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ubu購買我的電子書

https://www.pubu.com.tw/search?q=%E7%8E%8B%E5%8A%9B%E7%BE%A4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2014.4.11 王力群日記:回顧歷史



2014.4.11 王力群日記:回顧歷史

甲午戰爭,打輸了,把台灣割給日本,誰的錯?
有的人怪光緒皇帝魯莽開戰,不知戰力不如人。對,那時的中國的戰力確實不如日本,如果硬打下去,台灣「也許」可以保得住,但是會犧牲多少條人命,我不知道。
那麼,甲午敗戰,是榮耀呢?還是國恥?
對某些人來講,腐敗的清國比不上東方初升的新興強國日本,所以他們不覺得這是羞恥。
我覺得:你可以懷念日本人在台灣的德政,我也很感謝日本棒球教練幫嘉農拿到甲子園亞軍,但是:為什麼現在很少人去痛恨日本人對於台灣人民的思想的箝制呢?
第二次中日戰爭,本來是要輸的。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幾乎把中國軍隊的精銳都打光了,然後就是硬撐。撐到最後,撐不下去了,還好美國投了兩顆原子彈。否則,恐怕今天要竄改歷史教科書的是我們了。
一敗再敗,為什麼?……思想出了問題。
好不容易,現在中國大陸「富」了起來、「武力」強了起來,那麼,為什麼台灣還是有這麼多人厭惡中共政權呢?
因為中國箝制人民思想。
其實就是缺德。
台灣,是誰在箝制人民思想呢?
我們大家都知道國民黨長久以來都「習慣」在箝制人民思想,但是我不認為日據時代會比「蔣據時代(或馬據時代)」自由。
那麼,有沒有其他的政黨在箝制人民思想呢?如果有,他們箝制思想的程度是比國民黨劇烈呢?還是寬鬆許多?
這個問題,我請大家自己去思考。
2014年爆發的反服貿運動,如果我從某個角度來看,我會認為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它暴露了現階段台灣人的思想困境。
這個思想困境是:人們很少去想為什麼今天我們會走到這個地步。
人們現在想的是:「我們過的很好,我們很自由、很民主,我們很棒,所以請不要來打擾我們。」
(其實這語氣滿熟悉的,好像清朝有個皇帝也講過類似的口吻。)
那些人很少去想(或者根本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我們會走到這個失敗的地步。
他們還以為我們都很棒。
他們還以為我們一路贏。

2014.4.11

今天上午在忙都更的法律事情

今天上午在忙都更的法律事情
blog晚點寫或暫停壹天

祝大家萬事順利

^^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系統與邏輯(4):【封閉系統】



系統與邏輯(4)

【封閉系統】

基本上,傳統的中國是個封閉系統,也無所謂的科學思想。
有沒有科學思想,跟中國的命運當然是有關係的。
中國古代,只有科技,沒有科學。(中醫裡面的科學倒是比較多,但是中國一直沒有把物理科學給發展起來。)
原因是中國人的最頂尖人才的素質差。
中國的知識分子,平均而言,水準比美國的知識分子高。但是如果把範圍再縮小到金字塔的最尖端的那一小撮最頂尖的菁英,中國人(應該說是中國的最菁英)就輸了。
輸在沒有創意、缺乏恢宏的想像力、缺乏童趣的好奇心。
中國知識分子缺乏想像力的原因,跟傳統的考試制度有關。
古中國之所以為封閉系統,跟地理環境有關,因為中國是一塊大陸,海岸線距離文明發源地的陝西跟山西、河南都比較遠,不但缺乏來自海上的商業貿易,也跟西亞跟南歐的重要文明發源地相距甚遠,於是新知識的交流困難。
戰國諸子百家學說,科學思想都很薄弱(即使有,應該也是失傳了),大致而言,諸子不重視分析,只重視歸納後的大系統。後來到了漢代,統治者以法家為裡,儒家為表,片面強調儒家的階級服從精神,以方便統治大帝國。
到了隋代,更進一步地舉行科舉制度,強調「考試做官」,讀書人思想受到很大的限制。這一限制,就超過了一千五百年。
到了明清兩代,把國家發展方向定位為農業發展,拒絕教育改革,於是中國變為更封閉的系統,鴉片戰爭之後一連串的國難,檢討起來,其實就是菁英份子輸給洋人,既無民主,也無科學。
從同治中興開始,歷經五四運動,到共產主義席捲大陸以後,中國都在迷信科技,迷信船堅炮利,迷信火箭飛彈,至於真正的科學精神,則很落後。
台灣也是一樣,迷信科技,而缺乏科學精神。
目前中國大陸跟台灣都是封閉系統。但是台灣人似乎甘於封閉,封閉得很「理直氣壯」,這才是令人擔憂之處。
但我相信趨勢比人強,再過十年、二十年,很多人都會後悔現在的「小確幸」的心態。

