖不是賭博。』對,當沖不是賭博。我再重覆一次,當沖不是賭博喔。大家都聽到了,嗯,聽到了就好。少數那幾位,也應該聽到了吧?……是,聽到了,聽到了就好;下次會不會再犯?……喔,不保證,嗯,那怎麼辦?再賭就把手剁掉?剁不掉,那就戒賭?戒不掉,那就別沖了……啊,當沖也戒不掉,那就買個禮盒回家看爸爸,跟爸爸再「借」個兩棟房子來賭吧。沒房子的話,地契也可以。
  第十條:『股票很難當沖,所以大部份的當沖帽客都是做指數期貨。』現在的台灣股票市場,有很多支是平盤以下不准放空的,您說:這怎麼方便做當沖呢?……所以,除了少數有錢人之外,大部份的當沖客,都是做指數期貨。就算股票制度開放,方便做當沖了,問題是買賣股票槓桿倍數太小,想在盤中震盪獲取比較高的利潤,不容易,除非你的資金很大。所以,大家都做指數期貨。不過,在此我要慎重呼籲:千萬別玩地下期貨。千萬不要……真的。 
  第十一條:『學習當沖所需要的教育時間,很長。』因為當沖要求反應要快,所以要練習運動神經。於是,不只是技術,心理教育跟體育,也都很重要。除了讀書、做研究、思考……之外,當沖客還要多鍛鍊身體,以免天天過度盯盤而累垮。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成就的。
  培養一個當沖客,比培養一個長線操盤手要難很多。所以在訓練期間,資金不可以投入太多,只能少量。等出師之後,再來談擴大投機部位。 
  第十二條:『當沖的風險,很難控制,所以:當沖的資金控管,就變的更重要。』做短線,最忌全部資金押寶!千萬不要做滿倉! ──這個道理容不容易懂?好像很容易,結果是一大堆人都喜歡做滿倉,把投機搞成賭博,將來一定提早畢業。
  為了勸別人不要做滿倉,我被很多人罵過,而且罵的很慘。唉,一個人如果想去自殺,你去阻止他,搞不好他臨死前也要罵你三聲然後捅你一刀才甘心呢。 
  第十三條:『學習當沖最好是「學徒制」,也就是跟在教師身邊學習。』其實,只要是學問,尤其是跟心理養成有關係的學問,最好都是學徒制。
  現代的教育,因為學生人數多,所以才不得不採取大班上課。老師不認得學生,學生也不見得尊敬老師,傳統的師生倫理,流失嚴重。短線當沖,比較類似作手的交易,以前(二十多年前吧)訓練一個作手要十年,現在只要三個月(或更短),這都浮濫了。
  學徒制,最重要的是能發揮因材施教的精神。但是現在的知識傳授像開補習班,只求學生數量多、學費就多。真正的教育精神,很淡了。
  第十四條:『當沖最好要是一組搭檔。也就是兩個人合作。』其實不只是當沖,人事搭配許可的話(找得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僅可能兩個人或三個人(四個人以上的話,可能會意見紛雜)。通常是一個人負責喊單,另一個負責下單。或是幾個人負責蒐集資料、一個人負責總裁決(做決策),然後一個人負責實際下單。
  盤中變化速度快,有時候會忙不過來,所以人要多一點。另一方面,兩個人搭檔,可以避免一個人單獨的時候因為放縱自我而做出錯誤判斷!這種情況超多的,所以需要另一個人來做客觀的制衡
  第十五條:『當沖是「機械法」跟「預測法」兩個混合使用度最高的交易方式。』做長線跟中線,大部份成功的操盤手都是用機械法;但是做短線當沖,因為風雲詭譎、變化多端,機械的反應常常無法應付或失靈,所以還是需要加入很多大腦的「判斷」或是運動神經直接反應。所以:當沖是兩種系統混合使用頻率最高的交易方式。
  預測需要盤感,盤感依賴智慧跟體力。然而體力並不是每天都可以處在最佳狀態。一旦感覺走掉,或是運氣用光,交易就很危險。這也是我們在教當沖時一再叮嚀大家的:不要過分相信你的感覺。大部份的工作,都要慢慢地交給機械法會比較好。當然,有些當沖工作還是需要預測,但是應該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所以還是要經常提醒自己:要把感覺化為規律。這是反璞歸真的功夫。
  上篇就寫到這裡。第十六條到第十九條,跟心理分析的關係很密切,我們留待後面再談。
~王力群 Randy Wang. 2008-02-15 初稿
2014.7.28 修訂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新版股市學習次第(7)~第四級技術分析(下篇)



新版股市學習次第(7)~第四級技術分析(下篇)

