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從《史記》談起~王力群談閱讀時應有的思辨能力

史記》談起~王力群談閱讀時應有的思辨能力

  ◎跨領域雖然繁重,但也豐富有趣

  台灣的跨領域工作者,就我所知,應該不會超過十個,而像我這樣的工作內容,據我所知,目前只有我一個,其他的同伴正在尋找中(如果大家有知道的,請趕快通知我),所以我的工作的困難度是在研究時缺乏同伴,以及缺乏老師的指導。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其對錯先由系統來決定,然後再由輔助系統來做進一步的確認。這個輔助系統對我而言,就是股市中的交易以及教育同學的成功率與失敗率。

  大體而言,我們(我以及志同道合的同學們)研究的領域包括:股市金融、科學、歷史、哲學、心理學;附屬的科目則有政治、宗教、經濟。

  ◎經典也有缺點

  同學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看書的時候,要怎樣小心才不致於中毒?──中毒的意思就是:有些道理,書中講得不清楚,或是根本沒講,或是雖然講了,但是非常容易誤導讀者;或是他講了很多,但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在當時看起來正確的理所當然的道理,到現在反而變成非常不合時宜了……諸如此類的事情,都很容易讓我們現代的年輕人,在自修學習的時候,誤入歧途,或是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中毒。

  其實這個問題比我們讀者想像的都要巨大。我個人在課堂上,針對這個問題已經講了很久了。但是因為講出來的內容恐怕太過於聳動,所以我的態度是非常猶豫不決的。有很多話,一旦講出口,公佈出來,就很容易引起許多人其它方面的思考,只要你有點小聰明,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就會發現我所批判的,是一個全面性的系統結構的問題,這裡面包含龐大的知識與人性;到了這一步,你就會開始懷疑:畢竟誰有這個能力去駕馭如此龐大的知識領域?──駕馭知識除了精密的計算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整體系統要有一個概念,如果你不曾學習過這個概念,當然也就認為天底下無人可駕馭這種知識。讀者不應該把這種駕馭知識的工作看成是很高級的,因為這整個知識系統,本身應該屬於基本常識的範圍,而不是現在大學所流行的科系分工,所以這不應該是一個專家的領域,而應該是通才自由揮灑的範圍──記住:我們的目的是要讓所有的讀者明白通才教育的常識(大系統),而不是現在世俗的專家教育(專家很容易犯分工過細的毛病,見樹不見林,然後山頭派系林立。)

下面我們先從歷史類的書籍開始,先講史記

◎從史記開始學思辯(辨)

史記一開始是五帝本紀,首先上場講的是黃帝,它告訴我們黃帝是一生下來就非常聰明非常靈異的人,後來黃帝打敗了善於殘害百姓的諸侯們,其中一個最有名的叫做蚩尤,然後又打敗了另一位共主炎帝,也就是神農氏,於是皇帝就成為新一代的天下共主,然後國家在他的治理之下,人民生生不息,生下了我們的祖宗,所以我們叫做炎黃子孫。

小時候讀這一段的時候,因為年紀小,不會想到太多,反正黃帝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就對了。假如你一直都在讀中國書,腦袋裡只有中國的歷史,沒有其它國家或是其它文化的歷史,那麼你的歷史學要如何拿本國歷史去與其它國家的歷史去做比較呢?如果你只知道本國的歷史,而不知道其它國家的歷史,你做學問會正確嗎?……甚至,如你只知道天底下只中國的歷史值得研究,其它國家的歷史不值得研究,那你又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呢?……──講到這裡,聰明的讀者應該已經大致明白了,如果你知道我們中國歷代的學者是在怎麼樣的規模架構之下研究歷史的,他們研究的是什麼東西,沒有研究的是什麼東西,我相信以現代人的角度的觀念來想像一下一百多年前中國學者的研究環境,並不是困難的,問題在於你有沒有去思辨而已。經過簡單的思辨(在這裡不需要太複雜),答案應該不會太困難就出來,而經過這麼簡單的思辨,你會得到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答案,我不講,你也應該知道那是什麼,如果你只要知道他們缺乏了什麼,答案就會變得非常簡單,也會很巨大。

如果你小時候,從讀小學到中學的時候,如果有看過希臘神話,你就會曉得,在歐洲的傳統中,人民是希臘諸神的後代,而這些諸神跟人一樣,自大、貪婪、彆扭、嫉妒,暴躁……人類該有的一些負面情緒他們也有,只是他們的力量比較大而已,希臘諸神雖然也有道德上的色彩,但是似乎給人印象深刻的總是負面居多──你認為這是比較寫實呢?還是遠離實際的狀況?……拿這兩種文化一比較,我們就會發現,中國文化一開始就在強調一件事情:我們都是統治者的後代,而這些統治者都是很有道德的完美者(黃帝,堯舜禹湯)黃帝是統治者,炎帝也是統治者,他嚐過百草,很偉大──史記一開始不跟你談那些神,而直接跟你談統治者,那麼這種動作會帶給人們怎麼樣的觀念,讀者可以自己想像一下,或者是思辨一下。

◎禪讓政治是怎麼消失的?

