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王力群的操盤日記 2016.6.20(一):一個問題的答覆

王力群的操盤日記 2016.6.20():一個問題的答覆
(王力群的人文思想部落格:http://heller10393.pixnet.net/blog

  昨天有同學問我一個問題:他在五月二十三號買進,六月七號加碼買進,接著在六月八號那一天,也就是端午連假的前一天,他做了一個決定,就是全部留倉。結果放假回來,也就是六月十三號那一天,發生了一根大黑棒,於是他就覺得他在六月八號那一天的留倉決定是錯的。做錯的理由是他誤判端午變盤的威力。──他想從我這邊了解的是:六月八號那一天他留倉的理由算不算是一種理由?還是說他其實可能只是隨便找個藉口當理由?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哲學心理問題。(十幾年來,絕大部分同學問的問題其實都是邏輯哲學方面的問題,真正屬於技術分面的問題,有時候一年也碰不到一個。)

  當這位同學把問題問完的時候,我很快地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我根本就找不到他六月八號決定留倉的理由。──接著,我覺得不對勁,趕快轉念一想,我得到一個非常快速的結論,那就是:他已經把他留倉的理由告訴我了,但是剛剛我一時錯過,沒有發現。於是,我趕快問他,六月八號的留倉決定是基於什麼理由?他的回答果然不出我所料,那就是:因為他沒有想到"端午變盤威力很大",所以他決定留倉。

  我聽完他的理由之後,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問題恐怕是一個超級困難的龐大問題,普天之下,恐怕沒有一個人可以完整地回答這個問題。──承蒙同學看得起我,既然問了我,我就不揣淺陋,姑且來嘗試做個回答。

    首先,我們再做一次確認,他在六月八號決定留倉的理由是:「錯估端午變盤的下殺威力」,這個理由到底算不算是一種理性的理由呢?如果像端午變盤這種事情只能夠當成迷信,而不能夠當成理性思考的對象,這樣的說法對嗎?我很快地告訴大家:把端午變盤當成迷信,而丟在一邊,其實是一種錯誤。就算是在本班的教學系統中,也從來、絕對沒有告訴大家可以把節氣的因素丟在一邊完全不予考慮。除非你是做原始機械法,否則,在本班的操作系統中,節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要背誦的資料確實是有的,大家不要一下子就把它忘了。

  操作者在操盤的時候,如果用的是「有限因素法」,意思就是說:他不過份猜測未來還沒發生的事情,而只就眼前的情況做判斷例如:如果現在要出門而沒有下雨,那麼他就不帶傘,這就是一種有限因素法。

  這位同學說:他在六月八號那一天低估了端午變盤的威力,這跟另外一個人說「他沒有感覺到端午變盤的下殺力道,因為還沒有發生嘛」的講法其實是一樣的。換言之:對於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整個操作系統不做反應,可不可以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其搭配措施是:如果狀況發生了,整個系統就要做反應。有許多的技術分析系統,就是採取這樣的設計。換言之:在做第一個動作的時候,不考慮太多未知的因素,而是在系統中搭配設計出減損裝置。像這樣的設計理念,我請同學在五分鐘之內舉出我們三個日常生活中,利用這樣設計的機械裝置。

  例如汽車的油門,在駕駛人踩下油門的時候,或之前,傳統汽車並不會主動去感應跟前面車輛的距離是否在安全距離之內,換言之:如果油門設計是採取預知設計,那麼,如果你跟前面車輛距離太近,油門就會立刻上鎖,讓你踩不下去,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項「忽略未來因素」的機械裝置。

  如果你快要撞上對方了,或是已經撞上對方,其減損裝置就是踩剎車。(順便一提的是:傳統汽車連剎車都沒有設計成預知裝置,你可以在撞上去之後,小踩一下剎車,或是乾脆不踩剎車,那就是存心要把對方或自己撞死了

  這位同學留倉以後,在六月十三號看到長黑,就把多單給砍了,就某一種程度而言,他的減損裝置發生了作用,換言之:有時候重點不是放在能夠預測到未來的災難,而是在災難發生之後能夠快速地有效反應,進行救援。如果是這樣的設計,那麼,操作者只要在決定策略的時候感覺到「目前沒有危險訊號發生」,他就可以執行這個(留倉)決定了。等到六月十三號下跌訊號發生之後,他再來砍倉,還來得及。

  為什麼要採取「減損設計」,而不採取「預知災難防治法」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本案例中,要求操作者每一年都準確預估端午變盤的威力水準──這個工作實在比登天還難。(王老師說這個比喻的意思就是:比用阿波羅火箭把太空人送上月球還難

  六月八號那一天,在沒有感覺到下殺危機的狀況下,去決定多單留倉,這種精神就偏向機械法。因為是機械,所以在面對六月十三號長黑的時候,反應也會比較直接一點,於是就砍了──這一點是被允許的。

