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王力群談三尊頭的認知

*王力群談三尊頭的認知

認知這門學問到處都有,那為什麼在三尊頭的地方要特別談到認知呢?那是因為一個頭(尖頭反轉)以及兩個頭(M頭,俗稱麥當勞)的圖型比較單純,牽扯到的認知問題比較少,認知問題變得比較嚴重的地方通常是發生在圖型被扭曲之後變得更複雜。

什麼叫做認知?

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認知。對於新讀者以及一般的新手來講,『認知』這一門學問恐怕是很陌生的。為什麼會感到如此陌生呢?因為這一門學科其實是非常的新,大概是十九世紀以後才日漸興起的,在以往人類過去三千年的歷史當中,注意到認知問題的學者非常的少。歷史上第一個有大批文章敘述認知問題的,是英國的哲學家培根,但是培根之後的哲學家,就沒有集中火力針對這個問題做有系統的廣泛敘述了,大多數是走向專門的心理學領域,而忽略了認知問題其實是一個普遍的民眾問題,換言之:它是一個國民問題而不是一個學術性的專門議題。

舉一個例子來講:有一對情侶經過多年的戀愛之後,終於結婚了。但是結婚以後卻處的不好,常常吵架,於是夫妻雙方展開溝通,這才發現雙方對於『婚姻』以及『愛情』的認知不一樣的。在婚前,雙方認為愛情就是愛過來愛過去,但是在婚後,在外面上班的老公突然認為婚姻只是一種責任而已,於是乎,他只要把錢賺回家,把老婆跟孩子安撫好,這樣子就可以了,不必再有卿卿我我、你儂我儂、愛來愛去的這些親密的小動作了──然而,另外一方卻不這麼想,做太太的可能還是想要回到婚前的卿卿我我──這樣一來,問題就大條了!這種情況就是我們俗稱的『雙方認知不同。』發生這種狀況之後,雙方可以針對認知不同做溝通,通常這個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每一個人的認知所含的成份不一樣,有的人的認知包含理智的成份多一些,但是絕大多數人的認知其實是包含相當巨大的感情成份在裡面。

再舉另外一個例子:有的人認為林志玲小姐很漂亮,但是又有的人卻不這麼認為。這讓我想起很多年前我聽過人家講林青霞小姐也沒有長得那麼漂亮,當時我愣了一下,然後去想林青霞小姐年輕時候長得什麼樣子……想了很久之後,我才勉強找到一個答案,就是林青霞小姐除了具有女人的美貌之外,還具有男人的英氣,這股英氣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她有一點點中性化(難怪她反串過賈寶玉)──也許就是這樣一點的英雄氣概不應該發生在一個美女身上,所以才讓某些人認為她還不夠『美麗』吧。像這樣的問題,也是一種認知的問題,你說她漂亮,我說她不漂亮,雙方的認知有差距,常常搞得不歡而散。

◎不能認知是因為犯錯

這樣說起來,認知是不是一種意見不同的問題呢?……我這樣回答好了:不論是意見不同,還是什麼什麼不同,我們都可以廣泛的通稱它為『認知不同』。我要先跟讀者說的是:

  第一、認知有所謂的對錯的問題;
  第二、認知有所謂的境界高低的問題;
  第三、認知有所謂的大格局與小格局的問題也就是時間長短週期不同的問題。

  這三個條件當中,其中以第一條最須要特別強調,那就是認知有是非對錯的問題。換言之:在認知不同的爭辯當中,其實絕大多數是可以做是非對錯的分辨的,有時候是一方對,有時候是一方錯;有時候是兩個都對,但有時候是兩個都錯。如果是兩個都對的話,對的一方沒有感覺到另外一方的對,於是乎他的這個對也就大扣分了!

