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新講義01~三陽開泰
作者:王力群
2025.7.21
坊間如何解釋【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是技術分析中常見的一種多頭強勢K線組合型態,一般的解釋如下:
📌【三陽開泰】的定義:
指的是連續出現三根實體紅K棒(陽線),而且每一根的收盤價都高於前一根的收盤價,形狀上呈現明確向上的趨勢階梯。
✅ 判斷條件:
- 連續三天紅K(即每天收盤價 > 開盤價)
- 收盤價逐日上升(具備遞增特徵)
- 通常出現在盤整突破或底部翻揚之後效果最佳
- 成交量最好逐步放大以增加有效性
📈 意義與解讀:
- 表示多方氣勢連續主導盤勢,短線內買盤明顯勝出。
- 是一種趨勢啟動或延續的強烈訊號。
- 投資人可視為進場的買進訊號,但需搭配位置判斷(例如低檔出現的三陽開泰可信度最高)。
⚠️ 注意事項:
- 若出現在高檔區或過度乖離後出現三陽開泰,反而可能是拉高出貨。
- 若量價背離(量縮價漲),則需謹慎。
📊腦評價:
- 「三陽開泰」屬於視覺型態,有明顯圖形辨識效果。
- 屬於中短線交易者偏好的買進型訊號。
- 電腦模型常以此型態搭配其他條件(如均線突破、布林通道中軸突破)來設定策略。
這是「三陽開泰」的K線圖示,顯示連續三根實體紅K棒、逐步收高的典型型態。
◎老王解釋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最普通的說法就是連續三個紅棒。
就好像有一位拳擊手,連續擊出三個直拳,都是很漂亮的三拳。
問題是:你怎麼知道這漂亮的三記直拳之後,接下來,他的力氣「是否」還是非常飽滿,能夠「繼續」揮出很漂亮的第四拳,乃至於第五拳、第六拳?
…或是說:這三拳已經耗盡了他大部分的力氣,接下來的第四拳,第五拳…將會逐漸軟弱,也就是逐漸下滑。
問題是:你怎麼知道?
——這個時候,你就要配合其他的資料,我不管你的資料都來自技術分析還是基本分析還是你的綜合直覺,這些我都不管,我只希望你運用的資料的能力要熟,道理要站得住腳。
我的意思是:看事情不能從表面來看,必須連帶思考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環境的影響。
「長紅K」──用拳擊比喻、重視力道延續與整體判斷─
👊 長紅K,就像拳擊手一記乾淨俐落的直拳
你看到一根「長紅K」,就像看到拳擊手忽然揮出了一記又快又準的直拳,拳頭筆直地打進了對手的防線,乾淨、漂亮、毫不猶豫。
這根K棒表示今天從開盤一路被買上去,收在當天的相對高點,幾乎沒有給空方任何反擊的空間。力道非常集中,非常果決。
但接下來要問的是:
這一拳打完了,他的氣還夠嗎?
還是說,這只是他今天唯一蓄力已久的攻擊,打完之後就喘了?
這時候你不能只看這一拳(這一根K棒)漂不漂亮,還要往前看──他是從盤整中爆發的?還是早就連打好幾拳,這只是順勢再衝一下?
你也得往後想──市場願不願意在這根紅K的高點**接棒?**還是大家看到拉高,就準備跑了?
最後還得聽一聽角落的聲音──成交量有沒有放出來?
如果成交量也像氣場一樣炸開,那這拳可能只是開始。
如果量沒有跟上,就像揮拳時腳沒踩穩,打完之後自己會翻倒。
這就是我們在市場中看到「長紅K」時真正該問的問題:不是它長不長,而是它打完之後,還有沒有下一拳?
這才是操作該有的節奏感。
補充一下:長紅,就好像一記漂亮的直拳,很猛——問題是:他的力氣用盡了沒有?
這記「看起來很猛」的直拳,會不會是騙我的?表面上看起來很有力氣,其實他已經後繼無力了?
這一補充更精準地點出了市場陷阱的本質──不是看到一拳揮出就以為贏了,而是要問:這一拳,是不是虛張聲勢?
【長紅K】──真的?假的?
👊【長紅K】——看起來像一拳,但你要問:是「真的猛」,還是「最後一口氣」?
因為第一次,所以要多做練習!
來!我們再來一次!
長紅K是什麼?
就像一位拳擊手,忽然揮出了一記漂亮的直拳──乾淨、迅速、充滿氣勢,一拳打進市場的臉上,看起來很猛。
但問題來了──他的力氣,用盡了沒有?
這一拳到底是「力道的開始」,還是「力量的最後一擊」?
你看到的是一根大紅K,可你沒看到的是──這一拳之前,他已經喘成什麼樣子?這一拳之後,他還站得穩不穩?
這根K棒,可能只是表面上很猛,實際上是虛張聲勢,拉高出貨,騙你衝進來接最後一棒。
也可能是真正的突破,底部蓄力很久,一拳打穿空方,後面還有好幾拳等著揮。
你怎麼知道是哪一種?
這就要你去看背景、去看成交量、去看節奏感。
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看起來很猛」的直拳,會不會是騙我的?
這才是真正做交易的人要問的問題。
【鎚頭線】
👊【鎚頭線】──像是一記蹲低後反彈的反擊拳,看起來弱,但裡面藏著殺機
「鎚頭線」是什麼?
就像一位拳擊手在對戰時,被打到蹲下了,身體整個往下一沉,快要倒地了。
但你仔細看──他沒有倒。反而在最底下那一刻,他突然撐住,然後站了起來。尾盤一拉,收在了高點附近,畫面上只留下一條又長又深的下影線。
這一根K棒,就像是市場在當天一度被打趴,殺得很深,空方氣勢洶洶;但最後一刻,有隱形的力量接住了它,把它整根拉上來──留下的是「下影線」,隱藏的是「反攻的意圖」。
但接下來,你該問的問題是:
他只是暫時撐住?還是真的蓄力準備反攻?
這跟拳擊一樣:對手蹲下來那一下,是為了撐一下氣,還是為了蓄力反彈、下一拳更猛?
你不能光看他「站起來」就下定論──你要看:
這根鎚頭線出現在什麼位置?
是在低檔打底?還是在高檔即將斷氣?
有沒有成交量在下影線那段放出來?
如果沒有量,那這站起來可能只是虛晃一招。
這根K棒之後,是不是有多頭接力上攻?
如果第二天又跌回去,那你就知道,剛剛那一下,不是蓄力,是垂死掙扎。
所以鎚頭線最像的是什麼?
像是那種被打到快倒下的拳擊手,忽然抬起頭來,還想給你來一下反擊的狠角色。
但這一拳能不能成?不是K棒說了算,而是環境告訴你答案。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