  繼續看下去,就會發現有些事情很奇怪。例如堯傳位給舜這件事情,史記上說這是禪讓,禪讓是一種很棒的制度!傳賢不傳子。但是我們看看史記上是怎麼說的呢?它說堯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觀察舜怎樣對待他的兩個女兒,依此來判斷舜的為人處世。史記說討了兩個太太的舜,把家裡的事情都處理得很好,一切都符合家庭人倫之道,於是堯十分滿意。

  在我來看(是讀者,也是期待在讀古書時能夠『受教』的學生),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首先:如果我們要考察一個人,怎麼會犧牲自己兩個親生女兒去嫁給這個人呢?如果你同時考察三個人,豈不是要有六個女兒了嗎?……這個人在娶到兩個統治者的女兒了之後,當然會好好的善待她們,這有什麼好驚訝的呢?這難道就可以斷定他是一個好人嗎?……我如果娶到當朝權貴的女兒,我也會好好的善待她們,甚至把自己邪惡的本性隱藏起來──由此可知,由這件事情來觀察舜的品德實在是有點奇怪。要是我的話,我就會把多災多難的貧窮人家的女兒嫁給他去考驗他們夫妻是否能共患難,而不是用堯這種奇怪的方法但是這種奇怪的地方似乎有很少人提到,所以我就感覺更奇怪了,到底是誰出了差錯呢?

◎小格局與大格局

  接下去,書上提到舜的父親不好,喜歡後母的兒子,甚至想要殺死舜,舜每次都躲開,有小過失的時候,便接受父親的處罰,用非常小心翼翼的態度處理家裡的人際關係。但是舜的父親還是想要殺他,有一天舜的父親要舜到倉庫的上層去工作,然後舜的父親就從下面放火燒倉庫,舜就從屋頂上面跳下來逃走了(可能摔斷了腳,但書上沒講,自己去想),大難不死。此外,舜居住的地方,人民都能勤奮工作,從村落變成小城,再從小城變成都市──總而言之,舜的各方面的考績,都讓堯很滿意

  但是各位想想,除了舜的孝道,書上說得很明顯之外,舜到底是用什麼方法使他的小村落變成都市的呢?書上並沒有寫清楚。

  我的意思是:讀者在看書的時候,如果看到某人做什麼事情成功了,基本上他會希望看到他是如何把事情做成功的,而不是想看到他做成功這件事情的後果。一個人能夠把一件大事做成功,必然有許多理由,其中有天賦的、有自己努力的、也有別人幫助的,更有運氣的成份在裡面,所謂天時、地利、人和,這不是中國的古話嗎?──但是在這篇故事中,我們看不到舜是用什麼具體方法,把一個小村落變成都市的,我們只知道,他用順從與忍耐的態度,把他父親的問題給擺平了。家庭故事的資料比較多,具體政治措施的資料比較少。這就是以實掩虛的手法。用一個中格局或小格局的故事,去掩蓋大格局的資料的缺乏。我想說的就是這個:小地方說得詳盡一點,讀者就被唬弄過去了,於是就忘記了他應該注意的是大地方;大地方被注意的應該是過程,其次才是結果。但是中國的讀者在看中國書的時候,往往都被作者所誤導,因為作者在寫作的時候,用自己主觀的態度隱藏了許多話語,他會解釋說,自己只是在紀錄事實而已,但卻從來不告訴讀者,這些事實在我們的宇宙人生中,到底起了什麼樣的教育啟發作用?我們應該用怎麼樣的態度去解釋分析這些歷史的材料?我們的情緒一定是被這些歷史材料激發,或根本沒有激發,此時我們應該要怎麼辦?……如果司馬遷沒講?司馬遷以後這麼多做學問的人,他們又講了什麼呢?──這就是我們要去關心的、這就是我們要去尋找的……但是我相信大家都失望了,或者根本沒感覺,因為後續的資料不是很少,就是根本沒有。我的意思是:在司馬遷往後的歷史教育中,歷史只是一種附從儒家學說的旁門知識而已,而不是成為一種獨立的學問,這樣一來,歷史的地位反而被貶低了。而中國的歷代知識分子幾乎無視於這種貶低。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舜通過了給他的考試,堯很滿意,就把地位傳給了他,傳賢不傳子,開啟了歷史上的禪讓政治。從史書上看來,其他的諸侯好像也感到服氣,他們為什麼會感到服氣呢?難道那時候中國的長老們都是這麼和善嗎?中國這麼大塊地,這麼多人,這麼多酋長,都對舜感到服氣嗎?……這些都是問題,我們能夠找得到資料的話就找,找不到資料的話,有兩個方法,一是努力考古,包括挖墳墓挖遺跡;二是我一貫主張的,就是歷史就在我們身上!──歷史從未消失,歷史就活在我們身上!』,這幾句話的意思就是: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所以我們就是中國歷史的總和結果!以上所點出的疑惑,不只是會發生在古代(對歷史提出疑問),就算是在現代、在我們身邊,在你我的身邊,甚至是我自己的個人生涯中,也一樣會遇到也一樣會發生!──如果我們希望在史記的這幾頁得到什麼輔助資料,那是沒有的,但我們必須『記得』要從別的地方找。這就是研究歷史的求真的不懈不怠的精神