 先複習一下第四級的預訂進度:
  第四級:進階K線學、進階型態學、短天期平均線操作法。
   (1)進階K線學:上影線、下影線、十字線、吞噬(engulfing)、
    母子(harami)、棄嬰(abandoned baby)、三星(tri star)、
    烏雲罩頂(dark cloud cover)、三白兵(three white soldiers……等等。
   (2)進階型態學:頭肩底、島狀反轉、旗型整理、三角型整理、波浪理論。
   (3)短天期平均線操作法:低於[三十日平均線]的各條短週期均線操作法。
   (4)量價學,包含融資解讀法。
   (5)金融市場基礎心理學。

  第四級要學的知識,種類繁多,要廣博,也要精通。不通,就不要用。
  一到三級的功夫,是基本,簡易卻意義深遠、單純卻威力龐大,算是頗符合人性。
  第四級跟第五級,這兩級,因為是短線,所以:不符合一般人的習性。
  短線比較累,有操,需要花的時間多,需要更強烈的專注跟勇氣。時間不長還好,一旦做久,難免都會出點狀況。所以:短線,需要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識作為輔助。
  第四級的心理知識,先要做到最基本的。(比較精深的心理知識,到第五級以後才會用到,暫時不急。)
  股市的基本心理知識,用在短線的,第一個就是戒貪。比較具體的說明如下:
  1.不能用長線法的優點去要求短線。長線法的優點是利潤多,缺點是機會少;短線法的缺點是利潤少,優點是機會多。有些投資人長線短線搞不清楚,只知道賺大錢,一昧地盲目要求短線也要賺到大波段的利潤,這是無知的表現。
  2.一條魚不能從頭吃到尾。大家都知道不能老是想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但是就是有很多人,過了最高點就不想賣了。這樣不行的。大家都知道的股市名言,為何很多人還是做不到?……是因為潛意識的關係。從表面上來看,他們相信這些股市名言講的有道理,但是骨子裡還是我行我素。
  3.戒貪不是叫大家不要賺更多的錢,而是叫大家要去除『想要不經正常管道賺取更多的金錢』的慾望。這一點,務必要搞清楚。很多人的勇氣是來自於貪婪,這樣的勇氣沒品質、很脆弱,經不起考驗的。真正的勇氣來自於在股市中不斷地保持好學的精神,而不是鼓吹物欲。
  第二個就是戒氣。比較具體的說明如下:
  4.不能急躁。短線雖然機會多,但是也不會多到時時刻刻都有機會。所以:等待這門學問在短線還是有用的。投資人千萬不可以認為學了短線,就凡事不必再等待、就衝啊!……這樣的想法,太危險。
  5.不能積氣。看盤看久了,一年、兩年,就會有一股氣累積在胸中。這股氣,要適當排遣掉,否則鬱結太久,會傷肝。
  在股市的修練中,並不是說不能發脾氣,而是發的時候要知道自己純粹是在發洩怨氣,而不是在跟人結仇。如果有脾氣都不發,除非是聖人,否則有氣不發,還是會傷肝。所以:發是可以,但是發過就算了,不要執著。
  6.鍛鍊身體、強化身心。第一點跟第二點,都是消極性的防禦,這還不夠,短線客必須主動積極鍛鍊身體、強化自己的耐磨耐操的程度。自己的磁場(氣場)不能弱,一弱下來,盤感就會失去準頭。
  第三個就是戒傲慢。比較具體的說明如下: 
  7.不能短視。很多人做了短線以後,就變成短視,這真是很糟糕。短線是更細膩、更精微的觀察,並不是叫你見樹不見林。推究其原因,在於很多人誤認為只有短線才算屌,做長線的不是烏龜就是老頭。這樣的想法真是要不得。
  8.不能無知。很多人以為做了短線就可以不管長線,所以長線就不要學了。這就好像開了艘小漁船出海捕魚,你提醒他要提防大白鯊,他卻跟你說:我只捕小魚,又不捕大魚,幹麻要提防大白鯊?……殊不知你不去找大魚,大魚卻會來咬你。很多人做短線做到忘我,失去警戒心,沒去提防長線的大浪即將打來,到最後都滅頂。
  9.不能自以為靈活就亂來。短線講究靈活,但不是叫你跟流浪漢一樣東飄西盪,一天到晚不做正經事、不讀書、不求取正確知識,而只會人云亦云、到處聽消息、找明牌、抄襲別人的意見。很多人學了短線之後,定性就喪失了,變成不喜歡讀書做研究,久而久之,他的股市知識就落伍了。
  這三條誡律,是很基本的心理建設。暫時還談不上分析,只是初步認識而已。如果要分析,還要看個案
  一般而言,心理學這道門檻雖然有點高,但是基於商業考量,所以業內人士都不會跟投資人講『股市操作須要健康的心理建設』,因為:所有的營業員都希望你做短線,如果做長線,他們就賺不到手續費。
  短線,也有真理大道,否則我們就不須要特地為短線開闢第四級跟第五級的領域。如果短線根本是亂的,我就不會把它當作一門知識。但是,短線要配合心理學,這也是實話。實話,多多少少要說一點,才對得起天地良心。但是,就是為了商業、為了賺錢、為了吸引顧客、為了更多的人來 參觀好讓自己成名、為了迎合廣大投資人的躁進心態而讓自己媚俗、讓自己譁眾取寵……這些現象已經變成一種社會主流,如果我不照著去做,好像就會被淘汰,甚至被人家罵不識時務。