  以上是第一階段的分析答覆,以下我們進行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考量的是部位。

  在本案例中,五月二十三號做第一次買進,然後在六月七號做加碼,重點在於:這兩次買進動作累積起來的部位,是否到達了「沈重」的地步?……如果部位太多,而當事人做的是短線,那麼,他就違反了短線的風控原則。這個原則就是:短線的進出與決定比較頻繁,所以部位宜小不宜大。

  從本案例同學的對答中,看不出來他是做中線還是做短線。如果你是做中線,也可以在六月十三號那一天,因為看到長黑而把多單砍光──這要看你的系統規則而定,而不是看你進出場相隔天數的長短而定。

  在這裡,依照傳統慣例,我們依舊要提醒大家:同學在問問題的時候,請你注意,你可能只關心你問的問題,但老師不只要觀察你的問題,同時更要關注那個問問題的人的背景與心態。所以,同學往往覺得他們自己把重點放在問題上面,老師卻把重點放在同學自己身上──這樣的觀點轉換,常常令很多同學大惑不解──這是因為他們習慣了教條式的填鴨教育法,而忽略掉了問題的根本在於人的意識形態。

  以本案例來講,讀者認為本案例曝露出來的最大危機是什麼呢?是技術有問題呢?還是部位的資金控管有問題呢?……我認為部位的問題可能會大一點,但是還沒有那麼嚴重。後來我們問過那位同學,他把多單砍光了之後損失了多少?他是說-4%,這個數字不論就中線偏短線而言,是勉強可以接受的。所以,光看這一筆交易還不夠,我們必須要把他其它的交易資料調出來看,了解這一次的交易案例到底是常態還是非常態?這個-4%是經常性的還是偶發性的?它背後的資金母體是多大?……還要了解許多背景資料之後,我才能夠給更進一步的建議。

  以上是第二層的分析;以下是第三層的分析:

  第三層的分析是去問這一位當事人,他用的是什麼系統?他做的是短線還是中線?……如果他做的是短線,那麼,這個-4%就絕對不可以成為常態。

  有時候,我不會把這個第三層分析放在第三個步驟,而是劈頭就問對方用的是什麼系統,或者來個超級狠的,直接叫對方把他的全部操作系統的細則都交待清楚──這樣一來,老師的工作就剩下兩大項了,第一項是檢查他的系統是對是錯,第二項是依據他的系統方則,去核對他的每一步操作動作是否合乎他自己設定的規則。如果不合乎規則,至少也要合乎精神。──不過,十幾年以來,我來超級狠的次數不會超過三十次,而每一次對方都沒有辦法交待他自己完整的操作法則,久而久之,我就跟班上同學說:反正你們用的都是老王系統,那我們就打呼攏吧,我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成你們用的系統"真的"都是我教出來的。

  以上是第三層分析;以下是第四層分析:

  第四層分析是陳志清先生再三提醒我的,那就是:當事人有沒有訂電子報?

  電子報在六月六號之前,是提醒大家要小心兩段式上漲法的;在六月八號拉上去之後,電子報也裝呆,沒有去追價買進。換言之:我們在這裡的空手策略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如果當事人有訂電子報,那麼,他的問題會在零點一秒鐘之內全部改變,變成:「他為什麼沒有跟著電子報操作?他為什麼沒有聽取王老師的建議呢?」

  以上四層分析,只是最基本的。身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對於同學的問題,本來就是多層面的反覆思索。

  以上就是對同學昨天問題的答覆。以下講盤勢。

  自從二○○九年之後,每次大盤打到季線,我就很固定的把一句話丟出來,那就是季線保衛戰。這種預測法已經快變成機械法了,因為我這種動作的頻率實在是太高了,同學的印象當中,好像每一次我都會在那邊強調季線保衛戰。

  其實這只是我的經驗而已。我的經驗累積過了以後,我就不知不覺會告訴自己這樣做,我沒有把它當成一種習慣,但是因為頻率多了,別人看起來,就好像是一種習慣。如果我把它當成是一種習慣,那我也要保持一種覺知,那就是:「萬一這一次不是保衛戰,那該怎麼辦呢?」──這個小小的反省,我是要提醒自己的。

  這兩天陸續還是有許多同學匯款買書,勤勞踏實的助理陳威廷先生一口氣買了三套,這真是同學們持續用功的好兆頭。今後,我們會依照這個出版流程,陸陸續續將新文章、新想法、新觀念、新發明、新教材、新的諾貝爾級偉大貢獻……持續進行整理,集結成冊,然後讓同學自由選購。目前以老王一周工作七天的速度,這個教學目標、文化使命、相信是可以踏實地逐步實踐的。

  感謝大家的熱烈訂購!感謝! ^^

~王力群口述,陳志清整理, 2016.6.20 上午11:10 於台灣.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