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

2017年新版_股市學習次第(11)~專職贏家的第一大關:無法全面觀照!

王力群_2017年新版_股市學習次第(11)~專職贏家的第一大關:無法全面觀照!

 我把K線的第一層境界叫做「平鋪直敘」,第二層境界叫做「一體兩面」,或是「反向思考」;那麼,第三層境界呢?第三層境界我把它叫做「全面觀照」。

  什麼是全面觀照?其實全面觀照只是一種理想,在股市中,以我個人而言,我盡力想做到全面觀照,但是我不能完全做到,因為我個人的力量有限,所以我充其量只能做「儘可能地大範圍關照」,其實這還是一種局部關照,但是如果說是局部關照,又會有落入小格局的嫌疑,所以我們還是把理想提高一點,叫做全面觀照。對一般人而言,全面關照是一道非常崇高的分水嶺,從某個角度而言,它代表著真理與世俗之間的一條偉大的界限。一般世俗之人走到這裡,就會看到這座大山,如果肯努力、有耐心、有毅力、有慧根、有福報……克服萬難翻過去,就是真理的世界了。

  同學要注意:以我們最常用的日K線而言,它本身是一種短線的符號。既然是短線,那麼,它就是一種比較小的計量單位,在解讀盤勢的時候,我們難免會把它跟其他的指標放在一起解讀。

  以我們班而言,我首先放進去的就是平均線跟型態學,換言之:在我的操作系統中,至少有三個基本學科在短線的操作路線上運作,那就是:K線、型態學跟平均線。每個人的操作系統不同,在這裡,我暫時不對別人的系統或個別方法做評論,本篇文章只討論我們自己的系統。

  就是因為K線本身是個短線訊號,所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一定會引入其他的指標來做參考,為什麼呢?因為愈是短線的東西,它的力量即使很強,也可能作用在瞬間,也就是它發揮作用力的時間比較短;作用時間比較短有什麼缺點呢?那就是:作用力的時間周期短,它的不確性就升高,所以我們需要多一點的指標搭配來使用──到這裡,我已經把日K線之所以要搭配其他指標的原理給說明了,雖然簡略,但我認為是很重要的概念。

  我先把系統架構寫在下面,方便本專欄以後進行的時候大家能夠抓到脈絡位置。其實每一條大綱都可以寫成厚厚的一本書,內中涵蓋著數十到數百個問題。

  絕大部分的朋友入市之後,基本上都採用兩種方法訓練自己:

  第一種方法是:比較傾向於感覺派,但是通常他們會認為自己使用的是預測法。這種操作方法的特徵就是「一旦感覺不對勁,立刻砍單走人」──至於這個不對勁是怎麼樣定義呢?主要是憑他們自己的定義,大概百分之四十是金額的虧損,另外百分之六十是第六感。依照我的經驗:使用這種方法的朋友,以前大概是占九成,最近十年大概降到約七成吧。

  第二種方法是:自己先建立一個比較固定式的操作系統,當操作發生問題的時候,先檢查系統,暫時先把自己的感覺放在一邊。──乍看之下,這種固定式的方法很客觀、很超然,其實這其中暗藏一個陷阱:就是這個系統當初在打造的時候,是不是就已經合格了呢?──絕大多數的機械式操作者,都會在第一步建構系統的時候不知不覺犯了錯誤而不自知,然後在未來漫長的操作歲月中,就好像是在抓漏(抓錯,debug)一樣,忙得不亦樂乎。

  接下來講自我訓練法:

  一、馬後炮式的說故事訓練法──這一種方法最多投顧老師在用,但用得都不是很好。

  二、馬前炮式的分析策略法──這一種方法應該是比較正統的訓練方式,但同時也是一般操作者最不感興趣、甚至予以輕賤的一種方法。

  三、馬前炮式的預測高低點法──這一種方法的難度最高,但同時也是市場上一般操作者與新手的最愛。

  以今天2017526號來講,有的人喜歡去預測高點,但這個高點是短線高點?還是中線高點呢?……如果是短線高點,依照我過去觀察同學操作的經驗: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告訴各位約略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畫軌道
  二、突破前高之後一個固定點數可能會拉回
  三、計算ABCD的距離予以比較
  四、計算上漲的天數
  五、……




  OK,夠了,如果你要計算高低點,就要在以上這一些條件(我先聲明:上面只是示範,每個人的計算方式是不一樣的),身為操作者就是在這幾個計算動作『歸納』以後得到一個綜合的結論,也就是預測的點數給列出來。在本篇所附的兩張圖中,我舉了兩個方法給各位做參考。至於結論怎樣做出來?兩種方法(多種方法)怎樣做取捨?那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各位同學、各位朋友,您認為這樣的計算方法到底有多高的吻合率呢?到底是不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呢?你在操作的時候到底是在忙著深入思考,還是在忙著計算數字呢?……就算你摸到了那個頭,到底是短頭?還是中線的頭?甚至長線的頭呢?……

  這些問題,在進入第三層境界之後,都會陸續碰到。碰到了以後不要害怕,不要認為既然走對了路為何還會有疑惑?……其實,如果走對了路,可能會有更多的疑惑,但卻是理應發生的正當疑惑,這些疑惑將會幫助您發現真正的自己、發現自己潛伏的短處。

  相反的,如果你一路走來都沒有懷疑、認為沒有深入思索自己缺點何在的必要──依照我個人的教學經驗,這種「不惑」的狀態恰恰就是通往危險的、無知的黑暗深淵。

~王力群 2017.5.26 於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