  這個問題為什麼會這麼嚴重呢?因為,大部份的贏家,都知道股市心理分析的重要,但是卻幾乎很少人敢站出來講:『如果想教散戶學會股市技術,除了要是優秀的技術分析師之外,也必須是合格的股市心理分析師。』…… 這句話,不太有人敢講。因為:很多贏家(尤其是很多初級贏家跟自以為是贏家的輸家)仗著自己天生心理頑強,一路奮鬥過來,卻對於別人的失敗病因無從體會,因為他自己天生強壯,沒犯過這些個心理毛病,所以你要他去指導別人,就不行了。但是他畢竟也是贏家啊,這個世界的股市贏家已經夠少了,又還要叫這些人去修心理分析的教育學分,哪有這麼多美國時間呢?
  所以:心理分析這門知識,在股市中就變成一個很少人敢去觸碰的領域。這,是個禁忌。如果用心理分析這個標準去衡量現在檯面上很多人物,你將會發現:他們吸引了很多投資人,但是卻沒有顧慮到群眾的學習心理,所以也就不會考慮群眾的學習障礙。既然不考慮學習障礙,很多知識,將會在不考慮學習者能不能消化的草率狀況之下,散佈出去到後來,很多學習者,消化不良、撐死了,或是學的時候亂學,不分前後次序,於是中了毒,賠了、掛了;當然還有很多人,亂學之後,實戰的時候發現上不了手,於是感到懷疑,沒信心了,到後來反而回過頭來說技術分析的壞話,提倡「技術分析無用論」。
  為什麼要等到第四級才引進心理學呢?那是因為 投資人剛開始進入市場的時候,大部份都還算是虛心求學,所以不必給他太大壓力、不必一天到晚叮嚀著他要時時刻刻反躬自省,更何況,這個市場上仍然有些人還抱著「做股票跟心理學有什麼關係?」的幼稚心態,所以這方面的東西,要緩一緩。驟然實施,可能會遭遇到反效果。
  到了第四級的短線領域之後,因為要學的東西實 在太豐富了,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才能夠好好學點東西。但是,大家不要看我講的輕鬆,真實的現況往往不是大家想的那樣,而會有很多原先根本就沒 有料到的事情會發生。例如:大多數人進入短線領域的時候,照理論來講,應該會因為資訊太雜、環境太亂而產生不知道要用哪一招的窘況,但是經過我這些年來的 實地了解,其實最大的問題不是來自於「混亂」,而是來自於「遺忘」。
  一般老師,尤其是不合格的老師在碰到「遺忘」 這個問題的時候,是根本就不想認真面對,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投資人自己的問題,所以投資人自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是: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碰到過這樣的問題 (不只是遺忘症,而是泛指所有的心理疾病),這是無可逃避、必須面對的。但是,解決起來,很煩、很耗時間,那些不合格的老師沒有那麼多閑功夫跟你耗,他們也不想在投資人身上浪費這麼多時間。為什麼?因為他們只把自己定位在扮演「資訊提供者」的角色(有的是付費資訊,有的是免費資訊),而不是心理醫生。
  投資人面對這一個現象,必須看開、坦然吧。我們也許不能指責他們沒有愛心、抱怨他們沒有「救人救到底、送佛送上天」,也許我們應該責怪自己改變自己的決心跟毅力。畢竟,他們只是股市分析師,而不是心理分析師。當你自己因為思想出問題而引起在股市中「異常人格分裂」的時候,坦白講:只能自求多福了。當然,既然你已經看了這篇文章,知道會有這種狀況發生,那麼,你已經比其他人好太多了。有很多的人,終其一生,都還不知道那是因為自己心理有毛病才操作失敗,而不完完全全是技術的問題。
  心理問題的克服,以及心理建設的構築,有的可以在一朝一夕之間立即頓悟,但更多的必須靠不斷地練習來做到。在股市中為什麼這麼強調經驗的重要,就是這個道理。很多心理問題,磨練久了,會得到相當的改善;但是,先決條件是你要誠實面對自己、勇敢的改造自己,不要諱疾忌醫、不要掩耳盜鈴、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甘於無知。
  愈走入短線,有心人會感受到技術面跟心理面結合的程度愈厲害,所以心態就愈要謙虛、心門就愈要打開、胸襟就愈要寬大。否則,這條路會愈走愈窄。
  我們先把各學習階段的層次給劃分好,然後分級解說。當然,可能有人已經察覺到了:這些分級解說的文章其實就是在跟大家講技術分析的大綱。我們不可能在單獨一篇解說中就把那一級技術分析的東西全部講完,但是主要的大綱是可以努力去交代清楚的。『舉綱而後張目』,先把定位弄清楚,再做分層的規劃與建設。這就好像先打造好一個抽屜櫃,接下來有什麼資料進來,就一個抽屜一個抽屜收好,不要亂放。長線有長線的技術分析、中線有中線的技術分析、短線有短線的技術分析、長線有長線的心理分析、中線有中線的心理分析、短線有短線的心理分析,學的時候本來不應該搞混,但是現實狀況卻都是亂成一團,該往前衝的時候變保守、該保守的時候往前衝,這些現象很多都是因為心理學的知識引用錯誤、張冠李戴,故亂象叢生。
  第四級我們先講到這裡,接下來我們將會討論跟盤中看盤以及當沖有關的第五級。第五級的心理知識將會提升為智慧,這是要先提醒大家的。不過,我們還是會先從技術分析討論起。
~王力群 Randy Wang. 2008-02-13. Taiwan Taipei 初稿
2014.7.25 修訂

