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專業入門(12)~要有勇氣拒絕某些知識



專業入門(12)要有勇氣拒絕某些知識

【知識愈多而消化不良,智慧就愈少】

每當我拿到『一篇好文章』(或是好書……我是指財經類的書籍),我可能會想:『裡面應該有很多珍貴的觀念,也會有一些切中時弊的投資建議,當然更會談到一些趨勢預測。』,讀者最有興趣的恐怕就是這個預測了。但是呢……我常常把那些文章『放下了』。或者隔了一段時間才去看它。

   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當我的策略已經訂出來的時候,那麼,我就不應該再受到外界其他力量的干擾。

這個外界,有時候也包括我自己的心;如果心裡有些念頭蹦出來,而這些念頭並不屬於正念,也就是並不符合既定策略的思想,那就是妄念了;而所有的妄念,其實都是來自於外界,不是發自於內在的真心。

  所以,對於一個正規的機械法操作者而言,媒體上那些談論趨勢的文章,都不可以過度執著。以坊間知名的財經雜誌為例,某週刊做專訪的時候,按照他們的慣例,一定是好幾篇相關文章連帶出擊,以加重封面主題的力量。換言之:這篇專訪想必是重量級的文章──對於操作者而言,愈是重量級的文章、愈是洋洋灑灑長篇大論的文章,只要有沾染到趨勢預測,那麼,都應該極力避免執著於其中。


我不是說那些文章『絕對不可以看』,我的意思是說:如果我的意志不堅,我就不去看那些東西,避免受到干擾。

  
  這裡頭的心情變化,是一種考驗。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面對這種外來的投資建議,都會受到影響,而且是不好的影響。哪怕他原來的建議是從善意出發,也會在投資人心中發生負面的影響力。

    如果你在看一篇文章之前(或是聽到一些言論談話),對於股市的未來方向感到迷惑,那麼,你應該做的工作是:立刻檢討自己的投資策略。而不是去聽別人對於行情的看法。所以,你可能要做的工作是:

  
一、立刻重新開始學習。

  
~既然操作失去方向,就表示有可能你根本對市場一無所知。

 
二、(技術派中的機械派)立刻開始動手改進自己的交易系統的缺點。

  
~既然操作失去方向,有可能你原先的交易系統有問題,趕快檢查。

三、( 基本派中的預測派)立刻開始思索自己的基本分析能力有哪裡不足?然後動手找書閱讀充電。

  
~ 既然預測陷入迷霧,有可能你缺乏相關知識;你可能對於景氣週期循環不了解、你可能對於商品與股票的相關連動不了解、你可能對於政治與經濟的相關連動不了 解……請趕快檢查自己的知識庫,缺啥就要補啥。不過,這個工作的範圍很大,讀的書可能要很多,既然選擇走這一派了,就不要後悔。如果真的後悔,就趕快思考自己要改行走哪一派。

    簡而言之:只有當你的功力已經快達到贏家境界,或是已經是贏家,或是你的天 資卓越到可以保証未來可以修成正果變成贏家──只有在這三種狀況,你才可以自由自在地去瀏覽外界傳媒流通的所有的知識及訊息──除此之外,你應該專注於自己內心智識的開發,而不是汲汲於吸收外來資訊。
  還有一種人也可以看,就是不是幹這行的人,也可以看。既然不是從事投資,那麼,看看一下國際知名人士對於未來景氣的看法,瞻仰一下大師的風采,學習一下大師的思考方式,這也很不錯。

    誰都可以看,就是搞投資、搞投機這一行的人,看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不過也別被我嚇到。我說的不准看,是現在不准看,等過一段時間,至少半個月以後,就可以看了。現在不准看,是為了避免執著。太多太多的人,看文章的時候,只是想趕快得到一個結論,看行情是漲是跌,而不會考慮文章講的觀點是長線還是短線。為了避免這種「把大師看成是投顧老師」或者是「把投顧老師看成是大師」的情形,所以才要儘量避免用短線的心態去看這一類的文章。
 以往在心法的敘述中,我們常常提到『要堅守策略,不要受到外界的引誘』──什麼是引誘?就是『群眾認為「很寶貴」、「我應該要知道」的東西』──這些東西反而特別容易成為邪言歪論──坦白講,這是屬於個人修養的問題。很多人即使知道這一條心法,卻完全做不到,為什麼?天生就喜歡趕時髦、趕流行……這沒辦法的,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叫他不去吸收「最新的資訊」,他就會全身感覺不舒服,深恐自己資訊落伍──殊不知這種「資訊焦慮症」正是一步一步把自己逼到死路上的殺手。