  ◎禪讓有四次,第四次大有問題

  再後來,舜老了,也要傳位了,這時候有個叫大禹的人治水有功,舜就把地位傳給禹了。大禹是工程師,是講究實效實力的人,所以這第二次的禪讓,大家頗為信服,讀者也很容易相信,因為治水是一件大功勞嘛!至於第一次的禪讓(堯傳舜)有什麼問題呢?也就因為第二次的禪讓(舜傳禹)沒什麼問題,而被帶過去了。

  這一段歷史,講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關於大禹治水的過程,講了一大堆洋洋灑灑,可以當作研究中國古代地理的好材料。大禹因為治水有功,成為理所當然的國民英雄,舜當然就把天子之位傳給禹了。大禹即位之後,就舉用臯(音高)陶,並將政治大權傳授給他,可惜來不及等到禹禪位,皐陶就死了。這個時候大禹就舉用伯益,讓他管理政治。又過了十年,大禹去世,把帝位禪讓給伯益(禹傳伯益),三年服喪完畢之後,伯益就將帝位讓給大禹的兒子啟(伯益傳給啟,這是第四次禪讓),伯益自己就隱居到箕山的南面。書上說:大禹的兒子啟的品德很不錯,天下人民都希望啟能夠繼承他爸爸禹的地位。雖然大禹是把地位禪讓給伯益,但是因為『伯益輔佐大禹的時間太短,天下人民尚未直接感受到伯益的恩德』,所以諸侯不去朝拜伯益而去朝拜啟,並且說:『啟是我帝君大禹的兒子啊!(小蔣是聖君老蔣的兒子啊)』!於是啟就即了天子位,就是夏君帝啟。

  以上就是第三次跟第四次禪讓的故事。簡而言之,大禹傳位給伯益,但是人民不要伯益,要大禹的兒子啟去接他爸爸的位置。然後伯益就隱居山林了。──這個故事很簡單,但是對整個中國歷史非常的重要,因為中國的禪讓政治到這個地方就斷掉了伯益傳啟,但啟不傳賢)。啟後來生了個兒子,叫做太康,是個昏君,放縱私慾,不理人民,最後把國家也敗掉了。啟傳給太康,就是父子世襲制度,第一次父子傳位就沒上手,傳了個昏君,然後亡國(太康被東夷族有窮氏首領后羿給捉起來,放逐,然後后羿就奪了夏國的政權)。

  但是司馬遷在這裡記載了一件事情,他說:當初第四次傳位的時候,有個諸侯叫有扈氏,他認為啟不應該搶了伯益的位子,所以公然反抗帝啟的命令,於是帝啟當然就出兵討伐有扈氏了,在甘的這個地方做決定性的大會戰,作戰之前,帝啟對軍隊做精神講話,大意是說:有扈氏,暴逆不行五常,棄天地正道,因此上天斷絕他的國運,我現在只是奉天之道來討伐他而已。服從命令的人,我們應該在祖宗面前獎勵他;不服從命令的人,我們就在社神面前將他殺死,我還要羞辱他們的子孫!(這話說的真狠!)──終於,身為富二代的啟打敗了有扈氏,滅掉了他,於是天下的諸侯都來朝拜啟。

  司馬遷寫這個故事,明白告訴我們,第四次傳位的時候,有人不服,有扈氏不服,為什麼不服呢?不知道,他沒講;司馬遷為什麼沒講呢?不知道,讀者自己去猜,我猜是因為讀者都是中國人,中國的讀書人應該都是聰明的,所以慢慢去猜,應該猜得出來──這就是把讀者都當成是天才。像我,不要說猜了,連想到去猜一猜都沒有想到,過目就忘,忽略了…….一直到我年齡比較大以後,才覺得司馬遷這個地方是不是埋下什麼伏筆?…...此時,我隱隱約約感覺到:中國人寫書的時候,有時候心機還蠻重的,害得大家猜都猜不出來;猜不出來,沒有心得,提不出問題,於是就沒有答案,也沒有了自己的思想,長久下來,兩千多年過了以後,讀書的人都變成了一群傻子,因為什麼都要自己猜,什麼都要自己來,原來中國人寫書是給聰明人看的,而不是想把像我這樣無知的人教育成聰明人。

*未完待續


~王力群口述,陳志清整理,2016.01.25 下午1:00 於台灣.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