2014年7月24日 星期四

新版股市學習次第(6)~第四級技術分析(上篇)



新版股市學習次第(6)~第四級技術分析(上篇)

  先複習一下第四級的預訂進度:
  第四級:進階K線學、進階型態學、短天期平均線操作法。
   (1)進階K線學:上影線、下影線、十字線、吞噬(engulfing)、
    母子(harami)、棄嬰(abandoned baby)、三星(tri star)、
    烏雲罩頂(dark cloud cover)、三白兵(three white soldiers……等等。
   (2)進階型態學:頭肩底、島狀反轉、旗型整理、三角型整理、波浪理論。
   (3)短天期平均線操作法:低於[三十日平均線]的各條短週期均線操作法。
   (4)量價學,包含融資解讀法。
   (5)金融市場基礎心理學。

  其實,還有很多技巧,都是在這個階段加入的,例如『費波藍西係數』,第四級就可以學了;還有『趨勢線』,第四級也可以學著開始畫了。總之:第四級是一個開放性系統,大凡股市所有的技巧(除了當沖的知識暫時別進來以外),都可以在這一個階段學 了。因為:能夠進入第四級,表示你的資質得到了認可,前三級也累積了相當紮實的功力。

  也許會有人問:你昨天才寫文章講第三級的注意事項,今天就希望我們已經具備第三級的實力,這樣是不是太快了?是不是應該等一段時間,等我們回去把功練好,然後再講第四級,否則,沒有親自下海打過第三級的仗,怎麼會聽得懂第四級的課程呢?

  我說:對。您講的都對。每一級都有練習題,投資人自己要去學習。如果是在課堂上,我至少會給學生一個禮拜的時間把今天上課講的消化完畢,換言之:在下次上課的時候,我就『假裝』你已經把前面教的都消化掉了──這聽起來有點一廂情願。所以,在現實中,正規課程無法在一兩天之內消化完畢。因為:沒有經過前面的實戰(或是紙上模擬也可以),後面的課聽起來會沒有感覺,或者感覺很淺。每一級之間,要有間隔、要給時間,讓大家去練習,累積自己的經驗。這樣才是對的。

  但是現在資訊發達,相關知識不但多,而且傳播速度快。我們這邊還在教中學的課程,別人可能已經在展示研究班的成果了 ──這樣一來,在「知識愈多愈好」的錯覺之下,投資人是沒有那個耐心學習的。網路上那麼多股市分析文章,真正有心學的人,大概只佔兩三成吧,其餘七成都是在抄,抄別人的意見,或是參考一下而已,或是看一些網路名人跟電視名師表演預言秀,拍個手、叫個好,湊熱鬧而已。

  嚴格講起來,進入第四級之前,要舉辦一場考試。考試不及格的人,不可以進入第四級。當然囉,也許有些人聽到我講這個會有點反感,心想:我那麼聰明,程度一定夠的,結果王老師還要考我,真可惡……是的,我也很誠心的希望投資人的程度都夠,都很厲害,都能舉一反三,這樣我教起來就會很輕鬆,我就會有多一點的時間去遊山玩水了。