知識教育分為兩種

  
  很多人都不知道:知識教育分為兩種,心法跟色法。心法是發掘自己的內在去了解自己,色法是研究外在的物質科學。這種分法我們以前提過。另外還有一種分法,叫做「加法」跟「減法」。不知道這個的人就更多了。所謂 「加法」,粗糙地講就是『用功去累積知識以增進實力』;所謂『減法』,就是『消除自己不必要的慾望──金融市場的操作,從表面上看,好像是加法,也就是說:你好像要知道很多市場的知識才可以,但是只要是接近贏家境界的人幾乎都知道:能夠成為贏家的勝敗關鍵,是看你的減法做的好不好。換言之:就是你的『自制自律』的能力能否戰勝你的邪慾與妄想──誰能夠斬斷自己的妄想(斬斷是減法),誰就贏。
    很多年以前,我也用過一種很爛的「操作法」。嚴格講起來,那根本不是一種方法。不過,我認得的人,幾乎每個人都曾經使用過──那就是:在操作的時候,到處打聽別人對於行情的看法,廣泛地搜尋資訊。訊息的來源,除了我們身邊也跟我們一樣在投資的朋友之外,還包括我們的營業員,電視上的投顧老師、投資雜誌中各種分析行情或推薦股票的文章,以及網路上的「高手」……等等。當然,知名財經雜誌對於某某大師的專訪,也是當年我們『先賭為快』的對象。

    這種「到處去打聽」的操作方式,如果你是新聞記者為了寫報導,那就理所當然;如果你不是記者,而只是單純的操作者,那麼,這就是一種很爛的方法。

    身為操作者,我們有時候會很願意看到這種「廣泛蒐集各家意見」的報導,但那很可能是為了跟他們反向操作!如果受訪者都不看好行情,那麼,操作者就應該樂觀點;如果受訪者都看好行情,那麼,操作者就應該悲觀點。這種反向操作法,說起來簡單,但是執行起來有時候有相當大的心理難關,因為:如果受訪者當中有你認為很不錯的人,或是有你的偶像,那麼,你很難站在跟他們相反的立場!

    而且,絕大多數用這種「採訪新聞」方式做操作的人,本身根本就不知道真實的操作必須跟市場的多數意見做相反(也就是叛逆、造反),相反的,他們是想知道大多數人的想法,然後再依照大多數人(或學者專家)的共同意見去操作,他們才會覺得安心──這真是一種自我毀滅的操作方式。

    注意:金融市場的操作雖然也像是在做生意,但是它跟一般開店做生意的人最大的不同點是在:在一般的俗世思維中,如果這條街的人有八成以上都想吃牛肉麵,那麼,你就應該在這條街上開家牛肉麵店,這樣比較容易會賺錢;但是在金融市場的『非世俗思考』中,如果這條街的人有八成以上都想吃牛肉麵,那麼,你首先應該想到的就是:千萬不能開牛肉麵店!因為這表示群眾想吃牛肉麵的慾望可能已經達到極致,即將厭棄此慾望!這就好像以前台北的蛋塔熱,當大家都想吃蛋塔的時候,就表示這個吃蛋塔的興致已經達到最高點,接下來,群眾可能馬上就要膩了!──但是,對於一些只看到眼前 熱鬧狀況的人而言,他們無論如何都想像不到反轉之後的極度冷清、滿街蛋塔沒人買的蕭條慘況。

    學習知識,並不是單純地「追隨商業主流」。如果你是學習金融市場的業務知識(推銷股票),那麼,你就要順著群眾的慾望去推銷你的股票或基金;如果你是學習金融市場的操作技術(價差買賣),那麼,你就要逆著群眾的慾望去操作你的市場部位。
    注意:金融圈裡面,本身就包含這兩種不同的主流,一邊是做業務的,另一邊是作價差的,這會形成極嚴重的混淆!做業務的人,在很多時候必須欺騙群眾(慫恿顧客買股票)才能夠混的下去;但是做價差的人,只要欺騙自己一次,就可能遭受賠錢的厄運。這兩派的中心理念,完全不一樣!但是,你可以常常看到操作部門的主管 是業務出身──啊,這樣子是外行領導內行,很容易出差錯。

    很多在傳統教育體系之下長大的年輕人以及中年人,只知道「累積世俗知識」,卻完全不知道『脫俗的智慧』更重要。誠然,有些謀生知識確實是必須靠累積世俗知識才能達到,但是股市謀生恰恰就不是在世俗之內謀生(我是講做價差,不是做業務),而是在世俗之外謀生!換言之:你須超出世俗,站在跟多數主流相反的立場,然後洞悉自己的心理弱點,再進一步戰勝自己。但是這個超出世俗的過程,是很孤獨的;能夠忍受孤獨的人,才有資格在股市裡賺大錢。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並不寄望大多數的讀者看完這篇文章以後就能脫離世俗觀點。相反的,大多數的讀者只會覺得我們提倡的這種論調是怪異的──面對這些朋友,我只能無奈。

    最後提醒大家:金融市場真正的操作技術,是嚴重的違反世俗!也就是說:會讓你賺錢的方法,卻是群眾最不暸解、最感到無趣,甚至最厭惡的方法。你要有勇氣去承擔,否則就準備迎接失敗,或者轉行去幹業務,但是那樣會嚴重違背良心。

  
~王力群  Randy Wang. Taipei  Taiwan
2008-08-08, 禮拜五 早晨8:20 起筆
2008-08-11,
禮拜一 下午3:00 寫完
2014-07-09, 禮拜三 早晨7:57 修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