~2014.4.10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系統與邏輯(3):【一元系統】



系統與邏輯(3)

【人生系統】

人生是個很大的系統,無可避免地會跟每個人自己的股市系統發生關係。
很多人不知道股市生活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做短線的跟做中線的),所以當兩者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會感到不知所措──如果是這樣,就要去解決這個問題,不要逃避。
有的人把人生系統的追尋目標放在「家庭」,有人放在「做官」,有人放在「事業」,有人放在「智慧」……。錯誤的人生目標一定會造成錯誤的後果,只是後果實現的時間早晚而已。


【家庭系統】

通常跟股市系統相衝突的第一線,就是家庭。
原因是:你(妳)的另一半並不一定會認同你的投資行為(或投機)。
股市系統跟家庭系統衝突的時候,通常是以家庭系統為優先考量。
請不要問我理由。

【事業系統】

幾乎很少人會把股市投資(或投機)當成是事業來認真經營。
做事業要講究專業,即使是做長期投資,一些粗淺的基本專業知識還是要的。
一般人通常並不認為股市投資是一種專業,而是把它看成是一種「天賦本能」,以為投資很簡單──這是非常荒謬的觀念,害人不淺。


【教育系統】

台灣的教育系統,偏重考試,所以糟糕。
基本上,我們的教育缺乏系統整合,在這樣的惡劣情形下,一般人不能去做屬於『大系統』的事業,因為系統愈大,知識的活用程度就愈高,股市其實是一個大系統,你可以用簡單的方法去對付他,但是你不能否認股市中所蘊藏的很深的智慧。換言之:你可以用傻瓜投資術,但是不能把股市當傻瓜。
嚴格講起來,股市投資本身就是一種「終生教育」的大系統,而不太像是營利事業。換言之:我們來股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習。

【一元系統】

一個大系統裡面,有很多小系統,這叫做『多元』;很多小系統歸納在一個大系統之下,這叫做『一元』。
知識領域是一個大系統,裡面,有很多小系統,這叫做『多元』;很多小系統歸納在一個大系統之下,這叫做『一元』。
一元系統不等於獨裁系統,兩者有別。
一元系統的優點是:統一、規律。缺點是:容易搞砸,變成了過度的執著。
在股市中,我操作長線、中線,跟短線,長中短我都有投資,這叫多元化。
  長中短線分配的資金比例是有關係的,這叫一元化。
更重要的是:不論是長線還是中線或是短線,都是「我」這個人在操作,這也是一元化的表現。
長中短線的操作方法不同,這是因為多元化;但是長中短線有些心法可以互通甚至共用,所以不同的「子系統」之間的融合,達成整體和諧的目標,這是屬於一元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獨裁系統】

遇到暴君,如果獨裁系統的防範機制設計不良,國家社會就慘了。
遇到愚民,如果民主系統的防範機制設計不良,國家社會就慘了。
國家的建設,目前以「防範機制健全的民主制度」為優。
但是,股市操作是我看過最獨裁的系統。
幾乎所有以民主制度去操作股市的人都失敗了。
所以股市以採用「獨裁系統」為優。
至於獨裁系統的缺點,當然我們要避免。所以,身為獨裁者的我們,就要多聽忠言、多充實自己、多反省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要進步,這樣就對了。

【開放系統】

以宏觀角度的大系統而言,開放系統是對的,封閉系統是錯的。
開放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是因為相關的搭配措施設計不良,或是執行出問題。
愈大的系統,愈要開放。
愈小的系統,才能容許「暫時性」的封閉。
中國大概從黃帝那時候開始就是封閉系統了,唐朝的時候嘗試開放,宋朝也是,到了元朝就恢復封閉了,明清兩代更是封閉的厲害。到了民國,勉強算是開放。但是目前國民黨統治的台灣算是封閉系統,而民進黨的思想文化更是封閉得厲害。