  但是,現實不是這麼一回事,很多投資人的程度似乎還是不足。怎麼辦,那就慢慢練吧,反正文章都在這,自己慢慢摸索,只要有誠心,終究會摸到點東西的。其他程度夠的同學,請注意一件事情:在進入第四級的時候,也許您的程度準備的還不錯,但是第四級本身就是一個「時間長,內容豐富」的學習之旅,在這一路學習的過程中,依照以往的教學經驗,很多人會跟不上,脫隊、掉隊,最後甚至就消失了。所以,第四級的專業投機客不可以存著驕傲自滿的心態。

  第四級開始,正式見識到武林中各門各派的功夫,說的好聽是很多很豐富,說的難聽一點就是很雜很混亂。投機客在學這些方法之前,先要知道一個理論,這個理論在股市中幾乎很少人提,我在這裡講一下,就是『方法學』裡面講的「相輔相剋」的道理;大概有以下七種現象:

  1.單行:就是學了很多方法之後,臨陣卻只用一種方法,以期發揮最大的效果。例如:在重大轉折點的時候,有時只單獨考慮成交量「爆天量」一個因素,就可以決定生死。

  2.相須:就是選擇同時使用兩種方法,期待兩個方法一起用可以發揮最好的效果。例如:「爆大量」又「收長黑」,一個是「成交量法」,一個是「K線學」,兩個方法合起來用,就是「量價法」,有時會產生1+1>2的效果。

  3.相輔: 同時使用兩種方法,但是以其中一個為主要方法,另一個為次要。希望次要方法能夠幫助主要方法增加更多的利潤。例如:在主升段確立的時候,以「均線法」做波 段操作,另外又以「K線法」嘗試在每天逢低買進做短線,兩個方法合起來用,一個中線一個短線,就是「中短並進」(或長短並進)、相輔相成。

  4.相畏』:同時使用兩種方法的時候,其中一個方法的缺點,受到另一個方法的壓抑,使利潤增加,或者是判斷難度降低。例如:同時使用「短線法」跟「中線法」,如果操作功力很不錯,某些盤中的短線訊號會幫助我們更加確定這裡的中線趨勢,如此一來,就會減少我們在加碼時買在短線高點的窘況、判斷就會變的比較簡單,進而擴大獲利。

  5.相殺:同時使用兩種方法的時候,其中一個方法的缺點,會被另一個方法給消除掉,使利潤增加,或者是判斷難度降低。例如:同時使用「短線法」跟「中長線法」,如果遇到短線突發狀況而無法清晰思考判斷的時候,此時可以毅然捨棄短線,專注於中長線,使我們恢復操作時應有的正常水準。

  6.相剋:同時使用兩種方法,其中一個方法的優點或功效,受到另一個方法的干擾破壞,使利潤減少或賠本,或者是判斷難度昇高。例如:同時使用「當沖法」跟「中長線法」,如果操作功力不佳,盤中的短線訊號就會時時干擾我們的大趨勢判斷,如此一來,就會產生操作混亂或資金押注失控的狀況。

  7.相反:兩種方法同時使用,會產生惡劣效果。例如:同時使用兩種方法,一個是正確方法,另一個是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不正確方法,那麼,很可能那個正確方法也連帶的變成不正確,變成雪上加霜,發生1+1<的慘況。

  這七種狀況,一般投資人大概都知道第一種到第四種,卻不知道第六種跟第七種的負面效應!這實在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很多投資人對於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 第四種的正面效益,幾乎已經到了迷信的程度,而且頻頻在實戰時不做戰況評估,以致於變成「亂用方法、亂搬救兵」的全面失控狀態,這一點頗令人憂心。推究其 根本原因:大部份都是因為當初在學習各種方法的時候,都是只學到表面,而沒有學到深髓。換言之:他們可能只學了一些表面規則,卻不知道這些方法應該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不能用?有什麼缺點是要小心的?要如何去避免這些缺點……這些可能都沒學好,或是根本就沒學。

  我建議專業的投機客對於『方法學』應該有以下的認識與對策:
 
   (1).學習每一種方法的時候,問清楚這是短線法還是長線法?搞清楚它可以適用的操作週期。
   (2).功力不純熟之前,不要用太多的方法!
   (3).不要迷信「方法愈多愈好、知識愈多愈好」的謠言。
   (4).不要迷信「好方法、獲利多的方法、內容豐富的方法」,要找到「正確的方法、能夠達到身心平衡的方法」。
   (5).不要迷信「適合自己的方法」。你所謂的適合,可能只是你一廂情願的妄想。
   (6).必要時,不要捨不得自己最愛的那幾種方法,要毅然捨棄,徹徹底底做檢討、痛痛快快馬上改過自新。
   (7).必要時,要把自己會的方法全部毅然捨棄,重新學起!