絕大多數的人認為認知的問題並無是非對錯之分,而只是每個人個性的反應而已──換言之:不論怎麼講他總是認為自己沒有錯!──這種狂妄自大的心理,正是造成絕大數因為認知不同而溝通失敗的幕後兇手。

發生在三尊頭的頭部的認知的問題,很多人把它當成是天賦能力不足的問題,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許久,到最近我得到一個比較新的看法,就是:一般股民對於三尊頭之類的型態學的認知出了差錯,固然跟天份有關,但是更深的病源恐怕是出在被蒙蔽。被什麼所蒙蔽呢?被成見所蒙蔽、被外面亂七八糟的錯誤的知識所蒙蔽,於是形成一股厚厚的污垢覆蓋在我們的本能知覺上面,使我們的本能無法順暢發揮出來。什麼是本能呢?譬如說你張開眼睛看,就會看到現在你眼前的東西,這就是一種知覺的本能。同樣的道理,當股價日線圖攤開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假如你學過一點點的型態學,都應該可以大概的講出來在過往的歷史線路圖之中,哪些地方是頭部、哪些地方是底部、哪些地方是整理段──這樣的認知,其實難度並不高。但是今天的問題出在那裡呢?我們發現最近幾年來,隨著中華民國太平歲月的時日增長,一般股民對於型態的認知愈來愈低落了!這個原因,就像我前面講的,問題可能是出在於外面的錯誤的知識過多,股民在接觸正確的知識之前已經被太多錯誤的成見所污染,所以他的真心自性被蒙蔽,認知的能力也就一天比一天薄弱了。

◎右肩變形之後仍然是右肩!

我們之前講過:如果是標準的三尊頭,那麼在右肩爆大量的時候我們就要特別特別小心,因為這可能是一種惡性出貨的徵兆。這樣子的說法很簡單,但是為什麼很多人臨陣上戰場的時候,卻無法把這條知識發揮的淋漓盡致呢?除了一些其它的客觀因素之外,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他無法辨別型態的『變形』!──什麼叫做變形呢?那就是在眾人矚目的眼光之中,每個人都期待市場走出標準的形狀,此時,整個市場受到『過度』的關注,這股龐大的世俗力量就會直接刺激股價的走勢,使股價產生扭曲,於是乎就產生了『變形的右肩』!

『變形的右肩』是一個非常麻煩的東西,本來右肩是有形狀的,但是只要一變了形,它就走了樣,或者我們說走了山。凡是醜陋的型態或是極度扭曲的型態或是稍微扭曲的型態,以現在一般人的能力,愈來愈難看得出來了。我把這原因歸究在其它成見的遮擋,以致於他戴著有色眼鏡,看不清真正的型態學的發展。我的意思是說:即使是很標準的三尊頭,都會產生有些人看不出來的問題,更何況是變形呢。

有一些想要學股票的人會發生以下這種問題,我先講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平均線為例,如果畫面上除了股價的線路圖之外,就只有一條平均線放在那裡,經過我們實際測驗的結果,十個人當中可能會有三個人看不到那一條平均線;此外,看得見的那七個人當中,又有五個人在真正實戰的時候,對於那一條平均線也看不到,這是多麼令人吃驚的例子啊!我回憶在我自己的早年歲月中,我也曾經發生過在實戰的時候忽略掉某個重要訊號的例子,但是那個是因為實戰的時候太緊張的關係,以致暫時看不見,而且這種現象也不是過分的那麼難纏。但是現在一般股民發生的問題比我當時恐怕要嚴重十倍以上不止,那就是:就算是在平常不是在實戰的時候,他也無看到那條平均線!那麼,他把注意力放到那裡去了呢?一個非常普遍的答案是:他把注意力都放在市場滿天飛的新聞消息去了。這讓我們想到一件事:其實他並不是沒有看到,而是有看到但是沒有進到心裡去,因為他的心被其它的東西佔滿了;什麼東西呢?他想要知道的東西、他想要讓他容許它進來的東西、他想要但是得不到於是他先敞開空間等著那個東西將來會進來,但是這樣一來,其它東西的生存空間就被打壓了──先入為主,或者是只憑私人好惡感情取捨的行為動作,造成了認知出了差錯。

◎為什麼我學不好型態學?

