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兩種文明在賽跑

~~~兩種文明在賽跑~~~

  我們這個世界,從表面上看起來,因為科技文明的發達,總是不斷在進步;同一時間,藉著科技的進步,回過頭來加強人文主義的發展,最終仍然希望兩者能夠攜手並進──我想這應該是目前東西方學者大概的共識。

  這樣的想法,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錯誤;然而,身為一個求真求實的學術工作者,我們難道不能真的仔細地去想想看,這其中有什麼危險的陷阱嗎?──換言之:這種想法基本上正確,但是執行的時候出了大問題

  自古以來,關於這個世界進步的想法,東方的西方不太一樣。撇開印度不講,就我們傳統中國而言,大家都知道:中國在很早很早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大道理:如果想要讓天下太平,就是要提升道德──有了道德以後,就不需要機器(科技文明)幫忙了。所以莊子說:機械那樣的東西,會腐化人心。

  於是乎,中國把所有的未來希望,都綁在「道德聖人」的政治制度上。如果要提升所有人民百姓的道德水準,這個目標太遠了;如果要提升所有知識分子的道德水準,這個目標現在正在努力中,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達到

  如果只要提高全國領導者一個人的道德水準,這倒是可以期待的。所謂聖君、所謂天子,所謂英明聖主、所謂千古一帝… …種種誇大的觀念,就這樣都跑出來了。

  這種觀念在中國流行了2000多年,到底對不對呢?首先我要說:發現「道德」是整個國家人民追求的共同目標,而且是終極目的,基本上而言,這個「發現」是對的!──不過,它太跳脫了!我的意思是:在達到道德的終極目標之前,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為什麼中國人就沒有想到呢?有人說:中國是理想主義,不是經驗主義,所以他永遠把目標眼光放在前面,所以他看到了道德,卻沒有看到科技的力量、沒有體會到機器文明的偉大,而且,就是因為已經體認到道德的偉大,相形之下,就把機械文明給比下去了──這種想法,其實就是一種執著,執著於道德,於是禍害無窮。

  西方的古代希臘文明也發現了「心智」的力量,換言之,古希臘智者的眼光也可以從物質的表象中掙脫出來,看到人類心靈更深層的意義。但是,希臘哲學家的影響力雖然大,但是沒有大過政治,所以在政治上,他們並沒有出現過那種「高蹈」的道德政治制度。西羅馬帝國亡了以後,西方逐漸步入所謂的黑暗時代,文獻都散散失了,哲學思想的傳統也斷了,從某個角度來講,他們變得比較渾渾噩噩,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他們剛好可以利用這一段時間來整理古代的東西,比較能夠從一個客觀的角度重新審視那些東西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中國則不然,因為中國的歷史不曾中斷,於是主流價值一直流傳在我們這個社會,不論是表面,還是潛伏在暗流,過度依賴道德的政治理想(其實是一種統治手段),依舊是我們知識分子的思想主流;換言之:目前的中國人.尤其是台灣人,注重的不是理想的藍圖,而是統治的權謀

  大家都知道:發財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憑自己的實力發財,另外一種是藉由剝削人民來發財。剝削人民就需要控制的手段,而統治的另外一個名稱,就是控制人民的思想與行為──如果我們把它叫做政治的話,我不知道您作何感想?但我們中國就是這樣,而且一直實行了2000多年。這也就是道德理想政治一直在中國盛行不墜的原因,因為他跟人民綁在一起、跟政治綁在一起,跟群體利益綁在一起,讓讀書人有了更具體的藉口與目標:表面上是說想要統治人民,帶給人民福利,但其實,等這群讀書人真正接觸現實的官場文化之後,他們很快就改變了自己的節操,變成了新的剝削者。於是,已經成為剝削藉口的「崇高的道德理想」,就這麼被保留下來。

  在標榜道德至高無上的權力文化中,一切向「虛無的理想」看齊,而把現實擺在後頭。於是,老百姓被餓死、被洪水淹死,都只是一種現象、一個現實,一種已經發生而無可更改的結果──因為沒有機械文明的思想,連帶著,使我們的思考變為封閉系統,於是乎,農夫的稻田裡種不出作物來,這是屬於農業的事情,就要從農業上面解決──如果用開放系統的概念去思考,或者任由開放系統發展,就可能會發現「機械系」可能跟「種田系」是有很大的關係!雖然這個關係是間接的,但是彼此聯繫的力量卻大的可怕!蒸汽機剛被發明的時候,也只是用來抽地下水而已,沒有人想到要把它用在紡織工業上。

  所以,到了近代,中國的有識之士也發現了:如果要解決中國農民的貧窮問題,光憑政治制度是不夠的,還要憑科技的力量!所以我們買了外國的機器,耕耘機、打穀機,淘汰了耕田的老牛,發展現代化的水利工程,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這一切改革的力量,都只是要實現古人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於是乎,我們似乎堅決地相信:只要解出物質匱乏的問題、只要解決了老百姓的貧窮問題,天下就真的會太平了!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你們被騙了,你們被這兩句話給騙了!──肚子填飽了以後不一定會知道榮辱,倉庫裡存了很多錢,也不一定會知道什麼叫禮義廉恥。──想出這兩句話的人,雖然是從道德理想出發,但卻立刻陷入一種迷離幻境;在幻境中,出發點雖然是善意,但是建構的過程卻不合邏輯。請問各位:當你擁有了財富之後,道德的精神就一定得到成長了嗎?──這兩者之間,乍看之下似乎是直接的因果,距離好像沒有差很多,但是魔鬼藏在細節中,這個直接其實不直接,這個微小的距離,其實是天差地遠!