  有些高手(或贏家),在實戰的時候,可能用的不只是一種方法,但是在最後關鍵點的時候,他可能只用一種方法。換言之:平常的時候手上玩弄著很多武器,但是到最後關頭,他只拿一件武器去進攻敵人。(可能有些人會問我:大部份成功的交易員是用很多方法呢?還是用很少的方法呢?這個答案我的回答是:也許有些成功者是用很多的方法;但是羽翼未豐的人最好用少一點的方法,以免不專心。)

  這種現象暴露了一般投資人對於方法學的一個重大盲點。一般人並不知道:我們應該學習的『方法』有兩大類,第一種是『觀察法』,第二種是『執行法』。

  所謂的觀察法,也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看數據,另一種是看新聞。基本派看新聞,技術派則看數據看的比較多,新聞看的比較少或根本不看。從另一種角度:觀察法也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輔助資料』,另一種是『主要數據』。 例如:如果某人使用均線法,他的『主要數據』應該是現在均線所在的價格或點數,而他的『輔助資料』則可能五花八門,小至盤中當沖的均買均賣張數,大至國家 大事突發新聞,都可能是他的觀察對象,但是那只是輔助的觀察,雖然會盯著,但不會死盯;換言之:這只是較為詳細的觀察而已,還談不上是一種戰術。

  但是,很多投資人在學習的時候,都誤認為觀察法也必定是一種戰術 ──這種直覺是不對的。觀察的對象也許有很多種,但大部份都只停留在觀察階段,而沒有付諸行動。一般投資人經常誤會只要有個方法,將來就一定會有執行──這是誤解。大多數的觀察,可能只有一兩項到最後變成有價值的資訊,其餘的都變成雜訊。換言之:第四級的很多知識充其量都只能擔任觀察者的角色,而沒辦法扮演關鍵行動的決策──如此一來,就麻煩了,因為一般投資者的心目中,只會想到「買賣」,而不會想到「推理、分析」;當我們展現一個思考的推理過程的時候,可能運用了一些邏輯辯證的方法,這些方法就類似觀察法;但是,因為這些方法並不直接牽扯到買進賣出,所以很多散戶都認為它「沒用」。

  這就是「技術分析」這門學問面臨到的窘況:很多人只知道「技術」,卻不知道「分析」,更不知道原來分析也需要方法的。
 
  我想跟大家說的是:大多數真正有資格走到第四級的高手,對於「方法學」這個專門的學問其實並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那他們是怎麼走過來的呢?是憑天賦。或者是憑他本身就曾經受過嚴格的科學教育。所以:這些人在第四級的時候,還能夠維持一個正常學習的局面而不會亂掉;但是一般人就不行了,一般人由於對「方法的交互使用」這門知識完全沒有概念,所以第四級的知識雖然豐富,但是對他而言卻是毒藥,只會使他操作得更混亂而已。

  也就是因為走到第四級的高手大多數都是憑其天賦,所以你要他們反過頭來教別人的時候,他們就不行了;他們反而會覺得奇怪,覺得這些思考推理的過程應該都很自然,為什麼別人卻學不會?……於是乎,兩邊永遠無法溝通。

  第四級講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知道「方法學」這門知識對於股市操作的重要性。在下一篇中,我們再繼續談談第四級這些豐富的知識中還暗藏了哪些陷阱?……

~王力群 Randy Wang.  Taiwan
2008-02-10 初稿
2014-07-24 修訂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新版股市學習次第(5)~第三級技術分析