在我們這篇文章中,我們先設定:型態學是我們的焦點,其它的先暫時放在一邊。也就是說:本篇系列文章的重點是假設讀者真心想要學習型態學,而不是說在讀到某頁,然後發現對作者所講的東西感到很陌生,於是乎打退堂鼓,把型態學扔在一邊,然後就說型態學這東西我不喜歡,所以它是個垃圾,不懂也沒有關係──如果有這種態度,那麼當然就另當別論,自然也就不在我們所討論的範圍之內的。我的意思是非常簡單:就是希望看這本書的讀者要學會型態學!如果你學不會的話,你就可以自己打自己二十大板,或者把自己餓個三天三夜!以表示求道的決心。於是乎,讀者立定志向之後,作者才可以幫您分析下去,去看看我們為什麼對於型態學的認知為何是這麼樣的陌生,以致於經常出錯。

如果您覺得達文西畫的蒙娜麗莎不怎麼樣,那是您的認知問題,您有這個認知並不代表你就會被槍斃,但是在股市中,如果這個東西明明就是一個頭,而我看不出來,而我又以技術分析者自居,結果我因為看不出來這裡是頭部而還緊緊抱著我的股票不放,到最後我賠了大錢,甚至想要跳樓,那時候我怪誰呢?怪我自己不懂技術分析嗎?怪我自己不懂型態學嗎?──是的!我必須斬釘截鐵地告訴我自己,我的型態學沒學好,所以我該死!(但是請您不要這樣子,請退回一步不要跳樓,重新再尋找資金開始吧)要以這樣的態度勉勵自己,本書才對您有價值,否則一切都是個屁。

一個真心求道的好學生,他一定會常常檢討自己:為什麼老師看得出來,而我看不出來呢?......此時,如果我是老師,我就會提醒你去做以下的反省思考:

一、看不出來的原因是不是因為我不喜歡型態學,可能我心中已經暗中愛上了別的學科?(例如基本分析)

二、是不是因為我覺得我自己對型態學沒有天賦,所以我太過於自卑了,以致於我該看出來的,卻沒看出來?

三、是不是我認為我自己已經很厲害了?……我開了一家貿易公司,我是大老闆,結果到了這個地方來,老師告訴我,我的型態學不行,於是我感到很不服氣,愈不服我就愈看不出來?

四、我覺得我看得出來,但是我覺得這個地方不太像是個頭部,結果老師卻說這是個頭部,叫我去回家反省、閉門思過,我覺得這個老師是在羞辱我,所以我認為看不出來不是我的錯,而是這個東西根本就不是一個頭。

五、是不是我潛意識中認為型態學不重要,所以我的意思是在冥冥之中有一股拉回的力量,阻止我進一步去認識型態學呢?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身為老師的我,在課堂上提醒同學要去思考。思考是一步一步的,或者是多管齊下的,其目的就是要挖掘自己的潛意識,找出自己為什麼不能?的病根。當然,也有許多人從以上的思考當中發現了自己真的很不喜歡型態學,或者是說跟型態學沒有緣份,這樣的話,您是不是心目中已經存了定見,說是要往基本分析去發展呢?如果是的話,我請您思考一下:基本分析是不是比較適合您呢?您是不是覺得基本分析比較簡單,所以才改走基本分析這一條路呢?......這些問題,我請你再思考一下。我們在更換跑道的時候,都要去思考一下,我們之所以更換跑道,是不是因為我們認為新的跑道難度較低,於是我們把新的跑道給瞧扁了,其實這是一種不尊重的態度,所以我不太鼓勵這種心態。

◎三尊頭不是見仁見智,而是標準或變形

讀者對於圖形之所以感到陌生,是我們長久以來所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就像剛才所講的: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畫得很好,但是您就是覺得畫得不好,那為什麼您的看法會跟很多著名的鑑賞家的看法不一樣呢?……其實就我個人的鑑賞觀點而言,我也覺得蒙娜麗莎的奧秘之處,實在是非常難講,所以我懷疑這幅畫的好處是否真的被大多數人所了解換言之,我認為大家認為蒙娜麗莎的價值這麼高,恐怕也只是附隨潮流而已;甚至許多評論家認為蒙娜麗莎好,我也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另外一方面,達文西的最後的晚餐畫得好不好呢?如果您覺得畫得不好,那我就不太贊成您的意見了,因為我認為晚餐這幅畫他畫得是『明顯地好』。

在這裡,我們得到了一個初步的小結論:
有的時候你的認知不同,確實是您的識見不凡,跟絕大多數庸俗的人不一樣,所以你可能覺得您被孤立了;但是另外有很多種狀況,確實是您的看法出了問題,怪不得別人,只能夠怪自己。