  大家都以為先要解決民生問題,然後再考慮道德精神意識的問題」──這種想法是錯的!民生跟道德必須同時並進!但是因為世俗的阻撓,所以,一定有某一方的進度落後不如預期──親愛的朋友們,您說是民生科技進展會落後呢?還是道德教育的推展會落後呢?如果你有把握道德教育一定會領先跑在科技教育前面,那我也無話可說。

  請注意:以前中國喜歡講「道統」,表示真理必須一脈傳承,當中不可以有間斷!如果有間斷,那就失傳了。西洋文明是從希臘開始,一直到現在,也是一脈相傳,當中或許有過所謂的黑暗時代,但是後來還是把以前的老東西找回來中國更不用講了,以前我們常常說什麼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一脈相傳,表示道統非常重要!中國兩千多年來最重要的珍貴文化遺產是啥?我認為就是中國禪宗標榜的真心自性』!(不識真心.學法無益見自本性,即名丈夫。──不要笑我,我是認真的!

  如果我們今天再不把真心自性的教育趕快列入正式課程,那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到時候就真的悲劇了!(其實這種悲劇早就發生在各行各業了,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我認為:精神(道與德)教育的拖延與敷衍,學術界與執政團體為了掩飾這種錯誤,所以刻意地拼命強調民生問題為優先,其實他們並不知道如何去真正地解決「人民無知」的問題。長久以來,我們為了追隨潮流、配合時尚,所以努力強調科技的重要性,一直強調科技不但可以解決民生問題,也可以也可以用來解決教育的問題!例如電影的動畫技術發達,對於教育非常有幫助;網際網路的普及,當然對知識的傳播有巨大的貢獻。

  人類往往有個錯覺:誤以為我們現在的教育制度是全面性的,雖然比較偏重於科技,但是人文的教育我們也已經具備了,早就做好放在那裡等了;只是進度比較慢,表現比較不好而已。有些知識分子會告訴你:現代教育實在太偏重科技了,人文沒有受到應該受到的重視」──其實他所謂的人文,並不包括我講的真心自性的那部份,而往往偏重於死背的道德教條,或是不按學習次第實施的人文教育;殊不知,如果跳過真心自性這一部份,任何的人文思想學習,恐怕都是風吹大石螳臂擋車,很難收到學習效果不識真心.學法無益!)。

  於是乎,人文教育表面上看起來雖然落後,但是學術界公認已經起跑了的那些知識(像是中文系哲學系歷史系……),其實也是跳脫的、好高騖遠的。真正應該受到重視的基本功夫,包括人性的啟蒙、邏輯的辯白,大概還鎖在倉庫裡面,就算有人看到,也不知道那是我們人文教育當中應該最被珍惜、最為寶貴的核心知識。

  我並不是說我們目前的人文發展全部都錯,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知識的統合工作確實是有進步,但是不如預期!──而這個延誤這個「不如預期」,並不是普通的落後,也不是單純的遲到,而是背後有人在搞鬼!因為我們的人文教育忽略了基本功!沒有從人的根性上去下功夫!!!

  我們另外還有一種錯覺:「現在全球科技的進步速度非常快!」──其實就廣大的宇宙而已,人類現階段的機器文明頂多算是還好而已,甚至有點勉強。隨便舉個例子來講:我們工廠的機器人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普及,有時候要幫老人洗個澡,也沒有洗澡用的機器人。──我們認為機器的進度很快,也許它的速度真的很快,但是它涵蓋的領域還不夠廣、能夠解決的問題還不夠多,因為我們原本的問題實在太多了。

  小結論如下:
  一、人文與科技現在的進度不成比例。

  二、我們自以為是的人文,其實跟真正的人文相差得非常遙遠。

  三、人文知識當中最珍貴的核心知識是無為法,可是這一部分的知識以及教育方法大多數還被鎖在倉庫裡。

  四、我們以為科技發展的很快,其實只是勉強而已,有些人認為還不夠快。

  五、我們自認為是科技的那一些發明,往往偏重民生部分,對於真正的人性啟蒙,還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六、「先解決物資匱乏問題,再來解決人性教育的問題」──這種想法,在以前確實是對的,因為貧窮的問題迫在眼前;但是在現代未必全對,因為有些地方的物質匱乏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例如歐美先進國家。但是,他們現在的力量、國家的資源以及人民的只是力量,過份地向M型經濟靠攏,變成「貪婪」的盲目追逐物質生活。

  絕大多數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工程師,都抱持一種幻想:認為透過不斷地發明具有人性的機器,我們終於有一天可以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容我再強調一次,這是偏離主題的妄想。人類的整體教育工作重點,並不是在於你做了什麼,而是在於你沒有做到什麼?(什麼是你還沒去做的?」──尤其是當你「沒有做到最重要的那一部分(真心自性的啟發)的時候,全體的思考規劃,以及行動方針,都會出現大問題──而這個大問題,起碼已經累積弊端累積了兩千多年了。

~王力群 2017.8.28 於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