2014.4.9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系統與邏輯(2):大小長短



系統與邏輯(2)

【大系統】

如果A跟B領域都是大系統,則A系統裡面的小系統c,不一定也在B系統裡面。
換句話說:總統是一個大系統,股市也是一個大系統(裡面包含短線操作這個比較小的系統),但是總統不一定會懂股市裡的短線操作。
一般人的思考都不是大系統──這個還不嚴重,嚴重的是「不知道大系統的存在」。
當然還有更嚴重的,那就是:「抗拒大系統的知識」。


【小系統】

從股市這個模型當中,我們發現:小系統的人必須知道大系統的存在,但是大系統不一定要知道小系統裡面在搞什麼。
這個啟示的重要性超乎一般人的想像之外。
做短線的人,必須知道中長線對於短線的影響,但是做長期投資的人,可以完全不必去管短線。像巴菲特就是這樣。
理論上來講:大系統在態度上必須尊重小系統,原因是因為細節。小系統比較能夠發掘一些大系統不容易察覺到的細節或死角。
但問題是:小系統很難去指揮大系統(或者說是不可能)。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汽車的空調系統幾乎不太可能去指揮車子的行駛方向。
台灣在2014年發生的反服貿運動,其中就包含著兩個系統(政府與學生)「認知差異」的問題:雙方不但都認為他們自己是大系統,而且都認為對方是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小系統。


【長期系統】

長期系統有一個缺點,就是比較容易忽視細節。尤其是包含在短期系統裡的細節。
但是:不是包含在短期系統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那麼重要。短期系統裡面的細節,有一些對長期系統具有一些意義,但是更多的短期系統的細節對於長線是毫無意義。
還有一個現象是:「細節」這個東西是相對比較而來的,所以長線有長線的細節(「黑天鵝效應」就是一種最容易被長期系統忽略掉的「細節」)」,短線有短線的細節。在短線內打滾的人,比較容易忽視長線,更遑論對「長線的細節」無知又無感了。
所以,像巴菲特那樣具有智慧的長期投資者,他最重要的工作不只是要『發掘長線的細節』,更煩人的是:他必須把很多短線的細微誘惑排除在外


【短期系統】

台灣在2014年發生的反服貿運動,是兩個系統「認知差異」的衝突。政府方面要小心:自認為是大系統,而且也是長期系統的台灣官方,是否把台灣帶到一個錯誤的大方向?
學生方面要小心:學生自認為是代表民意的大系統,是否運用自己的短期熱情(包含年輕人旺盛的青春生命力)嘗試去扭轉「大趨勢」?
短期系統並不一定就是錯,但是操作短線的人不能短視。
短線跟短視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經常勉勵操作短線的人仍然要有遠見,因為有時候短線操作一做就是十幾年,就時間來看,這麼長的時間都在做短線,也就形成了一個長期系統了。

2014.4.8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系統與邏輯(1):【直線思考系統】



本週六哲學班要開始講股市的系統學,以下是教程大綱,正式上課時會講詳細。
*以後要報當週哲學班的同學請在課表於BLOG公布之後自動寫EMAIL給我報名,如果座位不夠我會告訴您。

寫這種文章的時候其實我心裡不是很好過,因為這種文章雖然重要的不得了,但是一般讀者卻不知道它的重要性。於是我只好告訴自己:不要在乎一般讀者的反應,而要在乎文章的品質,以及「讀者最須要的是什麼知識」。 雖然他們不一定會喜歡,但我認為這些是對大家好的,然後就只好義無反顧了......。

講題:系統與邏輯(1)

【何謂系統】

「系」是分析,注重細節,強調獨立自主的精神。
「統」是整合,也就是跨領域,注重團體紀律,巨觀,鼓勵遠見。

【股市系統】

依照我個人的經驗,剛開始我不知道股市有系統。那時候大概只知道「進場」,不知道退場機制。
後來我把股市系統依照世俗流程分為:「進場系統」、「部位系統」、「留倉系統(靜態,屬於心理分析)」、「加碼系統」、「減碼系統」、「出場系統」。
另一種分法是:「技術分析」、「基本分析」、「籌碼分析」、「政治分析」、「心理分析」、「系統分析」、「邏輯分析」、「跨領域的哲學分析」。