三尊頭的認知問題偏藝術範疇

好了,我們把話講回來,達文西的畫跟我們這個三尊頭又有什麼關係呢?答案是:它們都是屬於圖形的一種。如果有人對於圖形不敏感,我們現在的懷疑是:他可能對於藝術繪畫的欣賞同時也會出問題。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人是不是對於並不在數學嚴密法則之下控制的線條比較沒有感覺,但是對於可以在數學嚴密控制之下的法則卻很有感覺,擁有這種特徵的人,大部份都是理工科的忠實信徒。很多在思想上過分一板一眼的人,都沒有辦法接受藝術的線條,因為他們認為那是一種亂形,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已經超出數學法則之外的無法用人類理性控制的胡亂留下行徑的線條──許多的世界名畫,尤其是現代抽象畫,在這些理工科的人眼中就是如此。所以我們常說,理工科跟人文科之間存在著重大的鴻溝,從藝術繪畫欣賞上就可見端倪。

我們假設有一個兩歲的小孩,你交給他一盒彩色筆,叫他在空白的紙上畫畫,於是這小孩就拿起彩色筆來『亂』畫一通,畫完了以後,我們看了老半天,可能才看得出來這個小孩畫的是一條狗,但是這個兩歲小孩畫出來的狗的形狀跟真實的狗其實是差得非常的多的,但是我們還看得出來──如果這個小孩只有一歲,那麼,他可能心中想畫狗,但是他畫出來的東西,我們成人就可能真的看不出來了!這就是說:人類的心智其實在有些時候只是扮演一種『過程』的角色,透過這個過程的運作(或扭曲),或者我們叫它媒介,小孩把他腦海中所呈現的畫面,繪製成線條──請注意這個動作──在股市操作中,以投機股的個股而言,如果主力真的有心操作這支股票,他會千方百計把股價盡量調整成他想要走的樣子,但是在這其中會遇到許多阻礙,於是股價就產生了變形!但是對於一個優秀的市場主力來講,不論它怎麼變形,只要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他都會想辦法把它拉回正軌,這就是作莊的操盤手厲害的地方。我們身為不是莊家的操作者,不需要有製造圖形的能力,換句話說,我們不需要具有繪畫的能力,我們不需要是畫家,我們只要有鑑賞能力就好了,所以我說:具有鑑賞能力其實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跟畫家比起來確實是比較簡單)。

認知是一種逆向的還原

這樣說起來,繪圖欣賞好像是一種『還原』的過程。當我們看到一張繪圖的時候,我們首先看到了色彩及線條,再進一步看到畫布上光影的變化,然後我們再反推回去,經由這些色彩光線線條反推回到作者當時原始的那份心情,也就是作者的『心』。也就是因為我們最後抵達的目標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叫做心靈,而不是找到一個由數字所組合而成的數學公式,所以理工科的朋友們在這裡就感覺到很受挫折。只要我們尋找的東西是一種無形無相的東西,理工科的人就會感覺到難以捉摸,因為他們精於計算的天賦就下不了手,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依照這個道理,我們看到股價圖型的時候,我們也要把它倒推回去,從這些扭曲的圖型反推回去,嘗試去了解這個地方原本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如果你在一團混亂中看出來這裡是右肩,然後你又看到了巨大的成交量,這樣子就太棒了!因為你已經找到了股價轉折的關鍵了。但是,市場的股價圖型為什麼會扭曲呢?那就是因為有人在搞鬼、有人在耍心機、有人在跟散戶鬥智、有人在玩弄散戶的心靈──這些都是『心』的遊戲──一牽扯到心這個東西,許多理工科的人就不在行了。而這幾十年來的國民教育,坦白講,都是以理工科掛帥,人文通識科目通常都居於被冷落的地位。或者我們說:很多學生對於理工科的數學推理過程分明的背景可以接受,但是對於人文科目的背景難以捉摸感到不可接受。人文背景之難以捉摸,還牽扯到一個重大問題:就是他的時間週期以及大中小格局的問題。