~~臨時公告!
2014.7.23週三:邏輯課要上課!
^^

-------------------------------------------------
新版股市學習次第(5)~第三級技術分析

  第三級、
   基本的K線知識。
   (1)認識K線。
   (2)如何繪製K線。
   (3)長紅跟長黑的知識。

在進入第三級之前,您應該已經具備下面兩項功力:一、熟練平均線的操作(這是第一級應該會的);二、懂得耐心等候型態學的完成,在完成(突破)的關鍵點再出手(這是第二級應該會的)。
  前面已經提過:大部份有志於學習技術分析的投資人,學會了一些基本技巧之後,就會在不知不覺當中朝向『預測式操盤法』去發展。換言之:在很早的時候,他內心深處就默默埋下種子,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準確預測行情,然後獲取豐厚的利潤。在這個心願的籠罩之下,股市生涯將會變成很迷人、很豐富,甚至你可以出名,變成名嘴、名分析師。我還記得我剛剛出來辦電子報的時候,創刊號(二○○○年三月六號)的第一個預言就是:『不管誰當選,大盤都是跌』,後來再進一步預言:『(○○○年)台灣資金嚴重外流,將會重蹈民國七十九年大崩盤的覆轍。』 ──啊,做這些預測的時候,好神氣啊!尤其是後來預言成真,大家稱讚我救了不少散戶的時候,我當然會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爽吧,是啊。
  這就是股市生涯迷人之處,股市裡有豐富的知識可供學習,天天都有報章媒體陪你一起用功做功課,有好多好多豐富的資訊,你可以學著發表言論,講國家的經濟發展、對政治品頭論足,你可以開口預測趨勢將會往哪裡走……這,真的很好。生活因為有了股市,突然變的活躍了起來,從此感到生活週遭處處都充滿著股市的知識,連去巷口7-11買個泡麵,我都會觀察一下店裡的設備,準備預言一下統一超(2912)未來的股價趨勢。
  對於少數天賦卓越的股市菁英來說:這是一條很棒的學習之道;但是對於資質平凡的投資人來說,這是一條錯誤的路。我也是經過了好幾年之後,才赫然覺醒,發現我當初明明兩種方法都有教(預測法跟機械法),但是到後來大部份的學生還是走到預測法,都荒廢了機械法。在我的操盤生涯中,我曾經做了許多預言,往好的方面講:是幫大家做投資,但也有很不好的一面,就是讓想學東西的人發生好高騖遠的毛病。
  『準確的預測』在無意中可能會產生誤導。做為一個操盤手,我預測正確當然很好,但是做為一個老師,我這樣的以身作則,是不太妥當的。
  贏家,不一定就是合格的教師啊。這是我學到的一個教訓,不能把學生一視同仁都當成「未來的我」來教。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必須因材施教。如果是像這裡部落格的網路寫作環境,更要注意這個問題,不可以把讀者都當成是天賦異稟的菁英。這是為大家好。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前面幾級,我都沒有放進太多的技巧。換言之:散戶愈是想學花招,我愈是打壓他們,這個現在不准學、那個要等後面比較高級的時候再來學……
  在前面第二級當中,圖A4○○七年六月十三號發生『突破型態』然後買進,這是一種機械法,而不是預言法。在六月十三號之前,形態在震盪,是生澀的、不成熟。會有預言家想在這裡出鋒頭,預先說出將來會漲會跌,好像在迷霧中指引散戶一條有光的道路──但是,那個不是你現在應該會的東西。你現在要懂的,只是第一級、第二級,到這篇再加個第三級。而這個第三級,只不過就是K線裡面的『長紅』跟『長黑』,好像你也早就知道了,沒啥了不起的。
  我之所以在第三級只加入『長紅』跟『長黑』這兩門知識,而不加入其他K線家族一堆聲勢浩大五花八門的奇技淫巧,是想提醒投資人:一旦進入K線學,誘惑就變的更多了,要謹慎啊!所以:在正式進入第四級之前,我們應該趁著還很純潔的時候,在第三級的領域中學好幾個基本的重要觀念,免得將來進入第四級以後,預言的成份會愈來愈重、操作的週期會愈來愈短、技巧會愈來愈細膩,我們也可能會愈來愈被迷惑。
  在踏入第三級大門的時候,投資人(其實這時候應該稱做投機客了,這個投機不是投機取巧的那個投機,而是積極利用機會、把握關鍵樞機)首先應該清楚知道一件事,就是關於自己立場的問題。
   第一級我們著重的是『長天期均線』,這個長天期當然是長線的意思;第二級我們著重的則是『型態』,在上一篇的圖A1A6的範例中,可以發現我們注重的是比較大的型態,而不是比較小的型態。其實不管是『長天期均線法』或是『短天期均線法』,它們兩個的基本原理有一大半是共通的。『巨觀型態學』跟『微觀型態學』的共通的地方就比較少(而且少很多),但是基本上也要先學會巨觀才能學微觀,這是次第,最好不要搞亂。
   K線學呢?K線這東西學了以後,如果你是把它用在『月線圖』跟『週線圖』,那麼,你應該做的是長線(或者微微偏一點中線);如果你是把K線學應用在『日線圖』,那麼,你應該做的是中線偏長線、或長線偏中線、或中線偏短線、或短線偏中線。為什麼K線學應用在日線圖會有這麼多什麼線偏什麼線的可能呢?那是因為K線學有所謂『單根K棒』,也有『組合K棒群Group)』。而且:很多畫面比較細膩的電腦股票軟體可以把日K線圖放大到很大的視野,看到的K棒數目就多了,這樣一來,你要做比較長線的話,也可以。所以日K線的操作週期是比較彈性的,不過一般人還是拿它來做中線跟短線的比較多。
  K線學跟之前第一級跟第二級最大的差別在:它幾乎就是短線的代表了。所以,不學K線還好,一學,就跟短線沾上了邊,要跟它劃清界線是有點困難的。換言之:K線學這東西,要『拿得起,放得下』。 因為在實戰的時候,有時候短線做一做,突然發現長線大軍發動了攻勢,於是就要趕快換跑道到長線法,觀點要趕快改過來,不能還逗留在短線的小視野裡面,這個時候就要放下『短線的K線學』而改用長線的觀點去審察K線,甚至在大多數的時候是根本放棄K線不看,而改用跟K線無關的長線法。這種『放下』的功夫,是『長短俱精』的贏家所必備的心理功夫
  一般投資人目前能在媒體中接觸到的知識,比較五花八門的,大概就是型態學跟K線學。型態學那麼多花樣,還有它的道理,搞通一種型態,會對其他相關種類的型態連帶的有所了解。但是K線學卻不然,它的花樣比較多一點,甚至每年還會產生一兩個新品種。然而,它的影響範圍卻比較小、影響的時間也比較短,換言之:它是比較短線的東西。所以,一旦開始學K線,就要小心被短線給誘惑;一旦牽扯到短線,就是踏進了江湖,除了要學會更多更好的硬底子真功夫之外,更要有堅強的心理建設才行。