【直線思考系統】

直線思考很難成為一個系統。
如果能夠用直線思考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則功力之高實在難以想像。
『直觀』的境界如果夠高,則看起來很像是直線思考,但其實直觀的基礎可能會非常複雜(就像從一堆感覺中蹦出來一個觀念)。
一般人大多數的時候用的都是直線思考,這也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失敗的發明之一。

【點思考】

點思考無法成為一個系統。
一般人大多數的時候用的都是直線思考跟點狀思考。只會點狀思考的人通常心智都可能有點問題。
點狀思考是一種病態。

【平面系統】

平面系統至少包括兩條直線思考。
最好一條是正向思考,另一條是反向(逆向)思考。
單向思考通常都很危險。意思是說:只有「正向思考」是很危險的。只有「逆向思考」也是很危險的。嚴格講起來,直線思考無法單獨存在,必須單配反向思考。
例如人類的基本人權就是一種平面系統,而不是立體系統。意思就是說:人人生而平等,沒有高下之分。
股市中的機械式操作法(固定模式操作法)也是一種平面系統,不會因為操作者的聰明才智的程度有高有低而產生不同的績效。換言之:傻瓜使用機械法可能會比聰明人還要賺更多。
股市的操作系統至少要是一個平面系統,包含兩條主線。如果是做短線的,就要用「中線保護短線」,所以是兩條路線互相支援,相輔相成。
注意:你不可以把一個平面「豎起來」叫做立體系統。那樣做依然是平面。

【立體系統】

立體系統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它包括了垂直思考,具有深度。
「練功」就是一種立體系統,是有高低層次的。相同的招式,不同功力的人用起來就是不一樣,儘管他們的外表看起來幾乎一樣(搞不好高手的姿勢還比較笨)。

~未完 待續

本周課程:2014.4.8~2014.4.12

2014.4.8週二:巴菲特(10),
2014.4.9週三:邏輯課(23),
2014.4.10週四:必修班&新生輔導課(2),
2014.4.11週五:統合班(晚間八點半),
2014.4.12週六:哲學班,本週講題為「邏輯系統」(1)。
感恩!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一個股市投機客的歷年心得與回憶 [66]:服貿與太陽花學運