以平均線來講,平均線的長中短週期是條理分明的,如果是五分鐘平均線,我們就叫它是短期平均線,它的格局也比較小,如果是十年線以及二十年線,它的格局就比較大,時間週期也比較長。但是在型態學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型態學的邊界取捨是操作者自己可以決定的,您說它的型態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它的邊界在那裡?其實都沒有一定的準則,主要是靠自由心證,也就是操作者自己的實力去界定那個邊限。這樣一來,因為他沒有設定範圍的大小,很多理工科的學生就無從下手了,因為他們長久以來,都習慣在一個被別人限定的框框裡面工作以及思考,一但把那個框框拿掉了,他們反而變得不會思考了。於是我們大概可以了解一下:如果你給理工科的學生一個空白的畫布,希望他們能夠畫出一些最原始的設計以及最原始的色彩與線條,通常他們是辦不到的。這就是人文與科技之間的一個重大的差別。人文設計注重的是無形,而理工科的硬體製造卻重視的是有形。長久以來,我們這個世界都過分的注重有形的東西(譬如你現在手上拿到的手機以及使用的電腦)而忽視無形的東西,例如人類的感情與認知,例如文學與繪畫、哲學與心理學,這些都是訴諸於無形的東西。無形無相,對於理工科的人來講,就代表著無跡可尋,這下就麻煩了,難怪他們會感到挫折。

在數學解題的過程中,我們先想一下老師是怎麼出題的呢?他應該是把答案給打散,然後希望同學用逆向的過程去尋找他原來的那個答案。這個逆向的過程往往也是由嚴格的數學推理建造而成,雖然有些推理實在是有一點奇技淫巧,也就是過分講究解題的技巧,但是仍不失為推理的精神。但是今天我們在股市中看到一個變形的頭部,或者是在畫廊裡面看到一幅抽象畫,我們都很難把它還原回去探究它原來的那個『答案』。就繪畫而言,一張畫的答案可能就是畫家他心中的那一股熱忱他充沛的情感;就股市而言,我們把一個變形的右肩還原回去,可能就是主力大戶他們當時想幹什麼的那股原始動機。在那個時候他們想做出貨的動作,但是又不想讓散戶知道,於是乎他們就把右肩給變型了,這一變,散戶就看不出來了!

我們這整篇文章,就是在討論這個主題:散戶看不出來的時候怎麼辦?……我的答案非常簡單,面對問題,深入檢討,所以才有了以上這篇文章。


◎重點小整理

在股市中,尤其是個股,右肩爆量出貨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但是這個法則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如果每個人都知道這個法則,那麼豈不是股市的把戲就被人識破了嗎?──您放心,市場自有對策來對付我們,那就是把右肩搞個變形(變態),讓我們看不出來,這樣子,錢就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賺得到了。

什麼是變形呢?變形是一種認知的問題,什麼是認知呢?認知出問題我們要怎麼解決呢?這就是本篇文章所提出來的重點,而這個重點是長久以來被大多數的傳播媒體所完全忽略的。

依照我們粗淺的研究,我們認為散戶認知出問題是發生在兩個方面:

第一、缺乏想像力。第二、缺乏同理心。

我來解釋一下,缺乏想像力的意思是,他只會做數學計算,而無法想像一個東西或是一件事情,如果在一個有心人有意的操弄之下,它會走出什麼樣的型態......這種型態,在理工科學中就叫做亂數,但是在人文領域中,那不是亂數,而是人類的心靈活動,雖然他不一定是走正當軌道的心靈活動,但也可以稱做是一種心術、一種權謀。在股市中,鬥兵法、鬥智鬥力、陰謀詭計,比比皆是。

什麼叫缺乏同理心呢?因為在股市中大部份的主力都是在耍心機,他們注重的是心的力量,而一般操作者被理工科的教育撫養長大,喪失了對心靈認知的能力於是碰到詭計多端、善於耍詐的主力,就變得無法應付了。從某個角度來講,理工科的同學們好像是很值得嘆息的、很無奈的,很值得同情;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在市場中,你強我弱,如果自己不努力去改善問題,則墮入敵人的奸計而不自知,那就不能夠全部怪敵人,就要怪自己的識人不明,或者是識『心』不明了。


~陳志清整理,王力群口述 2015.10.28 上午11:11 於台灣.新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