  在第三級中,我們不打算學太多,免得K線家族大的小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難的易的一擁而入大軍壓境,那樣會消化不良的。所以我們只學兩個:長紅,長黑。
  我之前講過:正式進入第四級之前,我們應該趁著還很純潔的時候,在第三級的領域中學好幾個基本的重要觀念,什麼重要的觀念呢?就是:『比較分析法』。
  宗教上有所謂比較宗教學,心理學也有所謂比較心理學。在股市的技術學當中,比較 學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它是個什麼東西呢?簡言之,就是:相同的K線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週圍環境因緣影響下,會產生不同的解讀。這門學問, 知道的人非常少,相關的書籍幾乎沒有,所以讀者要注意。
  我們在訓練比較法的時候,先要知道K線學很容易讓人把視野縮小,小到只注意一天兩天之內發生的價格變化。既然要學,那麼,我們先做一兩個訓練的動作就好,那就是:

   一、注意第一級的均線法產生買賣訊號的時候,是否是由長紅或長黑所帶動的。
   二、注意第二級的型態學突破產生買賣訊號的時候,是否是由長紅或長黑所帶動的。
  再來的訓練,內容就比較多了,可能要忙一陣子做這個研究,或者要忙很久、思考很久
   三、注意歷年來所有長紅跟長黑發生的時候,附近是否有重要的均線?如果有,這些均線是什麼樣的狀況?(先用加權指數來練習就好)
   四、搜尋歷年來所有長紅跟長黑,找到之後,先檢查近期,再觀察遠期,看看是否有重要的型態成為壓力區或支撐區?如果有,這些型態是什麼?是M頭?尖頭?大M頭?小M頭?震盪箱震盪了多久?……
  以上這四個訓練,是 基本功。但是超過八成以上的投資人,對於練基本功毫無興趣;甚至想學技術分析的人,也對這種基本功夫意興闌珊,甚至麻木不仁。坦白講,我實在不清楚他們到 底對啥有興趣。本來有一段很長的時期,我很想知道他們對什麼有興趣,然後再去看看怎麼去破解那些大家都有興趣的東西……後來我發現,這樣太累了。畢竟我自己的操作也不容許過度分心。
  第三級不只是知識了,也開始做功夫了。絕大部份的投資人,都省略了練功夫的階段,而直接在書本或網路上吸收知識,以為吸收知識就等於練功夫 ──這種想法真是很不好。還有更多的人,誤以為自己下海操作累積實戰經驗也是在練功夫 ──這種想法也真的很危險。因為:所謂練功夫是指『你已經拿到了正確的方法(或先學會正確的觀察),然後經由不斷的實戰練習來熟練這個正確的方法』,而不是把自己當白老鼠,一直在用自己的鈔票去試驗那些錯誤的方法能不能用,這樣做,就好像把沙子丟到電鍋裡去煮飯,蒸一萬年也不會煮出一鍋白飯。
  第三級就講到這裡,其他的,就留給有心人自己去練功夫了。下一篇,我們將正式迎戰第四級。到時候,大部份傳說中的花招都會登場了,這到底是豐富的知識饗宴?還是漫天的飛砂走石?……到時候就要看我們的基本功做的紮不紮實、智慧夠不夠把它們都消化了。
~王力群 Randy Wang. 台灣,台北
2008-02-03        初稿
2014-07-22 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