一個股市投機客的歷年心得與回憶 [66]:服貿與太陽花學運

【兩個系統】

2014年三月,發生了所謂「反對服貿協定草率定案」的學生運動。
三月的時候,我忙著操盤、搬家、都更、寫書,還有構思新書的大綱,其中以搬家跟都更的負擔最重。
在我最忙碌的時候,忽然蹦出服貿這個事情,令我一時之間感慨萬千。
從三月中旬開始,社會的焦點目光,都集中在服貿上面,總括來講,大家其實不是變得「熱血沸騰」,而是有點前途茫然。(我希望我說錯,我希望大家都很熱血、很振奮)
因為我們突然看見:社會上有兩種人,他們之間的距離是這樣遙遠,他們的思想很難溝通。一邊是學生,另一邊是政府官僚。兩邊各自代表著不同的系統,不同的文化。(我比較想談的是系統,所以我暫時不借用文化這個名詞。)
政府這邊主要考量的是經濟跟財政,學生這邊考慮的比較廣泛,但廣泛並不一定就是深入。
這兩個系統有點雞同鴨講。
兩種系統的難以溝通,是人類普遍的一種煩惱。
如果你選擇經濟優先,很可能就失去了生活品質甚至國民尊嚴;但是你如果選擇捍衛國防,不讓外界勢力入侵,又可能演變成一種封閉系統,逐漸喪失了生命活力。
我講服貿這件事,主要是想講一件事情:不同的小系統(或子系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但如果系統愈大,則思考的邏輯(動線路徑,或靜態停留時間)則愈相似。
例如:如果我是政府官員,服貿協訂我會從財政觀點中的一個「點」(學生很難知道那個點是什麼,執行者會跟你講說那是機密)向外擴散,擴大到整個經濟系統的時候,停下來檢查一下,然後再擴大到政治系統。
為什麼不是先考慮政治然後再考慮經濟?我會回答:因為當「權」跟「錢」兩者不能兼得的時候,我會考慮先拿錢。
那麼,為什麼是從一個「點」開始思考?我會回答:因為那個點有時間上的急迫性。
學生的思考則比較廣泛,從經濟、政治、國家尊嚴,都應該有一些,但這裡面最弱的我猜應該是財政。
但問題是:政府的思考可能過於聚焦,學生的思考可能過於擴散。
我這樣一講,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這種「兩種系統互相衝突」的模式,似乎是很熟悉的。
在這種衝突模式中,政府嘗試把許多問題的癥結縮小成一個點,但是學生剛好相反,他們希望借這個問題當中心,向外擴大到許多層面,以便達到他們的多元訴求。(例如他們對馬總統的不滿、對大陸管制言論自由的不滿。)
感覺上,政府縮小打擊面的動作,比較現實;學生擴大層面,比較有理想色彩。
以股市為例:新手嘗試把許多問題縮小成一個點,希望只要有一個「點突破」,則全盤問題都可以獲得解決;而我的行動則剛好相反,我希望借某個問題當中心(例如停損機制的建構),向外擴大到許多層面,以便達到多元性的涵蓋,使得系統更趨完整。
感覺上,新手嘗試「化繁為簡」,精簡操盤流程,以便用比較快速直接的方式拿到利潤;而我則是擴大層面,追求系統的完整。
所以,我在股市思考的時候,一開始並不是用文字思考的,而是用圖形來思考。
一開始,我會先想像腦海中有個大圓圈,然後這個大圓圈「試圖去涵蓋毎一個小圓圈」──這個大圓圈的觀念就是:「我一定會有疏忽的地方」,其他的小圓圈則是「進場系統」、「出場系統」、「部位管理系統」……等等的子系統。用那個大圈圈去檢查目前的交易動作中「一定」會隱藏的缺失。
目前為止,我所有的交易記錄,包括最賺錢的交易,都有缺失,百分之一百地無一例外。
但是新手很難知道大大小小的子系統的「存在」,所以一開始思考的時候只能從目前看到的一個「點位」上去做思考,這就是點狀思考,也是比較方便用語言文字去思考的東西。
但問題是:新手思考的那個「點」,未必就是股市中蘊含真理的那一個最深沈的點。
學生認為自己看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點」,然後向外輻射擴散,以達成他們的廣泛訴求;但是這次在這個服貿這個議題上,政府官員則是把很多的立體層面縮小到只有一個點,然後把這個點用大圖章蓋上「機密」兩個字,封存起來,意思就是說:國家大事,只有我們真正經手辦事的人知道,小孩子不要管。
學生從點到面;政府從面到點。
我從點到面;新手不知道面的存在,直接看點。
作為一個不是新手(從資歷上來看)的我,對於新手「快捷方便去賺錢」的單點訴求,我很難忘記(應該說是超級難忘記),所以,當我跟新手文化溝通的時候,我比較能知道他們的訴求是什麼。
但問題是:我覺得學生很難知道政府封存的點是什麼。
其實不難猜,但是他們很難想像有多嚴重。
在兩個系統的溝通中,如果你不想知道(或是沒有能力知道)對方壓箱的那個理由,那麼,溝通就很容易變成雞同鴨講。
現在的問題是:抗爭的陣營中有人已經大概知道是什麼問題要讓服貿趕快過,但是基於「另一個理由」,他們不願意做功課去研究那個真正嚴重的問題。
太陽花學運的好處是:提醒大家在辦理國家大事的時候,不要太草率。
缺點是:某些重要人物的行動目標不是像學生這麼單純。
因為學生很難知道那個大圓圈的存在。(這個大圓圈的觀念就是:「我一定會有疏忽的地方
這很難怪他們,我年輕的時候也不知道。
因為沒有人教我。

2014.4.3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2014.4.2王力群日記:服貿背後的信心危機



2014.4.2王力群日記:服貿背後的信心危機

退回服貿重審以後,怎麼辦?
我的意思是:我們要怎樣抵抗中國大陸專制資本主義的入侵?我們要怎樣保障我們的言論自由?我們要怎樣捍衛我們的民主?
我覺得,我個人覺得:大家「好像」對以上這些事都沒有信心。
我們的經濟不好、國軍弱(去年有個洪仲丘案件)、總統爛、民代也爛、行政院也差勁……所以學生要辦運動,佔領議會、佔領行政院、用卡車去撞總統府......啥?……沒撞總統府?開卡車的不是學生,被抓去關了。好,我更正一下:撞總統府的那個不是學生,被抓去關了;佔領行政院跟立法院的學生,代表「社會正義」力量的凝聚。
這樣講好聽多了。
學生正在告訴我們那個「放任奸商炒作房地產的爛總統」要怎樣去處理「服貿的問題」。這個人連房價都管不好,所以「應該」是沒辦法弄好服貿的,所以,總統必須接受「總指揮」的意見,因為他代表「民意」。如果是這樣,大家可以考慮一下,就辦全民公投吧。但是別忘了把股市也畫進公投的範圍,以後最多人買的那隻股票,只准漲,不許跌,這樣就皆大歡喜了。
好,不說玩笑話了,讓我來講點有些嚴肅的事:
學生運動可能告訴我們一件事:信心危機。
我個人覺得:其實大家都沒有信心。對國家沒信心,對自己的競爭能力也沒信心。
沒信心,怎麼辦?現在努力,來得及嗎?
我認為:現在努力,對短期之內的事,大概是來不及了,但是長遠來看,沒有什麼是來不及的。
台灣目前的問題是:鎖國、司法腐敗、教育落伍、高房價、低薪、國會效率差、國民苟且偷安、缺乏合格的菁英人才……等等。(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問題是互相糾葛牽連的。)
然後,所有的問題可以總結為一個大問題,就是思想落伍。(思想落伍的人認為安於現況就是悍衛國家、思想落伍的人認為低薪是因為年輕人自己不努力、思想落伍的人認為高房價是因為市場自由經濟……
群眾運動通常扮演的是「糾正」、「警示」、「提醒」的角色,而不是扮演行政院那種執行者的角色。
台灣現在的危機,是對「執行者」的能力的信心危機;還有一個,也是對「執行政策」(假設這個政策是對的)的推動順利與否的信心危機。
野百合學運的那一代,後來有一些也都在民進黨主政後進入政府工作過,但是他們也面臨了「解決問題」的執行能力不足的窘況。
我的意思是:能夠看出服貿有問題,很好,但是要怎樣去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我覺得我們的社會對此沒有信心。
我很希望我是錯的,我希望毎個人都信心滿滿,我希望毎一個人都有信心去改變社會、甚至改變國家、改變中國、改變世界。
但是我覺得我們這個社會對這些學生沒有信心。因為之前野百合的那一代,甚至美麗島的那一代,當他們長大成人甚至垂老之後,都沒有把事情辦好,而且有很多人淪落到敗事有餘。
現在的這些學生,我們當然不能責怪他們過多,但是他們很快就要長大、進入社會、或者進入政府工作。如果我們認為這些學生的思想不夠周全,那麼,有沒有把握十年後他們會變成卓越的執行者?
您對這些年輕人裡面潛藏的那些思考邏輯模式有信心嗎?
這個問題,我請大家自己去想。
如果那些思考邏輯習慣有問題,該負最大責任的,是誰呢?
這些責任歸屬問題,我請大家自己去想。

想過了這些比較根本的問題之後,我要再回到服貿這個議題上面給今天的文章做結論。 
我可以告訴大家我的看法,我認為:形勢不由人
某些人(可能是政府的人,可能是議會的人,也可能是這些學生)的思考模式,難以改變大趨勢,恐怕只能等著被趨勢所改變。
在趨勢潮流中,堅持我自己的「自立自強」的卓然獨立的思想,才是我們最值得思考的功課之一。

~2014.4.2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2014.4.1王力群日記:思想革命



2014.4.1王力群日記:思想革命

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什麼?經濟革命?政治革命?還是思想革命?
我們「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什麼?一、填飽肚子?二、打倒霸權?三、改變大腦的錯誤思考邏輯?
我想很多人都會選……一吧。(我猜,猜錯了你可以罵我;因為我希望大家選三。)
經濟沒弄好,是因為國民黨延續傳統的填鴨式考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合格人才不夠多,所以造成國民的保守性,把自己變成封閉系統。這個封閉系統,在李總統的執政後期啟動了,叫做借什麼急用什麼忍的(李總統本來是開放系統的擁護者跟實踐者,後來因為一些事情而改變原來的想法)。
後來陳總統上台,經濟也沒有起色,繼續鎖國(好吧,是半鎖,不是全鎖)。從一九九六年到二零零八年,十二年的光陰,薪資原地踏步,貧者愈貧,誰要付最大責任?菁英份子要負最大責。菁英份子包括高層某些頭腦腐敗的統治者、假文人、攀附權貴的學者與大老闆、騙國科會的補助經費的不肖科學家……等等。
我的意思是:是這些高高在上的人把事情搞砸的,勞工階級則一直都很拼、很努力,但他們辛苦的結果竟然是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小孩,被那些高層的所謂的「金字塔頂端的利益既得階層以及菁英份子」給害慘了。
這就是資本主義惡質的一面:資本家與政治家、不肖的高級知識分子,聯手欺負老百姓,騙老百姓的血汗錢、浪費老百姓的納稅錢。(好的一面當然有,但是目前惡的一面的成效比較大,大很多,所以台灣這些年一直在落後給其他國家,例如那個本來只會種人參的國家)。
服貿曝露出來的問題,主要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還是思考邏輯的問題?……我想很多人都會選經濟或政治吧。(我猜,猜錯了你可以罵我;因為我希望大家選最後那一個。)
那麼,能不能兼顧所有人的利益?當然不能。
如果服貿協定救不了台灣的經濟,那要怎麼救?政府那些人的思維是:國家資金有困難,所以需要大陸的資本來幫助我們。但是他們一來,可能會「救了某些人,卻造成貧者愈貧」。
問題是:要先救誰?
先救勞工?還是先救企業(企業包括政府)?
這問題大家自己去想。如果你是執政者,你會先做什麼動作。
我告訴大家我的答案:如果我是總統,我會「先」救教育,同時救經濟。至於政治,我都當總統了,所以政治改革的問題可以「暫緩」一點點。
重點是:台灣的經濟問題有多嚴重?
嗯,可以去看看政府的財政數目字。
所以在那些大官以及大竊業家(不好意思,我國語發音不標準)的思維裡,服貿後面的「利益糾葛」就變得很重要。
那麼,如果「外資」不來,我們的勞工薪資漲的上去嗎?
這問題請大家自己去想。
那麼,如果「中資」不來,「美資」、「歐資」、「日資」……他們來(應該說繼續來),我們的勞工薪資漲的上去嗎?
這問題請大家自己去想。
我很希望一件事:我們不要依賴外人!我們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超英趕美、擊韓抗中,成為科技大國、文化之邦、金融中心。
我好希望這樣子。
請給我按個讚,支持我的「強國獨立」理想。
拜託大家了。

2014.4.1 屬於老王的節日

2014年3月31日 星期一

2014.3.31王力群日記:關於服貿

小啟:本週二巴菲特,週三邏輯課,週四必修班&新生輔導課,週五統合班不上課改錄音檔,周六清明節停課一天。週日不補課(56日連放三天,讓同學休息)」。
感恩!
^^


2014.3.31王力群日記:關於服貿

昨天看商業週刊,看到一段話:「我們(商周的立場)支持服貿,但百分之一百反對程序不正義。」
咦,那麼,商周支持學生這次的運動嗎?參加行動的人也有反服貿的。
換言之:商周支持學生嗎?
沒講清楚,避開了。
我個人認為:很多人怕中國入侵後會損害到自己的權益。例如:中方的大筆資金進來之後會變成炒作的熱錢,造成台灣更嚴重的貧富不均
這個擔心當然是合情合理的。
但問題是:反服貿?反黑箱?反支持度只有九趴的蹩腳總統?反那個很爛的立法院?反中?恐中?反共?恐共?反貧富不均?反資本主義?反極權主義?……
昏了嗎?
不要怕昏,一樣一樣認識清楚,好好溝通,或跟自己溝通。
我認為這次的學生運動的內涵其實是非常多元的,意思就是說它帶出了很多問題,所以,我們無法要求學生太多,但是我們可以要求政府先把眼前的事情講清楚。

~2014.3.31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2014.3.24同學來信

王老師,您好!

上上個星期終於把必修班、無限班的上課錄音檔聽完了(搭配每週跑報表),上星期再回去反覆咀嚼老師的部落格文章,有種恍然大悟之感;剛收到教材時,覺得這些教材真是多到聽不完,部落格文章也實在很多,一時間非常想想放棄,後來轉念想想:老師製作這這麼用心製作這些教材,比我累上不知千百倍我還有啥好抱怨的?後來就硬著頭皮努力吸收,幸而最後有堅持到把教材消化全部,開始有能力把這些教材的關係串起來,漸入佳境。很感謝老師這麼用心製作這些教材,老師您辛苦了~

祝老師身體健康~

Choco敬上

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本週四2014.3.27的網路必修班將增開一個時段「新生輔導課程」

各位新同學好
週四2014.3.27的網路必修班將增開一個時段
(預定八點半開始到十點, 原先8:00~8.:30則維持發問方式)
只對新生開放的新生輔導課程。
預計課程時數:4~4.5小時,分三次上課,每週1次
(如果還是不行,則大家討論後再找時段補習)
但因為所使用的join.me軟體可能有上線人數(好像是10人)
所以名額可能會限制在9人
報名資格:
1~在2014.1.2~2014.3.23報名必修班的新同學.
2~覺得自己無法消化已有的教材,需要個別加強者.
3~對自己的學習信心不足者
4 ~本輔導課程有畫面,所以錄音無法錄下畫面,如果無法於週四參加本輔導課程,則請來信告訴我周幾可以,我再想辦法.
5~如額滿,則以報名email的前後來信次序為取捨,請來信報名的新同學註明您是2014年幾月幾號繳費報的名,如果忘記幾號,那就寫幾月。
感恩!
^^
~王力群
2014.2.23

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昨天有上希臘班的同學請注意

昨天有上希臘班的同學請注意:

  昨天我有講到一個小故事,就是伙夫兵拿菜刀做外科手術的那個案例,但是我忘了講盲腸功能是:『下半身免疫系統』,而脾臟的功能是『運行血氣』──意思是說:人體系統全部的器官都有用(西醫認為盲腸是沒用的器官),一整個系統內的器官互相牽制也互相輔佐造化,跟股市中每一根k線或每一個型態互相關連的道理是一樣的。也因為我們很難就一個超大型的形態做解讀,所以我們能夠做的預測都是有限的。

  順便貼一下昨天講的重點:

1.人文思考。
2.大系統包括長中短沖四個中系統,每個中系統所使用的操作技術是小系統(門派武功不同),小系統內又含有許多微系統(例如停損機制,加碼機制,以及細微的心理分析)。
3.思考模型的跨領域轉換。
4.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
5.實況之不確定性。
6.十個型態學練習題。
7.因為對大中小系統的不熟練或不知道,所以常發「慌」。
8.隨意點位。
9.沒有錯誤的價位,只有不會用方法的人。

~王力群 2014.3.2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哲學班第11堂課的講題:股市型態學(1997~2014年)的科學原理與哲學邏輯

本週課表~

2014.3.1週六下午的西方哲學班第11堂課!希望還沒有報名的同學趕快報名喔!(前10堂沒上沒關係)
第11堂課的講題是:股市型態學(1997~2014年)的科學原理與哲學邏輯. 
報名資格:上過期指班的同學才能報。
歡迎光臨!請能夠來的同學請寫email給我報名,感恩!

*順便公布~
2014.2.25週2晚間上巴菲特班第5堂
2014.2.26週3晚間上邏輯班第19堂
2014.2.27週4晚間上必修班第69堂,期指班第34堂.
2014.3.01週6下午希臘班現場

~王力群
2014.2.23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本週課表:2014.2.15【期指班】(現場部分):k線的進階哲學

本週課表~

大家好!【期指班】(現場部分)2月份的週六講座:
2月15號週六下午2:30~7:30. 地點在板橋教室
內容:k線的進階哲學(哲學與邏輯)

歡迎光臨!請能夠來的同學請寫email給我報名,感恩!

*順便公布~
2014.2.11週2晚間上巴菲特班第3堂
2014.2.12週3晚間上邏輯班第17堂
2014.2.13週4晚間上必修班第67堂
2014.2.15週6下午上期指班現場第4堂

~王力群
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